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位50多岁的刘叔,皱着眉头问我:“医生,我听说降压药不能随便换,特别是沙坦类的,换错了会伤肾,是真的吗?”
他手里攥着一张药方,上面写着“厄贝沙坦”,但他原来吃的是“缬沙坦”,听说这俩名字类似,就有点紧张。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对“沙坦”类降压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医生常常开这类药;陌生的是,这些名字绕口的“沙坦”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更适合自己?换药会不会影响血压控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类降压神器——沙坦类药物,它们到底有啥不同?怎么用才更安全?
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沙坦”?
“沙坦”类药物的专业名称叫“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它的作用就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防止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简单来说,血管紧张素Ⅱ就像是个“命令血管收缩的指挥官”,而沙坦类药物就负责“拦住”这个指挥官,让血管保持舒张状态,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
目前常见的沙坦类降压药包括:
缬沙坦(Valsartan)
厄贝沙坦(Irbesartan)
氯沙坦(Losartan)
替米沙坦(Telmisartan)
奥美沙坦(Olmesartan)
坎地沙坦(Candesartan)
它们虽然同属一个家族,但在降压效果、代谢方式、适用人群等方面各有特点。
1. 降压力度不同
降压效果较强的:奥美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特别适合血压难控制的患者。
降压效果中等的:缬沙坦、厄贝沙坦,适合大多数普通高血压患者。
降压效果最温和的:氯沙坦,适合血压不太高、或者需要保护肾脏的患者。
2. 作用时间长短不同
长效(一天一次,控制稳定):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适合怕麻烦、不想一天吃多次药的人。
中效(一天一次或两次):厄贝沙坦、缬沙坦。
短效(一天两次):氯沙坦,它的作用时间较短,部分人可能需要一天服用两次。
3. 保护心脏、肾脏能力不同
保护心脏最强的:氯沙坦、坎地沙坦,适合心衰、冠心病患者。
保护肾脏最强的:厄贝沙坦,特别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
综合保护作用较好的:替米沙坦、奥美沙坦,对心脏和肾脏都有一定保护作用。
4. 服药方式不同
空腹服用更好:替米沙坦,饭前吃效果更佳。
随餐服用更佳:奥美沙坦、缬沙坦,饭后服用吸收更稳定。
饭前饭后都行:厄贝沙坦、氯沙坦,不受食物影响。
1. 不能随意换药
虽然同属“沙坦家族”,但它们的降压效果、代谢方式不同,随意更换可能导致血压忽高忽低,甚至增加肾损伤风险。如果医生建议换药,一定要询问具体原因,并根据医生指导逐步调整。
2. 服药后要监测血压
有些人服用沙坦类药物后,血压可能降得过快或不稳定,特别是刚开始服用或换药时,建议每天测量早晚血压,至少连续一周,确保血压稳定。
3. 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服
不能与“普利类”(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一起吃,否则可能导致血钾升高、肾功能损伤。
慎用利尿剂,特别是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剂,否则容易引起高钾血症。
慎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可能削弱降压效果,并增加肾损伤风险。
4. 注意饮食,避免高钾食物
沙坦类药物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因此服药期间要少吃高钾食物,比如:
香蕉、橙子、猕猴桃
土豆、红薯、菠菜
豆类、坚果
如果必须吃,可以用水焯一下,再食用,减少钾离子摄入。
5. 孕妇、严重肾病患者禁用
沙坦类药物孕妇禁用,因为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严重肾功能不全、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也要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刘叔听完我的讲解,恍然大悟:“原来‘沙坦’们还真是各有千秋啊!看来医生给我换成厄贝沙坦,是因为我有糖尿病,它能更好地保护我的肾。”
每个人的病情不同,适合的药物也不同。如果你正在服用沙坦类降压药,不妨看看自己吃的是哪一种,是否符合你的身体情况。
如果有疑问,记得咨询医生,不要随意换药哦!
你的降压药选对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指南》
《柳叶刀》
来源:药师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