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中的明式家具 | 佳士得名家旧藏再掀“黄花梨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4:19 1

摘要:「黄花梨热」近年席卷拍卖市场,以这种珍稀木材制成的家具屡屡刷新纪录,而佳士得正是带动这股风潮的重要角色。

「黄花梨热」近年席卷拍卖市场,以这种珍稀木材制成的家具屡屡刷新纪录,而佳士得正是带动这股风潮的重要角色。

来到9月,佳士得乘势而上,在亚洲艺术周带来一系列黄花梨、紫檀佳器。其中不少来自美国「善若水轩」珍藏,件件堪称稀世要例,数件曾于波士顿美术馆展出,声誉卓著。当时的展览图录,更成为研究者的重要参考。

本篇精选其中数件重要拍品,并辅以同时期的绘画与版画图像,带领观者走进文人雅室之中。藉由器物与图像的交织,我们得以窥见士人生活的风雅世界,以及中国家具工艺在历史洪流中留下的隽永身影。

有藏品计划出入手可留言或者私信,单纯资讯解答市场疑惑也可以,问问不花钱哈

卫星:s第一个字母c第二个字母p第三个字母m第四个字母,还有87两个数字,找到我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1

十七世纪

黄花梨饕餮螭龙纹夹头榫大翘头案

尺寸:90.2 x 315 x 44.4 cm

展览:波士顿,马塞诸塞州,波士顿美术馆,《Beyond the Screen: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1996年5月18日-2017年11月28日

出版:白铃安,《Beyond the Screen: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波士顿,1996年,页128-129,编号19

估价:US$800,000 - 1,200,000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案」、「桌」皆是极具代表性的承具。两者虽然形制相似,但在明式家具词汇中,「桌」指四腿足安在四角者,而腿足从四角内缩安装则称「案」。

案有大有小,有宽有窄,其中一类形状窄长,又被称为「条案」。这种制式乃演变自祭坛供桌,东周时期用以放置祭品,明代以降,案的用途逐渐多元,既可作为供案,亦能进入书斋、斋堂。

大型条案往往摆在厅堂正中靠墙,上置瓶花、古玩等,再搭配挂画。这样的布置,在明清版画、仕女图、文人雅集图中最为常见。至于小的条案一般也贴墙而立,或顺着窗台摆放,甚至可以放在房间空旷处,界分空间,营造层次。


明人《杜甫饮中八仙歌诗画》局部|大都会博物馆(MET)


明刻本《金瓶梅》


清 孙祜、周鲲、丁观鹏《画十八学士图》局部|台北故宫

明清两代,条形桌案大致分为「平头案」与「翘头案」两类。平头案端面平直,简洁明快;而翘头案则因案面两端装有上翘的飞角而得名,其姿态如鸟翼欲飞,兼具典雅与动势。

这次亮相佳士得的十七世纪翘头案,是难得一见的明式家具重器。全案以黄花梨制成,木纹流畅如水波。黄花梨为木中之黄金,木材多采自东南亚及海南岛。

木质细密坚韧,纹理如行云流水,色泽温润、多样,从浅黄到赤紫,木香清雅。树龄越长,制成之木材越大,亦更名贵,木纹秀丽者,更属至珍。黄花梨生长缓慢,故长久供不应求。

此案不但尺寸宏大,更是以一整块独板斫制,在古典家具圈子中有「一块玉」的美誉。大型条案制作不易,如果造得过长,或用料单薄,面板会因承重过多而使被压弯(术语叫「塌腰」)。此案长逾3米,面板更厚达5.4 cm,用料奢华。

遥想木材原树之粗壮与年岁,着实震撼。目前已知的巨型黄花梨案中,尺寸超过此例的寥寥无几。

此案雕饰精美,牙头非一般较常见之如意纹,而是以高浮雕锼出大胆的饕餮兽面纹,猛兽双目直视,各据案腿一侧,气势迫人。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2

十六/十七世纪 紫檀螭龙纹大座屏

尺寸:201.3 x 141 x 65.1 cm

估价:US$500,000 - 700,000

佳士得拍卖Christies,,,

十六/十七世纪 紫檀螭龙纹大座屏

又具装饰意味的重要家具。它可作为房间的隔断,用以挡风、遮蔽与分隔空间;也能作为背景陈设,点缀景致、增添气韵。

大型座屏在古代绘画作品里时常出现,主要是为了凸显场景庄重华丽的氛围。文人雅集、宴饮场景之中,座屏常置于主位背后,以烘托人物的尊贵身份与儒雅气度,成为画面中的重要背景。


