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牛奶补钙” 错了?医生提倡:过了60岁,补钙要注意这4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15:46 3

摘要:这句话流传太久,几乎成了老一辈人的口头禅。超市里买牛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尤其是过了60岁的人,总觉得每天一两杯牛奶就能把钙补足,骨头就不会出问题。但真相真没这么简单。

很多人一说到补钙,第一反应就是“多喝牛奶”

这句话流传太久,几乎成了老一辈人的口头禅。超市里买牛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尤其是过了60岁的人,总觉得每天一两杯牛奶就能把钙补足,骨头就不会出问题。但真相真没这么简单。

医生其实多次强调,牛奶虽然是钙的好来源,但光靠它远远不够,甚至有些情况下还不合适。如果理解不到位,就容易掉进误区。

首先得承认,牛奶确实含钙量不低。100毫升牛奶大概含有100毫克左右的钙,一杯250毫升的牛奶也就是250毫克钙。

可问题是,成年人每天推荐的钙摄入量在800-1000毫克,老年人则需要1000-1200毫克。

换句话说,就算每天坚持一大杯牛奶,最多也就补上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量,剩下的部分还是得靠其他食物或者额外补充。很多人误以为“牛奶等于钙片”,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再者,有些人消化吸收能力差,喝牛奶容易拉肚子,典型的乳糖不耐受。这类人牛奶喝再多,钙也没吸收多少,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适得其反。

殊不知,钙的吸收率并不是100%,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有没有维生素D、有没有和草酸、植酸一起摄入。

举个例子,菠菜钙含量也高,但草酸多,会和钙结合成草酸钙,吸收率很低。所以光看“钙含量”没用,真正要看“吸收率”。

因此,过了60岁的人要想补钙,牛奶可以作为补充,但不能当成唯一手段。补钙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第一点就是钙和维生素D要搭配。钙能不能被肠道吸收,维生素D起着决定性作用。

没有维生素D,钙就算吃进去了,也进不了血液,更别提到骨头里。老年人普遍日晒不足,户外活动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又下降,很容易缺乏。

数据表明,60岁以上的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率超过60%。所以光靠喝牛奶补钙,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下,效果肯定打折扣。

医生建议老年人除了注意饮食,还要适度晒太阳,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才能让钙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点是钙的摄入要分散。不少老人补钙特别“用力过猛”,早晨一把钙片下去,以为一次性补够就行。

但事实上,人体一次吸收钙的能力有限,大约每次只能吸收500毫克左右,多余的会随尿液排出,反而增加肾结石风险。

如果把补钙分成早晚两次,吸收率会更高,肠胃负担也更小。特别是一些本来肾功能就不太好的老年人,更要避免大剂量一次性补充。总的来说,补钙不是“吃多了就强壮”,而是要讲究方式。

第三点,饮食搭配很关键。很多人习惯大鱼大肉,结果脂肪摄入太多。脂肪在肠道里会和钙结合,形成钙皂排出体外,这样钙吸收率就下降了。

相反,如果多吃一些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比如小虾皮、豆制品、芝麻酱、绿叶蔬菜,再配合适量牛奶,效果比单纯靠牛奶强得多。

此外,还要注意少喝碳酸饮料,里面的磷酸盐会影响钙的吸收。有些老人喜欢喝可乐、雪碧,其实这对骨骼健康是负面的。

第四点,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就是运动对补钙同样重要。

钙进入骨骼需要“力”的刺激,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即使补钙到位,骨密度提升也有限。尤其是60岁以后,骨量流失加快,如果完全不活动,肌肉力量下降,还容易摔倒骨折。

适度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简单的力量训练,都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利用。反过来说,整天窝在沙发上光吃钙片,骨头一样会越来越脆。

在笔者看来,很多老人对补钙的理解还是过于单一,觉得只要吃进去就行。

实际上,补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饮食、吸收、代谢、利用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好,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更何况,骨质疏松的危险不仅仅是缺钙,还包括雌激素水平下降、蛋白质摄入不足、运动量不足、慢性病干扰等因素。所以医生才会一再强调,别只盯着牛奶和钙片,还要从整体生活习惯入手。

值得一提的是,补钙过量也确实危险。有研究发现,长期高剂量补钙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增加。

原因是血钙过高会促进动脉钙化,增加斑块风险。尤其是那些自己随便买大剂量钙片、没有监测血钙的人,长期吃下来可能弊大于利。所以补钙不能盲目,要根据检查结果、饮食情况、医生建议来定量。

再说个现实问题,很多老年人牙口不好,食物咀嚼不充分,影响了钙和其他营养素的吸收。这类人如果单纯依赖牛奶,蛋白质和钙的吸收率还是有限。

建议这类老人可以多选择一些软烂、好消化的含钙食物,比如豆腐、鱼汤、炖菜,搭配乳制品,既能增加钙摄入,又不会加重胃肠负担。

还有一点要提醒,骨质疏松和钙缺乏密切相关,但并不是唯一原因。

有些老人补钙多年,还是发生骨折,这时候要考虑是不是缺乏维生素K2、镁、锌这些微量元素,或者有没有慢性病影响。

维生素K2能把钙引导到骨头里,而不是沉积在血管里;镁能帮助骨骼形成晶体结构。缺乏这些元素,光有钙也不行。所以补钙要综合考虑,而不是孤立操作。

总结来说,牛奶是好东西,但它不是万能钥匙。

过了60岁,想真正补好钙,不能只靠每天一杯牛奶,而是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钙和维生素D要配合;第二,补钙要分次少量;第三,饮食要全面均衡,避免高脂高磷食物干扰;第四,运动和生活习惯要跟上。做到这几点,补钙才算是走在正道上。否则光靠牛奶,效果有限,甚至可能事倍功半。

总的来说,补钙不是一时一刻的事,而是长期习惯的积累。谁都希望年老后骨头硬朗、行动自由,这靠的不是迷信某一种食物,而是全方位的管理。

与其每天纠结到底喝几杯牛奶,不如把日晒、运动、饮食和科学补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的让骨骼更稳健。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张雪晴,黄晓婧,邹立娜,等.社区居民补钙方式及钙剂选择偏好的调查研究[C]//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中国营养学会.Abstract Book of the 14th Asian Congress of Nutrition--Public Nutrition & Health.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上海健康医学院;,2023:304.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