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妇女、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魏特琳来到中国后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她在战前一直从事的工作。当日军下令关闭难民所,要求所有难民回家后,各难民所负责人召集了多次会议,力图帮助那些无家可归且一无所有的难民。魏特琳一方面和其他负责人一样从中挑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则开
▌杨菁 著
妇女、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魏特琳来到中国后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她在战前一直从事的工作。当日军下令关闭难民所,要求所有难民回家后,各难民所负责人召集了多次会议,力图帮助那些无家可归且一无所有的难民。魏特琳一方面和其他负责人一样从中挑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则开始考虑如何帮助那些丈夫被日军杀害而无依无靠的妇女们能够自立且养育孩子的问题,她计划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为失去丈夫的妇女们开设一所技能培训学校。
1月29日,魏特琳和程夫人等学校的几位留守职员花了四个小时填写完国际委员会要求的表格,以帮助最贫困的难民获得来自上海或国际的救济款。其中,对那些有孩子的妇女,她们这样写道:“如果其丈夫回来便不会有问题,但如果回不来,就让她们进家庭工业学校或家庭手工学校,我们希望3月1日到6月30日,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开办这些学校。”
她们还设法帮助许多妇女获得小额贷款,直至她们联系上在大后方的丈夫。因为魏特琳在帮助女性难民方面的积极作为,5月30日,国际救济委员会总部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决定将那些30岁以下的贫困女子、住在城里危险地区的女子和无法安排的女子安置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并为她们开展一个教学项目。为救助那些从关闭了的难民所出来的失去了家庭的年轻女性,也为了满足一些女性难民的求学渴望,魏特琳在6月初又开始制定一个计划,准备在三个月内收容大约500—600名30岁以下的妇女和姑娘,聘请教师对她们进行暑期职业培训,以教育机构来代替难民所。9月,她又为失学女青年办起了女子中学,接着又办了一所小学托儿所。
在设法帮助失去家庭、失去丈夫的女性难民自立的同时,魏特琳还应妇女们的请求,帮助她们寻找丈夫。她曾专程赴日本大使馆与参赞福田面谈,向其提供几百人的书面资料,又于1月、4月先后两次发起请愿书征集签名,发动校工协助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等,以使请愿书更加齐整。
鉴于魏特琳热心、周到又卓有成效的救助中国难民的工作,1938年,国民政府将奖励外侨的最高荣誉——蓝、白、红三色襟绶采玉勋章授予她。魏特琳在1937年12月18日的日记中记录了美国大使馆一位中国职员的话:“使中国人免遭彻底毁灭的唯一原因,就是南京有为数不多的十几位外国人。”这是当时在南京的中国人的普遍心声。在中国政府已然撤出南京,以拉贝为代表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实际行使市政管理职能的情势下,面对日军的暴行,他们凭借外国人的身份挺身而出,拯救了数万人的生命,记录并向外界揭露了日军的可耻罪行,他们对南京的深厚情感、同情平民的爱心及高尚的职业道德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将永远为南京市民及所有中国人民铭记在心。 (24)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