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情况发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14:44 1

摘要:近日,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厅会同公安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管厅、林业和草原局、宁夏气象局、地震局、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单位),对2025年4月份全

近日,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厅会同公安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管厅、林业和草原局、宁夏气象局、地震局、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单位),对2025年4月份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进行了综合会商研判。

综合研判认为:4月份,全区气温偏高,中南部降水偏多、北部偏少。需持续关注大风沙尘、降水天气以及局地短时天气过程可能给群众生活和重点行业领域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做好森林草原火灾、洪涝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灾害风险防范工作。随着天气转暖,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矿商贸等企业进入生产经营建设活动旺季,加之假期旅游出行、踏青游玩等活动增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4月份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4月份,全区气温偏高,引黄灌区大部平均气温在13~15℃之间,中部干旱带在10~13℃之间,南部山区在8~10℃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同心及以南地区偏高0.5℃以内,其他地区偏高0.5~1.0℃。降水中南部偏多、北部偏少。海原县及以南地区降水量在20~40毫米之间,其他地区在20毫米以内;与常年同期相比,永宁县及以北地区降水偏少10%以内,其他地区偏多10%~20%。全区出现阶段性大风沙尘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自然灾害风险

水旱灾害风险。根据气象预报,4月份与常年同期相比,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降水量偏少20%以内,固原市降水量偏多20%以内。结合当前雨情水情形势和水利工程蓄水情况,预计4月我区发生水旱灾害风险低。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提前开展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统计汇总各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逐级明确水库(水电站)、淤地坝、河道堤防等重点部位相关责任人具体责任;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演练和相关应急知识培训,提升应对能力;积极对接建立跨流域、跨省区的联动机制;加快防洪工程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河湖库固堤行动;持续开展洪涝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分类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台账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紧盯整改销号;加快完成防洪工程水毁修复,确保度汛安全。

地质灾害风险。4月份全区气温快速回升,结合气象部门预测,固原市隆德县、泾源县及六盘山周边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加之北部地震震群持续活跃,需特别注意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建议有关地区和部门强化对六盘山区、南华山、贺兰山东麓等风险区域的监测预警。加强会商研判,及时掌握地震震群发展动向,重点关注震后贺兰山地区岩体变化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灾害诱因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4月份我区气温波动较大,预计中部干旱带墒情有所下降,有轻度干旱趋势;阶段性大风、强降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发生概率较大,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提早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确保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抢抓土壤墒情适宜有利时机,组织中南部地区抓好春季覆膜工作,为作物播种提供有利的土壤水分条件。

森林草原火灾风险。4月份全区气温整体偏高,大风天气多,气候干燥,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总体较高,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火险气象等级为高度火险。植被返青初始阶段,地表可燃物总量持续增长,加之林区企业复工复产,春季农事用火、野外烧烤、踏青游玩、“清明节”祭祀等用火行为和需求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增大,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复杂严峻。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重大火灾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五级林长+护林员”包干机制,建立“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全面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活动,切实加强火情监测预警,前置扑火队伍开展携装巡护,确保全区森林草原火灾春防形势持续稳定。

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

矿山领域安全风险。二季度,一些矿山企业急于复工复产,可能存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全不清、重大灾害治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未配齐、擅自打开密闭、人员培训不到位、人员流动性大且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等问题。顶板、水害、火灾、瓦斯、冲击地压等传统灾害风险威胁巨大,部分矿山企业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作中“三违”问题较为突出。温度回暖,露天矿山边坡浮石稳固性降低,存在岩体强度弱化、边坡变形失稳甚至滑坡垮塌风险。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把复工复产安全关,推进“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精准开展安全指导服务,严格监管执法,着力提升风险防范和治理监管能力。督促矿山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按照新规范持续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扎实开展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坚决防范深部开采带来的各种灾害风险,狠抓基础末梢、具体场景,防范和减少“零打碎敲”小事故,确保矿山生产安全。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风险。4月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正常,在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陆续开工,施工、设备安装等环节事故风险增大,动火、登高、临时用电、盲板抽堵、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和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上升。少数企业存在未严格执行停产检修规定,设备“带病运行”,或因异常工况处置不到位,对环境治理设施风险辨识不足,导致中毒窒息、火灾等事故发生风险。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督促企业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切实做到隐患排查到位、风险管控到位、应急准备到位。认真落实作业票证签批和作业前风险辨识、作业中现场监护、作业后完工验收等规定,加大抽查检查力度,严防“三违行为”引发事故。持续加强企业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能力和意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工贸领域安全风险。4月份,工贸企业全面进入生产期,易因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细致、违章作业等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部分企业赶工期、赶进度情况比较突出,安全管理力度与作业活动增量不够匹配,细节管控跟不上,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需重点关注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检维修等高风险作业活动和违章作业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分级实施专家指导服务,严格精准规范开展执法检查,不断加大高风险作业管控力度。扎实开展工贸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提升企业自主管控安全风险和排查治理隐患能力,切实提高工贸企业安全防范水平。

