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来看看数据:一公司近三年承揽工程额超过180亿!要知道,山东省公路建设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才12.3%,这成绩单亮眼吧?既体现了国企的担当,也说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最近-基建狂魔-在网上可是火得一塌糊涂,大家都关注咱在海外的那些超级工程。
不过,小编在山东高速交通建设集团官网上看到一条普通的新闻,却从中发现了更厉害的东西——国企改革的密码!
7月份,山东高速交通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周磊生去一线公司调研,从会议室到施工现场,忙得不可开交。
别看只是普通的调研,这就像一把手术刀,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的真相都给剖析出来了。
先来看看数据:一公司近三年承揽工程额超过180亿!要知道,山东省公路建设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才12.3%,这成绩单亮眼吧?既体现了国企的担当,也说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一公司总经理殷文杰说:-区域市场占有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项目全周期成本就得压缩0.5个点。
-这话听着扎心,但也点明了基建行业得从-铺摊子-转向-精打细算-了。
想想也是,全国基建投资增速都放缓了,传统基建企业要怎么破局呢?
周磊生提出了-立足区域优势,拓展外部市场-的战略,这在胶东半岛密密麻麻的高速路网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比如,一公司正在参与的青岛港疏港高架项目,用的就是-投资+建设+运营-模式,这跟财政部最新公布的PPP项目库中交通类占比38.7%的数据完全吻合!这种深耕区域市场的策略,就像围棋里的-金角银边-,既巩固了山东高速公路改扩建市场32%的份额,又通过济青中线智慧公路这些明星项目,把技术优势变成了敲开其他区域市场的金钥匙。
在拌合站,控制室的电子屏上显示骨料配比误差控制在0.3%以内。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背后是管理上的巨大变革!周磊生强调的-两金压降-(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在行业资产负债率68.7%的警戒线下显得尤为重要。
国资委的数据显示,建筑央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每缩短10天,就能释放约2.3%的现金流,这对正在推进济南黄河隧道这种重资产项目的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还有,业财融合系统的上线,让项目成本偏差率从3.2%降到了1.8%,这可是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巨大进步!
周磊生在应急保障仓库检查灭火器有效期的细节,让小编想起了应急管理部刚通报的某央企安全事故。
数据显示,2022年交通建设领域事故数同比下降了21%,但高处坠落事故仍然占了43%。
新《安全生产法》把-三管三必须-写进了条文,那些在墩柱施工中引入北斗定位监测系统的创新,就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责任体系的重建。
这就像给高速行驶的列车装上了智能刹车,既安全又高效!
夜幕降临,调研组强调-重点路面工程必须按期完工-,这与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正好呼应。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山东今年计划改造1.2万公里农村公路,这既是民生工程,也是企业转型的新战场。
一公司试点的3D摊铺技术把施工效率提高了40%,这就是在存量市场创造增量价值!这就像给传统基建装上了数字翅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了新蓝海!
离开拌合站,周磊生说的-每道工序经得起检验-还在小编耳边回响。
这不正是对中国基建发展的最好诠释吗?一些外媒还停留在-钢筋水泥-的刻板印象,而我们的企业已经在管理创新和科技赋能中完成了蜕变。
从周磊生这次调研中,我们看到了国企改革的决心,更看到了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在安全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在坚守与创新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这样的改革故事,正在齐鲁大地上的每个工地上演,汇聚成新时代中国经济的磅礴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博学的百香果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