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7万元到账,“龙猪-集车”账号被法院直接划走真金白银,道歉信写得再工整也换不回账户里跳动的红色负数。
201.87万元到账,“龙猪-集车”账号被法院直接划走真金白银,道歉信写得再工整也换不回账户里跳动的红色负数。
为什么是201.87万?
比亚迪原来开口要500万,这个数字是法务部在2023年7月翻完一万多条微博后算出来的品牌折损费,法院把水分挤掉六成,留下实打实的损失和合理支出。
判决书里写着:删帖、道歉、赔钱,一样不能少。
二审维持原判,不给任何拖延空间。
拖到2025年9月,法院干脆动手扣钱,这说明被执行人名下还有可执行财产,没提前转移干净,也侧面说明“龙猪-集车”这两年流量生意做得不算太差,却还是被一条微博绊倒。
再往回翻,2023年7月那几条微博到底说了啥?
公开记录里只写了“不实信息、恶意攻击”,真正要命的是节奏带得够狠,用照片配“比亚迪刹车全失灵”的标题,24小时阅读破千万,评论区骂声一片。
比亚迪公关部当晚把截图全部公证,第二天就把律师函寄到微博公司调取后台实名信息。
速度决定生死,晚一步证据就可能被删。
这一步棋,比亚迪早在2019年就练过,当年告赢“大飙车”赔了105万,流程熟门熟路。
赔到手的201.87万够不够修车标?
比亚迪2023年全年卖车302万辆,算下来平均单车营销费不到1800元,这笔钱够给上千辆新车打广告。
但真正的价值不在钱,在信号:以后再有人想蹭比亚迪热度,先想想自己账户里有没有两百万躺着。
对“龙猪-集车”来说,账号还在,粉丝还在,但广告商报价已经腰斩,品牌主怕惹官司,宁可换更安全的车评人。
同类案子对比一下。
2024年特斯拉告“蔡老板”侵犯名誉,最后只拿到10万元,还允许分期付款;理想汽车2024年告“虎哥说车”获赔30万,对方道歉视频播放量不到原视频的十分之一。
比亚迪这次直接翻倍,还加上强制执行,明显升级了打法。
法务部不是为了一口气,而是要把“造谣成本”抬到自媒体接不住的高度。
更深一层,比亚迪胜诉后把判决书全文挂在官网,公关部连夜做成长图,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只写八个字:“造谣必付代价”。
这一招把法律胜利转成市场信用,省了一大笔危机公关费。
以后有人说比亚迪刹车失灵,普通网友先甩出判决链接,比任何技术解释都管用。
网络不是没规矩的地方,每句话后面都可能跟着一张法院传票。
比亚迪这次用201.87万给所有人写脚:说话前,先数数银行卡余额够不够赔。
你觉得以后自媒体还敢随便点名大车企吗?
来源:云上飞翔的追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