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贵南县创新“党建+”治理模式探索化解矛盾纠纷“三阶聚力”新路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6:44 1

摘要:近年来,贵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合力,创新构建“预防在先、调处在实、自治为本”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实现矛盾纠纷“发现零延迟、化解零积压、群众零上访”。2024年,全县累计开展矛

近年来,贵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合力,创新构建“预防在先、调处在实、自治为本”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实现矛盾纠纷“发现零延迟、化解零积压、群众零上访”。2024年,全县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6251次,受理调处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31起,化解率达100%,追回群众受损资金1466.66万元,“两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3%,破案率同比上升20%,2024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7.73%。

一、筑牢红色堡垒实现“事前干预”,升级矛盾预防“新屏障”

织密网格化防控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将全县6个乡镇、75个行政村(社区)划分成219个网格片区,由村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担任网格长,县财政落实工作报酬58.6万元/年。制定印发《贵南县网格员管理办法》,以“尊重实际、注重实效、动态调整”为原则,设置“专职网格员”与“纠纷调解员”,其中“纠纷调解员”一般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形成“党支部+专职网格员+纠纷调解员”铁三角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员日常走访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隐患,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网格员及时贴靠,妥善化解;对于较为复杂的,上报乡镇党委进行分析研判,并及时稳控,防止事态扩大,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锻造专业化硬核队伍。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的工作思路,有效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等的专业职能优势,突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这个核心,在全州领域率先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充实基层专职人民调解员力量,县财政承担专职调解员工资45.24万元/年,并纳入财政预算,目前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已由原来的16人增加至23人。深化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全县265名人民调解员进行全覆盖式能力素质全能提升培训,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法律顾问在维护基层稳定中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中产生的重难点问题、破除矛盾痼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养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年龄搭配科学、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为矛盾纠纷依法、便民、高效化解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实现“事中介入”,畅通纠纷化解“新渠道”

建机制实现快速响应。坚持就近就快化解原则,分类指导、分流处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功能作用,不断优化“一站式受理、一盘棋服务、一揽子调处、一次性解决”调解举措,完善矛盾受理、分流、转办、办结、随访等一整套程序,提升前台受理、后台办理运行水平上台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和“三调对接”调解机制,坚持法理、事理、情理相融合,总结提炼推广森多人民调解“二十五调解法、十步骤”经验做法,以法律为准绳,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思想教育等软硬举措,及时高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024年,县乡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提供咨询490件2万余人次,受理案件935件,调处矛盾纠纷317件。

创品牌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建设,森多镇“谐纳”综合治理中心获全国综合治理示范中心称号;塔秀司法所打造“腾巴”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两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示范效应强劲,为全县矛盾调解中心树立榜样。持续深化调解一线先进榜样效应,先后打造“两讲一解”工作法的茫拉乡“两个阿布”矛盾纠纷调解室,过马营镇“零距离”信息服务平台等,为维护一方平安发挥了示范作用。持续优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以过马营枫桥式派出所为样板,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积极打造县人民法院“党建促诉前调解”“红色调解队”“岚噶布调解室”,县人民检察院“检心向党 益心守望流彩贵南”,过马营派出所“背包警务”等一批管用有效、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形成“枫桥经验”贵南实践的生动样板。

三、深化多元共治实现“事后升华”,构建长效治理“新格局”

科技赋能智慧治理。健全完善“科学研判+信息共享+问题化解”机制,基层网格员和村警通过“贵南政法”手机APP及时上报各类维稳信息,并在全县范围内组建2200余人的115支“红袖章”治安联防小分队,聚合党员、民警、网格员、最小应急单元等各类群防力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结对方式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运用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问题事件上报、工作考核评价等功能,通过网格员手机端APP和乡镇、县综治中心平台的一键互联,强化“警格+网格”双格融合,坚持“维权”是“维稳”的先决条件,建立事件上报、流转、处置、反馈、评价等全过程智能回溯体系,加强事前预防、事中化解、事后跟进,为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风险排查等工作的精准决策提供信息数据支撑,做到各类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隐患信息数据动态化汇聚共享,实现事件处置扁平化指挥调度,风险隐患精准化监测预警。

自治强基固本培元。以党风促民风,打造“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三维共治核心,构建“三治融合+文明引领”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群众自治作用,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事入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管理制度,将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等内容纳入其中,配套制定积分制和清单制,形成了群众自治的“一揽子”贵南方案,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通过道德约束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把移风易俗作为重点突破口,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总目标,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基层治理与移风易俗,持续开展“五星级文明户”“七好村民”等评选活动,大力破除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弘扬家园和睦、尊老爱幼、重德尚礼、勤劳致富等新风正气,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率先垂范,人民群众自觉、全面参与,进一步增强民主决策参与能力,让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矛盾纠纷呈逐年下降态势。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贵南县通过“党建+”模式重构基层治理生态,将传统“灭火式”治理升级为“预防、化解、固本”全链条治理,通过“组织重构”破解治理碎片化,以“机制创新”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借“科技赋能”提升治理精度,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打造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样板。

来源:青海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