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叔在日本打黑工15年,称一天工资顶中国十个月,如今怎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13:46 1

摘要:丁尚彪是上海人,1954年出生,年轻时候经历过不少坎坷,早早就在工厂干活维持生计。家里条件一般,他老婆陈忻星也是从农村回城的,两人1981年生了女儿丁晽。

丁尚彪是上海人,1954年出生,年轻时候经历过不少坎坷,早早就在工厂干活维持生计。家里条件一般,他老婆陈忻星也是从农村回城的,两人1981年生了女儿丁晽。

那时候丁尚彪在上海一家工厂从炊事员干起,慢慢做到后勤股长,工资不高,每个月就那么点钱养家,还欠了不少外债。

80年代末,日本那边招留学生的消息传开,他觉得这是个机会,能出去赚点钱改善生活。

丁尚彪35岁的时候,借了42万日元,大概合人民币3万元,这笔钱是东拼西凑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他办了护照,拿了签证,一个人飞到日本北海道阿寒町的一所语言学校。

本来以为能边学日语边打工还债,结果学校在个废弃煤矿区,周围荒凉得很,没商店没工厂,根本没地方打工。

学校承诺的就业机会全是空话,他和其他30多名中国学生觉得被骗了,商量后决定集体逃走。他们夜里出发,赶到钏路市,上了去东京的火车。

这事当时在日本闹得挺大,被叫作“北海道大逃亡”。

到了东京,丁尚彪他们申请延长居留许可被拒,因为擅自离开学校,身份成了非法滞留者。大部分同学怕麻烦回国了,他没走,觉得回去没法面对债务和家人,就留下来打黑工。从那时候起,他开始了15年的辛苦日子。

先是语言不通,找工作到处碰壁。他买了本日语小册子,自学日常用语,还去技术培训班学技能,几个月后拿了两本证书,能简单交流了。

1990年开始,他主要在建筑工地和码头干活,每天五点起床,赶最早的班车去现场,搬水泥袋、卸货物,一天干两三份工,到半夜才回租的房子。

那房子小得可怜,才8平方米,没浴室没厨房,他省着用钱,大部分工资寄回上海还债和养家。

其实丁尚彪的日子过得特别紧巴,日本工资是高,一天能赚相当于上海十个月的钱,但黑工身份让他随时担心被抓遣返。

警察查一次,他就得躲,丢掉一天收入。冬天干活手冻裂了还得继续,身体累得不行,但他咬牙坚持。1992年债还清了,他没松懈,继续攒钱为女儿教育。女儿丁晽那时候在上海上学,他每个月寄钱回去,支持她学习。

1997年,女儿考上纽约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后来转医学专业,本硕博连读八年。他听说后更卖力干活,确保学费生活费够用。

15年里,他几乎没休息过,春节也一个人过,从不跟家里说苦,只报喜不报忧。

有个华人导演张丽玲,1996年听说丁尚彪的事,觉得这故事有意思,就开始跟拍他。拍了整整十年,记录他每天干活、寄钱、住小屋的点滴。

2006年,这部纪录片《含泪活着》在日本富士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片头说“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

播出后反响巨大,日本观众被感动了,很多媒体报道,影片还进了电影院。不少日本人留言,说丁尚彪的坚持让他们反思自己生活。

片子拿了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改变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部分偏见。

丁尚彪的家庭变化也挺大,女儿丁晽在美国毕业后成了妇产科医生,在医院工作,结了婚生了孩子。

他在日本打工期间,只见过女儿一次,那是在1997年她转机东京时,八年没见,父女俩短暂聚了聚。

他一直把女儿小时候的成绩本保存着,那上面有她儿时的考试分和保证书。

2004年,丁尚彪50岁,觉得任务完成,女儿开始工作,他就结束日本生活,回上海了。

回国前,他去东京出入境管理局自首,拿出15年缴税单据,日本工作人员看到那么多单子都愣了,没为难他,还鞠躬送他走。

回上海后,丁尚彪用攒的钱买了新房,和老婆陈忻星团聚。

老婆这些年一个人带孩子,日子也不易,两人终于能过平静日子。

2010年左右,一家人在上海安顿下来,女儿丁晽那时在上海有份高薪工作。

但后来,丁尚彪夫妇决定去美国,和女儿一家生活。

2006年他们去美国参加女儿毕业典礼,之后逐步移居。丁尚彪在美国没闲着,继续找工作,干过工厂、餐馆、酒店的活,虽然年纪大了,但习惯了勤奋。

2020年疫情爆发,他本来计划退休陪老婆回国探亲,结果美国禁了中国游客入境,他被困在纽约。那段时间,他每周去法拉盛成人英语夜校学英语,是班里唯一的华人。疫情下别人不戴口罩,他坚持戴,觉得尴尬但没妥协。后来纽约疫情严重,学校关了,他正式退休。

退休后,丁尚彪没闲下来,花时间学英语,通过了美国公民入籍考试,成了美国公民。

现在他71岁,在纽约独自住,偶尔做点零工,保持节俭习惯。

他把这些年经历整理成文字,想出本书记录下来。

丁尚彪在日本非法打工15年,却受到无数日本人尊敬,这是为何? 搜狐网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