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逻辑:子公司东部超导提供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磁体绕组,商业化订单潜力巨大。
可控核聚变相关公司及业务布局
一、超导材料与磁体系统
1. 永鼎股份
- 核心逻辑:子公司东部超导提供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磁体绕组,商业化订单潜力巨大。
2. 联创光电
- 核心逻辑:研发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参与紧凑型聚变装置配套。
3. 精达股份
- 核心逻辑:参股上海超导(国内超导磁体龙头),年报或首次披露核聚变业务数据。
二、核心部件与装置制造
1. 国光电气
- 核心逻辑:ITER项目核心供应商,提供偏滤器、包层系统等关键部件,核聚变业务占比或突破20%。
2. 合锻智能
- 核心逻辑:承担BEST真空室部件制造,2亿元订单预计2025年底完成。
3. 安泰科技
- 核心逻辑:子公司安泰中科专注钨铜偏滤器等聚变堆核心材料。
三、配套设备与协同企业
1. 弘讯科技
- 核心逻辑:控股子公司意大利EEI为ITER提供磁体电源控制系统,实现进口替代。
2. 海陆重工
- 核心逻辑:民用核能设备经验丰富,参与ITER项目部件制造。
3. 中核集团
- 核心逻辑:主导“环流三号”技术突破,参股昆仑资本布局聚变新能公司。
四、其他潜力标的
- 大西洋:核电焊接材料供应商,产品用于聚变部件制造。
- 久盛电气:核聚变领域少量产品应用。
---
风险提示
1. 技术不确定性:商业化仍需突破等离子体长时间约束等难题。
2. 短期过热风险:部分概念股估值透支,需关注订单实际兑现。
以上信息资料仅供参考。
来源:秋实原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