明 杜堇《玩古图》局部|台北故宫

此紫檀大座屏体量宏伟,用材珍稀,雕工精致,堪称传世精品。明代木刻版画里虽屡见屏风形象,但实物留存至今者已相当罕见,更不用说以紫檀为材的大型之作。

紫檀质地坚密而沉重,色泽深沉温润,纹理优美,且散发淡雅木香,兼具耐腐与防虫之性,自古被视为上乘木材,多供皇家或权贵制器。

此屏的雕刻尤见匠心。周围面板饰以螭龙赶珠与灵芝卷草纹,线条流畅灵动,刚健与柔美并存。工匠对细节的处理精致入微,如灵芝的弧线也展现出细微变化。屏座底部雕成对凤凰,双眼炯炯,口衔卷草与流苏,其身舞动灵通,展翅如飞。

紫檀家具体量能达如此规模者极为少见,而此座屏可断代至十七世纪,更显珍稀。目前已知与之尺寸相近的一对紫檀大座屏(210 cm高),屏心雕松竹梅并镶嵌玉石、玛瑙及水晶,原置于乾隆皇帝退位后所建的三友轩之中。


硬木嵌松石玉松竹梅玻璃插屏|原置于乾隆皇帝退位后所建的三友轩之中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3

十七世纪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四张成堂

尺寸:121.3 x 66.4 x 48.3 cm

展览:

一对:波士顿,波士顿美术馆,《Draped in Dragons: Chinese Court Costume》,2003年12月3日-2004年5月2日其一:波士顿,麦克马伦艺术博物馆,《Spiritual Beliefs and Earthly Goods: Jesuits and the Exchange Between Portugal and Japan in the Age of Exploration》,2013年1月14日-6月14日

出版:V. Weston,《Portugal, Jesuits, and Japan: Spiritual Beliefs and Earthly Goods》,波士顿,2013年,页139,图录编号60(四件之一附图)

估价:US$1,200,000 - 1,800,000

在明式家具中,官帽椅最能体现简约而端庄的气度。其名取自明代官员所戴的顶帽,椅背与搭脑的外轮廓宛如帽沿展翼,因而得名「官帽椅」。这类椅子自出现以来,便被视为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身份象征。

其中所谓「四出头」椅,是指搭脑及扶手皆伸探出头,而不采用与前后腿弯转相交之制式。


明 黄媛介《沉颢与夫人画像册》中的官帽椅|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此组官帽椅四张成堂,制作精良,造型雄伟,堪称明式家具典范。椅身比例宏大而稳重,搭脑线条大胆舒展,扶手雕工细致,优美下垂并向前悬挑,末端呈浑圆之势

靠背板采用优雅的 S 形曲线,木纹细腻,纹理如行云流水。四椅靠背纹路相互呼应,似出于同一整料,足见取材讲究。为了展现曲线的张力与延伸感,匠人耗费大量木材与心力,反映出当初定制者非富即贵。

此组椅高逾120 cm,气度端严,姿态优雅。明清居室布局向来讲究对称,官帽椅常以成对或成套陈设于厅堂之中,以示尊重与整齐。四张成堂的完整套件尤为罕见,流传至今更显珍稀。多数明式椅具因岁月流转而散佚,或拆散成单张、一对,完整保存者寥寥无几。

现今仅知少数完整成套之椅,例如2015年纽约佳士得拍卖安思远旧藏,其中一组四张成堂黄花梨圈椅,以US$968.5万(约RMB 6,020万)成交,创下当时中国家具拍卖纪录。


2015年,安思远旧藏一组四张成堂黄花梨圈椅,在纽约佳士得以US$968.5万成交,创下当时中国家具拍卖纪录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5

十六/十七世纪

黄花梨「双凤朝阳」矮桌展腿式半桌

尺寸:86.4 x 105.4 x 64.8 cm

展览:波士顿,波士顿美术馆,《Beyond the Screen: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1996年5月18日-2017年11月28日

出版:白铃安,《Beyond the Screen: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波士顿,1996年,页134-135,编号22

估价:US$200,000 - 300,000

所谓「半桌」,即方桌一分为二之形制,两半可合为「八仙桌」。古人设宴时,常以方形酒桌为主,若宾客人数增加,则可于桌旁添置半桌,令可供围坐人数增加。至于后世熟悉的大圆桌,则要到清中期方渐盛行。

由于半桌的用途多与饮宴相关,故桌面多带有拦水线设计,以便于饮食之际防止汤汁溢流。

此件黄花梨半桌造型别致,雕工繁复而精美,展现出明代工匠的匠心独运。上部宛然是有束腰、方材、三弯腿外翻马蹄的大炕桌,下接光素的圆材直腿,再延伸为宝瓶足。上方下圆,设计特殊,明式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名之曰「矮桌展腿式」。