道路交通领域安全风险。4月份气温回暖,交通流量整体攀升,清明节、开斋节及周末期间,群众集体出行需求加大,陵区、墓区、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事故风险增加。春耕农忙时期,务农出行增多,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肇事风险突出。公路货物运输流量上涨,货车超限超载、疲劳驾驶以及超员载客、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重点违法行为增多,道路安全风险上升,加之大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多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压力增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一校”等重点车辆专项整治,严查农村“两违”“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涉牌涉证等突出违法肇事行为。聚焦公路平交路口、长大下坡、弯坡路段等事故多发隐患点路段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实时掌握气候变化及恶劣天气动态,特别是针对节假日特点,全力做好事故预防和疏堵保畅工作。

建设工程领域安全风险。4月份,大风沙尘、短时强降雨等短临极端天气对城市安全和建设工程影响较大。公交站牌、广告牌、店招、行道树、临时搭建物、建(构)筑附着物等发生倒塌、坠落的风险增大;户外高处作业、吊篮施工作业,外墙板块材料、幕墙构配件安装以及钢结构、金属屋面安装、建筑起重机械附墙装置、起重吊装、起重机械安拆,脚手架和模架支撑体系的搭设与拆除作业,存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加之部分企业新招录员工或员工岗位调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易引发事故。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极端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和研判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防灾避险,防范塔吊、外墙等室外高空作业发生次生事故。督促企业配足关键岗位人员,指导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月”相关活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意识。

文化旅游领域安全风险。4月份,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仍处于生产淡季,企业安全防范意识有所降低。气温升高,涉水景区游客落水风险增大,大风扬沙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索道、观光车、缆车、浮桥、吊桥等设施设备维护不到位,易发生风险隐患。清明祭祀、踏青旅游等活动人员增多,自然景观类A级旅游景区火灾风险不容忽视。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指导企业扎实开展全区A级旅游景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月活动,督促做好防火、防人员落水和索道、观光车、缆车、浮桥、吊桥等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及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准备工作。

消防领域安全风险。随着天气转暖,商场市场、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大型综合体等场所人流、物流迎来高峰,“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火灾风险加大,餐馆、农家乐、民宿等餐饮场所因燃气使用不当引发灼烫、燃爆、火灾事故风险上升,各类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特别是清明节踏青扫墓活动及祭祀用火增加,户外火灾火险持续升高。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畅通消防“生命通道”,严密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和电动自行车等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隐患排查整治,靠前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严防群死群伤事故。

城镇燃气和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风险。使用液化石油气的餐饮场所仍然是高风险区域,烧烤、火锅等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餐饮用户,临时用工或工作人员流动大的现象较为普遍,员工因缺乏基本安全用气及应急处置知识,易出现违规使用或应急处置措施不当等问题。春季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施工挖断燃气管道风险上升。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进入频繁使用期,不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等因素都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潜在风险隐患。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全链条监管,对经营、充装、运输、配送、使用全过程进行可追溯管控,加大流动摊点、早晚市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力度,加强餐饮经营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用气抽查检查,消除监管漏洞。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两个规定”要求,持续压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切实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

来源:善良葡萄U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