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野菜两斤——春季挖野菜全攻略,轻松实现野菜自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6:00 1

摘要:咳咳,言归正传。春天万物复苏,吃货们的心也随着天气燥动了起来,挖野菜大军跃跃欲试,大自然的搬运工们也行动起来了!

春天到了,又到了动物们...

咳咳,言归正传。春天万物复苏,吃货们的心也随着天气燥动了起来,挖野菜大军跃跃欲试,大自然的搬运工们也行动起来了!

如果说春游、放风筝、野餐是春天的浪漫,那么挖野菜才是春天的标配。冬天播撒一粒野菜种子,春天就会收获一片挖野菜的人。

香椿荠菜蒲公英,苜蓿野蒜马兰头。无论是登山还是越野,什么都浇不灭大家对挖野菜的热情。

今日份小小值就为大家整理了「挖野菜」攻略,快带上你的铁锹铲子,去实现野菜自由吧!

1、荠菜

荠菜是最常见的一种野草,也叫“报春菜”。

初春到来时别的野菜还不见踪影,荠菜就已经在田间地头播洒出成片绿意了。

荠菜的样子很好辨认,叶子呈锯齿状,表面带有一层小绒毛。适应能力很强,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甚至在小区花园也有它的身影。

(这是它干干净净的样子)

(这是它田间地头的样子)

每到三四月份,在各个餐馆中都能见到荠菜的身影,荠菜包子、饺子、混沌、春卷、生煎、汤圆...无论是怎样的外表(外皮),裹上清香的荠菜馅,都能变得清新起来。

荠菜饺子:

荠菜饼:

2、艾蒿(艾草)

作为“蒿”氏家族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它还有艾草、艾叶、艾等好多艺名。艾蒿的叶子长得像羽毛,有着某种特殊的气味,每到端午节艾蒿成熟时,还可以挂在门口驱邪驱虫。

它的分布也比较广泛,除了特别寒冷和干旱的地区,几乎全国都有,和荠菜一样,在小区花园、马路绿化带也能看见它。

相比于荠菜来说,艾蒿可用的范围更广。春天可以采食嫩叶,夏秋季可以采叶入药,做成艾叶茶、艾叶粥等。艾灸所用的艾绒也是由艾叶加工而成。

(这是它干干净净的样子)

(这是它田间地头的样子)

同时艾草也是最常见的青团原料之一,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青团,都是以艾草和鼠曲草作为基本原料。

艾草包:

青团

3、蒲公英(婆婆丁)

蒲公英也可以算是野菜中的“老熟人”了。

但如今大家对于蒲公英的印象,只是白白的绒毛小球,轻轻一吹就飞舞起来,除了吹到脸上可能会过敏,却还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浪漫。

但对于小小值这种吃货来说,并不关心它浪不浪漫,只在乎它能不能吃。

蒲公英的根部一般可以晾晒炒制后做成茶饮冲泡。蒲公英的叶子则吃法更多,烙饼、凉拌、煮粥都是很特别的美味。

蒲公英小饼: 4、野蒜

野蒜又被称作小蒜头,学名薤白,一般生长在大片草地或山坡上。虽叫做野蒜,但它并不是蒜,而是一种葱属植物。因为根部鼓胀,形似蒜头,所以在很多地区人们 称它为“野蒜”。

(这是它干干净净的样子)

比起上面的其他野菜,小蒜头应该是最为低调的一个。它夹在春天漫山遍野的绿色中很容易被忽略,由于根扎得比较深,挖起来也比较费劲,所以菜市场上也比较少见。

(这是它田间地头的样子)

但说起“耐吃”,它又是相当突出的一个。

3-5月份的时候可以吃嫩苗,切碎后可以炝拌、腌渍、炖汤、调味、做馅。到了9-11月份,则可以采食根部,蘸酱生食捣成蒜泥或浸泡药酒,配白粥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5、马兰头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

马兰头又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属于野菜季中较早亮相的“人物”,分布较广,路边、田野、山坡随处可见。

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叶子尖长,左右各有五个齿。相比其他样貌平平无奇的野菜也更加好找。

马兰头春秋都有,但属清明前后最为鲜嫩。尤其是焯水后,味道更佳清润爽口。

最出名的做法是马兰头拌香干,切得细碎的马兰头和香干加上简单的盐和香油,吃的就是马兰头的清香滋味,不知不觉就能吃掉大半盘。

马兰头拌香干马兰头早餐饼 6、苜蓿(mù xu)

相信很多人和小小值一样,一提到苜蓿,想起的就是那道——苜蓿鸡蛋。

在不了解苜蓿之前,小小值以为它和楼下花园里长的三叶草是一个东西。甚至还萌生过下楼拔点回家炒蛋的念头。

但其实,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是三叶草其中的一种。例如可以说「苜蓿是三叶草, 但不能说三叶草就是苜蓿」

苜蓿

三叶草(车轴草)

本来,苜蓿是一种非常不起眼的野草,常被用来当做牛羊的牧草。因为质地易老,吃起来太过清单,需要用大量的油才好吃。

则成了但到了如今,人人都嫌日常饮食油分过多,它则又有了出头之日。

凉拌苜蓿

苜蓿拌豆腐丝

你最爱吃的野菜是什么?

快在评论区和大家聊聊吧~

来源:俺们村的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