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治通鉴》: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今夫人爱而无子,不以繁华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以为适,即色衰爱驰,虽欲开一言,尚可得乎!今子异人贤,而自知中子不得为适,夫人诚以此时拔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也,则终身有宠于秦矣
《资治通鉴》: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今夫人爱而无子,不以繁华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以为适,即色衰爱驰,虽欲开一言,尚可得乎!今子异人贤,而自知中子不得为适,夫人诚以此时拔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也,则终身有宠于秦矣。”夫人以为然,承间言于太子曰:“子异人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因泣曰:“妾不幸无子,愿得子异人立以为嗣,以托妾身!”太子许之,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嗣,因厚馈遗异人,而请吕不韦傅之。异人名誉盛于诸侯。
以利取信,以害除患,
《孙子兵法》: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以此说服了华阳夫人。
并且是带着方案来说服的,
1、合则两利。
2、分则两害。
以实现终身有宠。——这就是役人之“业”。
芒格: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这就是游说的诀窍。当然,如果再加上正面教员、反面教员,加上有所比较——引发比较,比较会产生嫉妒——会产生强烈的驱动力。
1、色荣,欲开一言易。
2、色衰,欲开一言难。
荣和衰正是正反的两种情况。
所以,由此可见,以利取信、以害解患、以及实现某个目标之业,既要有正面情况、又要有反面情况——从而引发比较——继而引发羡慕和嫉妒的正反面——从而驱动人的执行。
所以,说服的关键词,
1、利
2、害
3、业
4、正反比较
5、羡慕和嫉妒——在这种人性的作用下。
四者各自有赋予了内容和实质,最终就驱使人行动了。
这是从太子的需要出发——爱——爱和恨,也是一种极强烈的动机和驱动力。
比如,
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这是刘邦的以爱欲易太子。这里,秦太子也以爱欲立嗣。
立嗣有个理由——这个理由由吕不韦创造好了——由招揽的宾客传颂异人之贤能。于是名声突显于太子的二十多个儿子之上。
这就是立嗣成立的条件。——于是异人被立为嗣。而近水楼台的吕不韦为傅。请一个商人来傅,还是挺奇怪的,
1、秦国毕竟重农抑商,这应该也是华阳夫人的功劳。
2、要嘛,秦国用人不拘一格——这个可能性也不小。所以,六国不得志的人才,去秦国能比较容易的获得高位、获得立功的机会。
厚馈遗异人
应该是,
1、继续投入在招揽宾客上了,所以,传播的名声范围就更大了。
2、用来取宠华阳夫人。
从而巩固了嗣君的位置。
吕不韦把自己的钱财一分为二为,
1、有名——招揽宾客,由宾客传播名声,是当时最高效的取得名声的办法。
2、有亲
实现了最高效的用钱。
小结,
1、羡慕和嫉妒,有强烈的驱动力。所以,这是驱使人行动的一个入手点。
2、用利、害、业来说动人,而不用道理来说动人。
3、爱和恨,有强烈的驱动力。所以,这是驱使人行动的一个入手点。
4、竞争者众多(20多个儿子),就要立名——以名显于诸子。——以获得竞争优势。
所以,行业初始时,竞争者最多,谁最能做广告立名,谁就更能获得胜出。
来源:虎妞儿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