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田间地头、校园社区,活跃着一支“岐黄仁术·理润才乡”宣讲队。三年来,他们以传播中医药文化、服务基层健康为己任,今年作为“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的基层实践力量,将理论宣讲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基层答卷。
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田间地头、校园社区,活跃着一支“岐黄仁术·理润才乡”宣讲队。三年来,他们以传播中医药文化、服务基层健康为己任,今年作为“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的基层实践力量,将理论宣讲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基层答卷。
织密网络 文化惠民全覆盖
“热天贪凉易湿气重,艾灸足三里能健脾祛湿。”温泉镇社区里,宣讲队员何小华手持艾草标本讲解养生知识。
这样的场景,是宣讲队开展“五进”活动的常态。进社区,通过设置板报橱窗普及养生知识,并邀请名家开展义诊;入乡村,绘制文化墙、赠送药膳包,在农家书屋讲解《黄帝内经》选段;到机关,传授八段锦技法,讲解“治未病”理念;进校园,建设中医文化角、组建相关社团,让学生在辨识药材、制作香囊的过程中感受中医魅力;访家庭,培训草药种植技巧,提供个性化诊疗服务。创新推出的“中医夜市”“校园文化节”人气爆棚;上顿渡镇“中医夜市”单场服务超1200人次,龙津中学举行的中药辨识赛、八段锦表演,让青少年深刻体会到中医的魅力与力量。
三年来,宣讲队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覆盖群众9万余人次,发放资料用品15万余份,一张覆盖29个乡镇(街道)的宣讲网络已全面形成。
建强队伍 专业宣讲接地气
“既懂医术,又会说‘百姓话’”,是这支宣讲队的鲜明特点。42名队员中,既有国医、省市级名中医,还借助“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并通过柔性引进博士“师带徒”等方式,经60余场内部培训,显著提升了队伍素养。
针对不同群体,宣讲内容各有侧重:为老人讲解慢性病调理知识,向上班族推介“办公室养生功”,为学生编排“中医药护眼操”;在乡村宣讲时则巧用方言,将“治未病”转化为“未生病先预防”的通俗表达,让群众听得懂、能接受。
如今,临川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已从2022年的45%提升至2024年的72%,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宣讲工作的实际成效。
融合赋能 服务振兴见实效
大岗乡村民李大姐按照宣讲队传授的方法使用中药热敷包,仅三天就缓解了肩痛,这正是宣讲队“宣讲+义诊”模式的生动实践。
三年来,宣讲队不仅提供义诊服务3万余人次,建立家庭签约档案6000余份,还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乡医村医,让“简、便、验、廉”的中医优势切实惠及百姓。在河埠乡,宣讲队员们助力灯芯草产业升级,研发出安神茶、足浴包等产品,同时举办“文化义诊周”,传授种植技术;此外,挖掘“陈自明医学”等非遗资源,推出“中医药文化体验之旅”,吸引了万余名游客,成功走出一条“文化为魂、产业为翼”的乡村振兴之路。
站在新起点,“岐黄仁术·理润才乡”宣讲队将依托“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持续深化省市宣讲导师的赋能作用,着力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提升数字化与专业化水平,扎实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这支队伍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让岐黄仁术在临川大地持续绽放光彩,为健康中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医力量。
来源:临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