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天一到,空调开不停,但很多人发现电费猛涨。我同事上个月被公司物业收了双份空调费,一查才知道物业按面积算价格,根本没考虑人少的时候机器其实停着。这种事儿现在还挺多的,上周还有报道说网上买的节能空调实际比旧款费电,原来能效标识里有很多门道。
最近我发现空调费被坑太普遍了,自己算清账才能不被套路
夏天一到,空调开不停,但很多人发现电费猛涨。我同事上个月被公司物业收了双份空调费,一查才知道物业按面积算价格,根本没考虑人少的时候机器其实停着。这种事儿现在还挺多的,上周还有报道说网上买的节能空调实际比旧款费电,原来能效标识里有很多门道。
张女士她们公司在陆家嘴大厦租了层办公室,物业说空调费按每天8小时、人均15块收。结果有员工发现晚上加班机器没开,问物业为啥还是照收,对方说中央空调一直开着根本没法调。后来大家合计着自己测,发现实际耗电量大概只要物业要的三分之二。
其实空调费没那么复杂。比如说,空调标牌上写的制冷量单位是瓦,但耗电是看功率。1.5匹定频机一般1000瓦左右,开了两小时就是两度电。变频机功率会变,但能效比高一点。现在网上有小程序,输入功率、小时数,自动算电费,挺方便。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能效比。新标准出来后,一级能效和二级的区别其实没想象的大。我去看货架时问过销售,他说一级每年省个二三十块,但价格要贵好几百。倒是那些带智能插座的机型,能记录具体用电数据,回头对账更清楚。
最近听说有些小区试点新办法,业主大会通过后改成按实际用电分摊。他们装了总表监控,每个月公布具体数字,按户均摊。比物业统一定价好很多,但要所有人同意才行。
还有那些卖空调的直播说"越贵越省电",其实不一定对。我翻到国家认证中心网站,能查每台的具体测试数据。比如同样价格里选APF数值高的,长期下来确实划算。但如果是只用两三个月的,可能买便宜点的更合适。
现在超市里好多机子贴着2023新标标签,旧机子要淘汰补贴。我老家邻居换了台老海尔,政府补了200多。不过买二手空调要小心,得查历史用电记录,有些黑中介改过数据。
光伏空调倒是个新鲜事,我们楼下便利店装了,说夏天高峰时段能省四成电。不过安装费要一万二,回本得五六年,普通家庭可能不太划算。但那些用电量大的店铺好像还挺受欢迎。
总之记住三招:第一,看空调标牌上的实际功率;第二,用手机小程序记下每天真实开机时间;第三,别信那些动不动说"省一半电费"的宣传。遇到物业乱收费,去社区服务中心问政策,大部分地方有规定必须公示计算方式。
现在我每次去商场都能看见大屏显示各层空调用电量,这东西要是推广起来,至少大家心里有数。反正自己弄明白才不会被糊弄,就这么简单。
来源:生活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