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敬评骆英(黄怒波)《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10:00 1

摘要:在我的印象中,骆英是一位充满悲悯情怀的诗人。他先后推出的诗集《拒绝忧郁》《都市流浪集》《小兔子》《第九夜》等,均以强烈的情绪渗透,厚重的人文精神,雄奇的意象世界,深深地打动着读者。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性格坚强,充满阳刚气质的诗人,却肯俯下身来为孩子们讲故事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吴思敬

在我的印象中,骆英是一位充满悲悯情怀的诗人。他先后推出的诗集《拒绝忧郁》《都市流浪集》《小兔子》《第九夜》等,均以强烈的情绪渗透,厚重的人文精神,雄奇的意象世界,深深地打动着读者。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性格坚强,充满阳刚气质的诗人,却肯俯下身来为孩子们讲故事,写了一本叙事童诗集《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成为当下诗坛的一道风景。

诗人屠岸先生曾用“夜灯红处课儿诗”一语,回忆起小时候母亲教他读诗的情况,而骆英这本诗集的题目“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呈现了一个充满天伦之乐的生活场景,令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父爱。

诗集中有贯穿全书的两个人物,即爸爸与女儿园园。爸爸是读诗者,又是个讲解者,但他的讲解不是像老师讲课那样滔滔不绝,而是在与女儿园园的对话中完成的,因而显得亲切、自然。每首诗开头的对话是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的来历,以激发园园的兴趣,唤起她的注意;结尾的对话,则重在升华,阐发故事的含义,但也只是点到为止,让园园思而得之。

购买本书签名版联系

石老师:13520682702(微信同号)

诗集的主体部分是爸爸给园园所读的12首童诗的内容。不同于一般家长给孩子们读的是诸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等童话、寓言类的作品,骆英所选择的是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梅尔维尔的《白鲸》、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等外国文学名著,这些名著素有定评,其经典性、人文性与普世价值,已为世界文学界所公认,让孩子们从幼年便能感受到这些名著的精华,在他们心中撒下人文精神的种子,这无疑是有深远意义的。

本书插图:画家王芊祎 作

不过,《白轮船》《老人与海》《白鲸》《野性的呼唤》等均属长篇小说经典,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其深厚的心理哲理内涵更不是园园这样大的孩子所能全部接受与理解的。骆英所下的功夫就是用诗歌的语言,对名著加以改写,加以诗化。这种改写与诗化,既不能违背作家的原意,又要能为今天的孩子们所接受,这样一来,骆英所费的时间精力,恐怕比他自己写一篇原创作品还要多得多了。

本书插图:画家王芊祎 作

《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的第一篇《老马悲歌》,便是取材于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永别了,古利萨雷》。艾特玛托夫(1928—2008),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宝级作家,他的创作善于吸取民间文学的传统,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出了尖锐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浪漫主义激情。艾特玛托夫曾获“吉尔吉斯人民作家”称号,对中国作家亦有深刻影响。作为大山和草原的儿子,艾特玛托夫早年在农场里待过,做过饲养员,熟悉乡间的生活,他写当代普通人的生活和爱情,也写过宠物、动物和自然,这些都是很迷人的。1966年,艾特玛托夫发表中篇小说《永别了,古利萨雷》,这篇小说具有强烈的诗性,主人公是老牧民塔纳巴伊,古利萨雷是他最喜爱的一匹小骏马。小说通过主人公对马的那种爱护备至、视同亲人的态度,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家博大的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本书插图:画家王芊祎 作

艾特马托夫的文字像音乐,总能触动人们心底最隐秘的情感。这也正是吸引骆英把艾特马托夫的小说《永别了,古利萨雷》改写为叙事童诗《老马悲歌》的原因。

在《老马悲歌》的开头,是园园与爸爸的一段对白:

“爸爸 爸爸 我想养一匹昨天我在草地上牵过的小马”

爸爸笑了 关了园园床头的灯握住了她的小手:

“园园 马是草原的精灵 人类的伙伴

今天我给你讲一匹名叫‘古利萨雷’的小骏马的故事吧”

诗歌的开头写出了一个充满亲子之情的场面,从写作手法上突出叙事性与故事性,更切合儿童的接受心理。

接着,便是故事的主体,写出了老牧人塔纳巴依与骏马古利萨雷的生死相依的深情。这是诗人所写的塔纳巴依与古利萨雷临终告别时的所说的话:

