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首任校长。首创男女同校,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首任校长。首创男女同校,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书法学康有为,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气魄过人。晚年尤擅泼墨泼彩,具有强烈的光色效果和高度写意化的笔墨语言。著名作家柯灵评价:“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
刘海粟为《百年巨匠·美术篇》拍摄人物之一。《百年巨匠・美术篇》回望百年来中国美术演进历程,以大师的亲身经历,呈现了一部视觉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他们大多出身贫寒,自强不息,经受了岁月的磨练,用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努力成就了自我。
《百年巨匠-刘海粟》采访了刘海粟之子刘虬、刘海粟之女刘蟾,徐里、谢春彦、刘宇一、梅墨生等嘉宾。
刘虬
刘海粟之子。
刘蟾
1949年生,江苏常州武进人,画家。刘海粟之女。现为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名誉馆长,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柯文辉
1935年1月25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书画评论家、鉴赏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秘书十年,其间与刘海粟、林散之、李可染、钱君陶等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90年代在中国话剧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1993年起享受突出贡献政府津贴。现任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
赵凯
又名赵楷,也曰阿凯,江苏常熟人。1936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著名书画家、诗人。为刘海粟大师“关门”弟子。
石楠
1938年出生,安徽太湖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委会名誉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作品有《画魂:潘玉良传》《舒绣文传》《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刘海粟传》《张恨水传》《生为女人》等30余部。2005年被评为“当代十大优秀传记文学作家”之一。
刘宇一
1940年生,江苏南京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宇一艺术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刘宇一艺术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国际艺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中国文联委员、第十届中国文联荣誉委员、香港中华文艺总会会长。
刘宇一 《百年巨匠》书法
谢春彦
1941年出生,山东东营人,当代中国艺术家,美术评论家,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画师。曾为教师、记者、编辑。刘海粟研究专家。
丁涛
生于1941年,祖籍江苏泰兴。196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79年起,在该院主要从事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并先后担任过工艺美术系(即今设计学院)系主任、院教务处长、图书馆长等职。出版专著有《半调集·艺苑漫步录》、《艺术概论》、《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吴昌硕·刘海粟》;担任《中国装饰纹样辞典》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家研究丛书》副主编;参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撰写《总类》)以及《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藏画精选》(撰写《序言》、《海粟画语》、《论工艺美》)。
朱刚
一级美术师,1958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市美术馆协会会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书画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徐里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兼任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兼创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美展总评委、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职工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刘伟冬
1960年12月生于江苏南通市,祖籍浙江宁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梅墨生
1960年生,2019年6月14日病逝。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书画家、诗人、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曾为《百年巨匠》题字。
梅墨生书法“百年巨匠”
张安娜
自2012年担任“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陈履生美术馆”、“油灯博物馆”、“西太湖美术馆”、“中国画学会常州西太湖创作基地(馆)”五馆总馆长。现为刘海粟美术馆名誉馆长。
葛月赞
葛月赞(Gretchen Liu),新加坡学者,主要研究视觉历史,撰写了多部关于新加坡建筑和视觉历史的专著。近年来,她的研究转向了她的公公刘抗早年在上海的经历以及他与刘海粟和傅雷间的友谊。
《百年巨匠-刘海粟》 片段
《百年巨匠-刘海粟》 文物出版社
刘海粟女儿刘蟾与《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合影
《百年巨匠-刘海粟》摄制组与刘海粟之子刘虬、女儿刘蟾合影
编辑 | 易辰
监制 | 厚轩
“百年巨匠”
《百年巨匠》音乐篇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百年巨匠》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百年巨匠》京剧篇“龙凤呈祥”及名家名段演唱会在梅兰芳大剧院成功演出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31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体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241家平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来源:百年巨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