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怎么把兰亭序骗过来了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00:11 1

摘要:1672年前的今天,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序》。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

1672年前的今天,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序》。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作《兰亭序》,计28行,324字。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智永和尚的手中,为了隐藏《兰亭序》,辩才和尚(传自智永)在房梁上凿暗槛,专门收藏《兰亭序》。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广为搜罗王羲之的书法,每得真迹,视若珍宝。到了晚年,他对《兰亭序》的喜爱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渴望能得到《兰亭序》真迹。李世民得知《兰亭序》被辩才和尚收藏后,多次派人索取,辩才和尚推说不知真迹下落。为了满足李世民的心愿,唐朝名臣房玄龄向李世民推荐多才善谋的监察御史萧翼,让萧翼想办法得到《兰亭序》。

萧翼装扮成普通书生,带上向李世民借来的几幅王羲之作品,住到辩才和尚寺院,刻意与辩才和尚接触并获得其好感。在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萧翼拿出了他带来的王羲之作品给辩才和尚欣赏。辩才和尚见萧翼博学多才,而且热爱王羲之书法,就拿出了珍藏的《兰亭序》让萧翼欣赏。

萧翼马上以李世民御史身份召见辩才和尚,辩才和尚恍然大悟,知道受骗但已经晚了。传说《兰亭序》最后成为李世民的陪葬品。

兰亭集会盛况

文征明题跋

来源:云乐茶乐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