你是一匹伟大的马 古利萨雷 你去吧

你去的那个世界没有路 没有青草 没有生命

但是 只要我活着 你就不会死去

因为 我会时时刻刻念叨你 古利萨雷

你清脆的马蹄声 对我来说 永远是一支心爱的歌

永别了 古利萨雷

正是这深情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园园,以致她叫了起来:

“我不想让古利萨雷死 ,我想为它包扎伤口”

爸爸沉默了 然后拿起膝盖上艾特马托夫的小说

“园园 善良的心都会为古利萨雷悲伤

万物平等 不应该伤害任何一种生灵

这是一匹马的悲歌 也是一种人的悲歌”

故事的结尾爸爸这段话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但由于是在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之后说出来的,因此自然能够为园园所理解和接受,这对于提升下一代的审美情趣与健康人格有重要意义,这种写法对当下的儿童诗创作也是个重要突破。

值得一提的还有就是《老马悲歌》流露的那种浓浓的父爱。父爱如山,父亲的背是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柱石。父亲从男人的角度,给予子女自立、自强、宽容、坦荡的美德,使孩子能感觉到与母爱不同的爱。在诗歌中,诗人骆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父亲,一个读诗者。不同于一般妈妈给宝宝读诗的那种甜甜的味道,诗人以爸爸的身份出现,亲切、宽厚、深沉,自带一种阳刚美。在《老马悲歌》中这种父爱不只表现为爸爸对园园的爱,同时也表现为老牧人对小骏马古利萨雷的爱,诗中把塔纳巴依与古利萨雷关系表现得是那么融洽:

狼群走了 古利萨雷从此更爱塔纳巴依

它最开心的是听主人在马背上唱各种各样的歌

有的欢乐 有的忧伤 有的长 有的短 有的有歌词 有的只有曲子

塔纳巴依唱起先人的忧伤痛苦时泪流满面

古利萨雷就小步跑着 驮着他涉过小河走进草原

回到马群中去

这里把塔纳巴依与古利萨雷之间的感情表达的是那么真实感人,他们之间的爱是无声的,深沉的,就像父子一样,以生命相依,这种情绪之流不仅打动了园园,也回荡在读者的胸间。

以上我仅就《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的第一篇《老马悲歌》做了简要的点评。实际上其他各首,诸如《哀伤的母狼》《老渔夫与大马林鱼》《白鲸的怒吼》《大熊老班》《哭泣的小白狗》等也均是来自于对文学名著的改写与诗化,一首首读下来,自然会让包括园园在内的小读者心生一种博大的爱,更富有同情心,未来他们的思想境界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书插图:画家王芊祎 作

骆英这样一位充满阳刚气质和现实关怀的诗人,能俯下身来为孩子们写出这样一本童诗集,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他深沉的思考的。骆英在《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的后记中写道:“20世纪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泛滥。‘凡事必争第一’的社会达尔文思潮影响着儿童教育。因此,如何让儿童认知万物平等,人并不是万物的主宰,从而从小培养儿童的友爱能力和意识,是当今儿童文学的重要任务”。

《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中骆英所读的诗篇均来自于文学名著,其思想与哲理内涵十分深厚,之所以能为包括园园在内的小读者所接受,就在于它的故事性。骆英的叙事童诗,保留了故事的基本元素——人物、环境、事件,着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再加上他那富有浓厚的抒情性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既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利于他们未来发展的艺术的中介物,让他们在倾听一个个生动的、有头有尾的故事中,完成了一次次心灵的探险和精神上的洗礼。

本书插图:画家王芊祎 作

骆英是心中有大爱的诗人,他认为,一个和谐平等的世界是人类未来的家园,一个充满善良和友爱的社会是我们下一代的安全摇篮。他时刻守望着诗:“我希望有一种诗可以让21世纪的人们在绝望时、抑郁时或者愤世嫉俗时,在灯下床头静静阅读。它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人世的喧哗,只是一种永恒的安宁与花开花落。”这段话出自他的诗集《水·魅》的后记,但也同样适合我们理解他的叙事童诗集《今晚,和爸爸一起读诗》。

吴思敬简介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曾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主要学术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吴思敬论新诗》《中国当代诗人论》《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等。

骆英(黄怒波)简介

黄怒波,笔名骆英,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诗人、作家,已出版中文版诗集、散文集、财经类、童诗作品、中长篇小说及学术类作品共24部,外文版作品29部,作品被翻译成10种语言。主要著作有:《珠峰海螺》《德国,你如此优雅》《法国,你如此迷人》《虚无与开花——中国当代诗歌现代性重构》《做事与成事》等。

来源:辛庄课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