这种形式源自有可拆卸腿足的展腿桌,于炕上、地上均能灵活使用。虽然此桌腿为固定结构,却刻意模拟可拆卸的样式。

此半桌束腰、券口牙子及霸王枨上的雕刻,尤其精巧。束腰仿佛随波浮动之荷叶边沿,其下壶门式牙条,边沿起阳线,其上浮雕双凤朝阳,两侧则为依枝鸟雀。牙头雕龙,其鬃毛灵动风发,双目炯炯有神。


黄花梨矮桌展腿式半桌|上海博物馆

半桌正面牙条雕双凤朝阳纹饰,寓意贤才逢明时,两侧牙条则各雕鸟栖花枝。王世襄曾指出,这些装饰与万历年间的瓷器与织物纹样多有相通之处。例如当时的五彩瓷器常见鸟栖花枝图案,锦缎上则绣有双凤朝阳,皆与本案雕饰风格互相印证。

此半桌极为罕见,目前仅知两件融合此殊为罕见三组纹饰并作展腿式宝瓶足之例。一件为王世襄旧藏,今藏上海博物馆,载于王世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卷二,香港,1990年,页80,图版B43;另一件则见于「凝盈一色(二)」,2020年10月9日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编号99。二桌尺寸相仿,或为经特别订制并出自同一作坊之家具。另有其他近似此特殊纹饰组合之例,如一件黄花梨方桌,2016年11月8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拍品编号195。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6

十七世纪

黄花梨透雕「福禄寿」六柱架子床

尺寸:240 x 224.8 x 156.2 cm

估价:US$300,000 - 500,000

床榻设于内室,于家宅生活不可或缺。因其体积庞大,自然而然成为卧室主体,又因需要大量珍贵木材制成,多半为成套家具中最昂贵的订制品。

明代小说《金瓶梅》记载,西门庆为潘金莲花费十六両银子,添置一黑漆描金床;后又买了两名侍女,分别是五両及六両。两名侍女的身价加起来,也不及潘金莲的床。

床榻之中,以六柱围子架子床最为尊贵。相比书房常见的榻、罗汉床,架子床多为女子闺阁专用,且常作为出嫁时的嫁妆重器,寓意婚姻美满、福泽绵长。


明崇祯六色套印本《西厢记》|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博物馆


画中的工匠正在制作架子床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辽宁省博物馆

十七世纪儒风盛行,府第厅堂多用于迎宾、议事,女子则深居内宅,架子床就成为了日常起居的核心。日间,架子床可作休憩之所,床前置案、脚凳,方便读书、饮食,四周设椅,还可作闺中谈笑聚会;夜里则垂帐围合,既能避风、防蚊,亦保有私密性。

六柱架子床的形制深具建筑意味,结构犹如亭楼,以立柱支撑床顶,既有内外相通的开放感,又因透雕围子与门楣,营造出若楼阁环栏般的视觉效果,兼具通风与装饰功能。

此黄花梨六柱架子床体量宏大,工艺精湛,极可能为富贵人家女眷特别订制之物。床围透雕「福禄寿」三字,两侧雕饰灵动螭龙。狮面三弯腿上承床座,兽足簇毛卷曲分明。弯腿之间以带线脚之壶门式牙条相接,其上饰螭龙灵芝卷草纹。此床满布吉祥纹饰,寓意丰富有余、好运当头、福禄绵长、婚姻美满,子嗣繁盛。

美国家族珍藏

Lot 811

十七世纪 黄花梨四面平翘头桌

尺寸:92.1 x 198.1 x 41 cm
估价:US$200,000 - 300,000

此件以黄花梨四面平翘头桌,设计简约、比例优雅,与现代极简美学颇有相通之处。

案面为整板,修长厚实,由复杂精密的榫卯结构支撑,无须依赖加横撑、托板或券口来加强腿足,却能安然挺立。这种设计使之在体量宏大的同时,仍然显得轻盈洗练。牙板的比例自然延展至四足,线条简洁有力,令厚重的案面宛如浮悬其上,整体观感浑然一体,高雅而空灵。


明万历刊本《状元图考》

此类无束腰、平直入角、无任何支撑构件的案桌,传世极为罕见。成就此种设计的榫卯结构虽极为精巧,却相对脆弱,若无额外加固便容易损坏,因此能保存至今的实例寥寥无几。明代木刻版画《状元图考》中,便可见此种案桌的身影,可见其在当时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

在形制、结构与比例方面最为接近的实例,可参考一「晚明 黄花梨独板面霸王枨翘头桌」。该桌为「黄花梨女皇」伍嘉恩(Grace Wu)收藏,于2024年在佳士得「嘉木留芳 -『木趣居』精选明式家具」专场拍卖,最终以估价4.6倍落槌,连佣金成交价HK$1,429万(约RMB 1,310万),创下瞩目佳绩。


