河检青语·声承薪火丨铸就忠诚检魂 彰显时代担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18:38 1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进一步激发检察干警的爱国热情和职业担当,近日,老河口市检察院成功举办“弘扬抗战精神·筑牢检察忠诚”主题演讲比赛。十余名青年干警结合岗位实践,娓娓讲述、深情抒怀,生动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进一步激发检察干警的爱国热情和职业担当,近日,老河口市检察院成功举办“弘扬抗战精神·筑牢检察忠诚”主题演讲比赛。十余名青年干警结合岗位实践,娓娓讲述、深情抒怀,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检察干警传承抗战精神的坚定信念与履职担当。

现将比赛精彩内容集中展示,以期激励全体干警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检察实践中磨砺专业本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扎实的业绩,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贡献智慧力量。

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中华文脉

政治部 胡梦蝶

八十年前,华夏大地迎来了历史性的胜利曙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洗刷了百年屈辱,重塑了民族脊梁。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是值得书写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而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既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数千年的积淀之中,又为中华文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襄阳,素有“铁打”之称,不仅因其地理形胜,更因那渗透在骨血中的抗战精神和文化韧性。张自忠将军身中数弹仍高呼“杀敌报国”;李宗仁将军痛击日寇,开辟《阵中日报》;左觉农创办《七七报》,坚守宣传阵地;光未然笔下的《黄河大合唱》,更是将抗战精神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

抗战的烽火,淬炼了文学;抗战的精神,更浇筑了不朽的篇章。1938年7月,老河口成立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组建“笔部队”,深入抗日前线进行“笔征”。老舍先生呐喊“用血写的字,比墨更永久”;臧克家歌颂“刺刀挑破黑暗,脊梁扛起山河”;姚雪垠刻画普通农民的觉醒,诠释“民心即长城”;他们用手中的笔,为抗战鼓与呼,成为抗战精神的传播者。

历史的硝烟散尽,新时代的笔锋由我们擘画。应勇检察长强调:“要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襄阳检察机关用忠诚与担当书写着答案:我们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唱响主旋律;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汲取法治智慧;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繁荣检察文艺创作;我们擦亮检察文化品牌,让法治精神在荆楚大地绽放光芒。

记得在一次文艺创作中,当我们决定以诗歌为桥梁,去搭建“抗战精神”与“丹渠精神”的连接时,最初的笔端是颤抖的,写下的句子像未经风雨的幼苗,立不住、扎不深。我们意识到,必须走进历史深处,与往昔的精神血脉相连。

直到我们遍访丹渠两岸,握住丹渠建设者布满老茧的双手——他们说,当年架“人桥”时,寒冬里跳进冰水的小伙子,腰间还别着没写完的家书;两鬓斑白的老石匠,在凿子起落间,把儿子牺牲的日期刻进了石板的纹路里……那一刻,我们突然懂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是冰水里托举同伴的肩膀;“丹心向党、舍身为公”是家书未竟先赴使命的决绝。从苍白的文字到热血的诗行,从粗浅的理解到灵魂的共振,从对着文稿念“牺牲”,到在舞台上读懂“牺牲”,这哪里是节目的演练?这是一场精神的修行,是让文脉在血液里重新沸腾的过程!通过创作,我们真正读懂了“抗战精神”与“丹渠精神”那一脉相承的内核:皆是为了崇高目标和人民福祉,敢于牺牲一切、战胜一切的钢铁意志!

而这份深刻的领悟,正指引着我们以行动践行初心:用镜头,我们捕捉纠纷化解后群众舒展的眉头;用笔尖,我们描绘未成年人头顶那片法治的晴空;用脚步,我们丈量检察干警守护万里茶道的足迹……同志们,我们手中的相机和笔,不正是新时代的“笔部队”吗?我们见证的,是正义落地、矛盾化解、希望萌发的每一个瞬间!

“起来!光化青年,起来!光化青年。快参加伟大的抗战,快走上抗日的前线!”——光未然・《光化青年进行曲》

“跃马持重剑,拍浪挺中流。山河无恙,检察事业由我展辉光!”——首期隆中青检训练营・《这就是我们》

“惩大恶而不容宵小,抚民心而高擎法威...挽日月与同行,续辉煌于可期!”——襄阳市人民检察院・《襄阳检察赋》

这,就是我们弘扬抗战精神、赓续中华文脉最生动的检察实践!

同志们,让我们以笔为矛,书写正义篇章。以法为盾,守护万家灯火。在传承中华文脉的使命里,在服务支点建设的征程中,在捍卫公平正义的战场上,勇毅前行,再创辉煌!

来源丨老河口市检察院

作者丨胡梦蝶

编辑丨厉 莉

初审丨胡梦蝶

终审丨曹 帅

来源:老河口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