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的榆林秋意渐浓,沙蒿遍地,正值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民众就医需求显著增加。2025年9月第一个周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品牌公益项目“灯塔计划”再次点亮榆林,积极响应“健康陕西基层行,百场科普惠三秦”的号召。其2025榆林过敏性鼻炎专题义
九月的榆林秋意渐浓,沙蒿遍地,正值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民众就医需求显著增加。2025年9月第一个周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品牌公益项目“灯塔计划”再次点亮榆林,积极响应“健康陕西基层行,百场科普惠三秦”的号召。其2025榆林过敏性鼻炎专题义诊活动于6日至7日,在榆林市牛家梁镇榆卜界耘梦里便民服务中心及神木市医院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及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耳鼻喉科共同主办,是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个“全国科普月”号召的重要举措。作为“灯塔计划”精准响应基层需求、践行“优质医疗资源主动下沉基层”宗旨的又一重要实践,本次活动通过系列专业医疗服务,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造福老区人民,着力为基层群众解决过敏性鼻炎困扰,提升疾病防治意识与健康水平。
本次活动得到陕西省委老干局、陕西省和榆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单位指导,由榆林市牛家梁农场和神木市医院联合承办,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协办。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学会会长李宏杰、陕西省委老干局发挥作用处处长姬志民、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张录德副秘书长、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张秋侠副秘书长、榆林事老区建设促进会张自明会长、榆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付永峰会长、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汉烨、榆林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乔占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白芽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缑永强常务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耳鼻喉科王晓溪副主任等近20位领导、专家出席此次活动,并得到牛家梁农场张启东场长和徐江书记的大力支持。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体检科、药学部以及一附院榆林医院等单位的近20位专家组成强大服务团队,开展权威科普讲座,由刘汉烨教授分享《AI沙蒿花粉自动计数系统》,展示科技赋能过敏防治的前沿应用,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讲座结束随即开启了义诊服务,专家团队现场提供免费的鼻咽喉镜检查、免费的过敏源筛查、血清学鉴定、骨密度检测及合理用药咨询等项目。义诊现场还投入全球领先的新款鼻咽镜影像系统、温控高频治疗仪等先进设备,确保专业性与准确性,并现场发放部分常用药品及健康礼品,精准惠及居民需求。
尽管清晨微凉,活动现场早已人头攒动。社区居民踊跃参与,认真听讲、有序咨询,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不少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真好,专家来到家门口,我们既学了知识,又看了病,真的暖心又实用。”
本次专题活动,9月6日上午在牛家梁农场服务群众近300人,完成皮肤点刺测过敏源120人左右,血清过敏源检测120人左右,发放各类药品200盒;活动共服务群众200余人,发放健康材料200余份;9月7日在神木市医院义诊接诊了近200人,皮肤点刺测过敏源80人左右,血清过敏源检测100人左右,发放各类药品100盒。义诊号码实行唯一制管理,确保服务流程清晰、数据可追溯,按照严谨的科研标准进行义诊随访,切实提升了居民对过敏性鼻炎等常见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
本次活动是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全国科普月”系列公益活动在基层的重要实践。学会将继续以“推动医学知识传播,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为宗旨,在全省范围内持续推进医学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预计在科普月期间举办超百场活动,惠及群众超5万人。学会将以“全国科普月”为抓手,系统推进医学科普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努力打造“内容精、形式新、影响广”的科普品牌,真正让医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健康陕西”“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学会力量。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执行力量,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的“灯塔计划”基层医疗巡讲志愿项目,始终精准响应基层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与基层医生建立认知、信任和共创价值的转诊机制,构建长期帮扶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作机制。自2020年启动以来,“灯塔计划”已举办超过30场巡讲活动,足迹遍布省内各地级市及部分县级市,每场参会逾百人,累计线上参会超万人。项目已得到陕西省委老干局和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并与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形成良好协作。今年8月,该项目荣幸获批中共陕西省“志愿三秦”省级志愿服务项目。未来,“灯塔计划”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多基层单位,让更多老区人民获益。(通讯员:李白芽)
来源:华商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