「晚明 黄花梨独板面霸王枨翘头桌」连佣成交价HK$1,429万

美国显赫私人珍藏

Lot 825

清十九世纪 紫檀雕博古图四件柜

尺寸:222.3 x 127.8 x 57.2 cm

估价:US$150,000 - 250,000

四件柜,又称顶箱柜,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为大柜,上为小顶箱,可分置亦可合放。此类家具自晚明始见,早期多以黄花梨制,至清代盛行时则以紫檀为上材。纵观明式家具,顶箱柜体量最为雄浑。方角大柜上置小顶箱,外观挺拔端整,既坚固耐久,又庄重素雅,堪称中式家具的典范。

《红楼梦》中,村妪刘姥姥入大观园,生平头一回见到贾府家具,只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

中式衣物一般不会悬挂,而是折叠平整后放入柜中,此类大柜存放日常衣物或大件什物尤为理想。顶箱需梯子方可够到,故宜储放首饰及日常不用之衣物。大箱亦作女子嫁妆,读《金瓶梅》又知,妇人所穿貂皮大袄便放在带锁大橱里。

然而,由于四件柜体量庞大,不易搬运,社会动荡时期往往被拆散改作他用,存世数量稀少。近年随着明式家具重获重视,四顶大柜在民间已所剩无几,因而格外难得。

此件紫檀柜体量宏大,雕工精细,柜门上对称雕博古图,见有瓶花、供果,以及青铜器、瓷器等古玩形象。所谓「博古」,本指博览古器,象征学识与涵养。至明清之际,文人将之升华为审美风尚,加上清代兴起的考据风潮,使博古图广为流行。画家或写实器物,或虚构清供,配以花木书画,营造一室雅趣。

随着博古图像的普及,其表现形式不仅见于绘画,更延伸至瓷器、织物及家具雕刻,成为一种象征知识与品味的纹饰。

美国显赫私人珍藏

Lot 829

清十九世纪 紫檀扶手椅一对

尺寸:111.7 x 68.5 x 48.9 cm

出版:蔡辰洋,《紫檀》,台北, 1996 年,页58-9(其一)

估价:US$25,000 - 35,000

此对紫檀扶手椅形制别具巧思,基本形制虽脱胎自玫瑰椅,却有大胆创新之处。玫瑰椅在江浙一带又称「文椅」,其特征是靠背与扶手高度相近,并与椅盘垂直,线条简洁而端正。由于扶手高度适中,恰好承托坐者手肘,使人能轻松将手臂搭放其上。


画中人坐着玫瑰椅明人(旧传宋人)《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

玫瑰椅造型轻巧优美,从传世实物数量来看,它无疑是明代极流行的一种形式。明清绘画中亦屡见其身影,或成双列于案两侧,或对坐而置,甚至斜角错落,摆设灵活。由于椅背较低,玫瑰椅在空间中显得轻盈,不致阻隔视线。然而,其后背不足肩高,搭脑位置正当坐者脊背,倚靠时略显不适,此亦为玫瑰椅的不足之处。

此对紫檀扶手椅正是对此缺憾来改进,匠人把靠背板及搭脑部位加高,呈山字形,既增加了舒适度,又赋予整体更为挺拔的气势。搭配椅背及扶手的回纹镂雕,更添错落的层次。

其 他 焦 点 拍 品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4

十六/十七世纪

黄花梨百宝嵌南官帽椅一对

尺寸:126.4 x 61.3 x 48.6 cm

估价:US$250,000 - 350,000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8

十七世纪

黄花梨三弯腿长方凳一对

尺寸:54 x 48 x 47.9 cm

估价:US$150,000 - 250,000

善若水轩:美国珍藏

Lot 809

清乾隆 御制紫檀嵌宝插屏

尺寸:58.7 x 20 x 55.6 cm

估价:US$50,000 - 70,000

Estella T. (1927-2024)

暨Robert B. (1921-2000)

Moody 伉俪旧藏,俄勒冈州波特兰

Lot 813

十七/十八世纪

黄花梨夹头榫酒桌

尺寸:80.6 x 97.8 x 63.5 cm

估价:US$120,000 - 180,000

美国西岸珍藏

Lot 819

黄花梨透雕螭龙纹衣架

尺寸:175.8 x 175.3 x 47.3 cm

估价:US$30,000 - 50,000

美国显赫私人珍藏

清十八世纪 黄花梨南官帽椅一对

尺寸:102.2 x 57.8 x 44.7 cm

估价:US$100,000 - 150,000

美国显赫私人珍藏

清十九世纪 紫檀大画案

尺寸:79.4 x 173.4 x 81.6 cm

估价:US$25,000 - 35,000

尺寸:83.2 x 95.9 x 95.9 cm
估价:US$50,000 - 70,000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