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说 | 清明时节,守护脾胃正当时,推荐这2款汤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20:29 1

摘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是维系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团队将定期推送消化道疾病的防治知识!欢迎持续关注。

【北平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是维系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团队将定期推送消化道疾病的防治知识!欢迎持续关注。

本期作者

第246期

清明时节,守护脾胃正当时

清明将近,细雨纷飞,万物复苏。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的诊室里,一位中年男子满脸焦虑地诉说着自己的不适:“医生,我最近胃胀、胃口不好,还总是拉肚子,这是怎么回事啊?”今年45岁的陈先生是一名项目经理,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也不规律。医生仔细询问了陈先生的病情,了解到陈先生前几天回了趟老家祭祖,期间吃了不少青团,再加上祭祖时淋了雨,回来后就开始出现胃肠不适的症状。

医生告诉陈先生,清明时节,肝木旺盛,容易克脾土,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再加上此时湿气较重,若不注意调养,很容易引发胃肠疾病。在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陈先生的舌、脉象后,医生认为他除了脾胃虚弱外,还有一定的湿气侵袭,为他开具了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剂,并嘱咐他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你平时工作忙,饮食不规律,这也是导致脾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后要注意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医生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听完医生的建议,陈先生回家后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配合中药调理,胃肠不适的症状很快得到明显改善,胃口也比之前好多了。

北平说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处于仲春与暮春交接之际,万物复苏,草木吐露新绿,天地间流转的阳气也显得尤为清新。《岁时百问》中曾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然而,此时的气候也较为特殊,天气多变,雨水渐多,早晚温差大,这是因为此时天地间的阳气逐渐强盛,春之木气达到巅峰,但阴气并未完全退却所致。这种环境变化对我们的人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探讨清明时节我们应当如何调护脾胃,为身体筑牢健康防线。

PART.01

清明气候对脾胃的影响

清明前后,虽已入春,但寒气尚未完全消散,湿气却逐渐加重。中医认为,湿邪最易侵犯脾胃。脾胃一旦被湿邪所困,运化功能就会受到阻碍,就如同在潮湿的天气里,衣物难以晾干,脾胃在湿邪的影响下,也难以正常 “消化” 和 “运输” 食物中的营养。加之受天地气机变化的影响,此时人体肝气正处于旺盛阶段,肝气过旺则容易克制脾土,进一步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在清明时节,人们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所以,调肝健脾、行气化湿是清明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

PART.02

清明时节中医养生

1.合理饮食

清明时节空气潮湿,大米、面粉、腊肠、果蔬等食物很容易发馊或霉变。因此,家庭储存食物时,要注意通风防潮,一旦发现食物有异味、变色或发霉的迹象,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此外,受气候影响,人们常感体倦乏力,食欲欠佳,可适当进山药、薏米等甘性平稍温的食物来健脾利湿。慎食发物如海虾、竹笋、羊肉等以防引动肝火,食用寒食和青团的传统习俗也要因人而异、适量食用,肠胃虚弱的人尤其少食,避免肠胃积滞。

2.舒畅情志,节制有度

中医认为脾主思,所谓“思则气结”,思虑过度易伤及脾胃。清明时节,人们通过祭祖扫墓来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难免触景伤情。然而,过度的悲伤情绪会影响脾胃功能。在这个时节,我们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切忌情绪波动过大,甚至动肝火。遇悲伤之事,也可通过适当哭泣来释放情绪,避免久郁气结。若感到心气不顺,可以出门踏青,在小区内或者公园河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身心。

3.起居运动顺应自然,防寒防湿

清明时节,天气变化频繁,南方雨水开始增多,容易导致人体湿气过重。应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注意防寒防湿。可以选择做一些如散步、登山踏青、太极拳、八段锦等较温和的运动,这些运动有利于气血从体内向皮肤及四肢运行,促进人体阳气的升发,增强对外邪的抵御能力。

4.中医膳食养生

①五指毛桃茯苓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茯苓20克,陈皮5克,鸡半只,姜3片。

做法:将鸡焯水,药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湿困的人群,可改善身体水肿、乏力等症状。

②玫瑰花陈皮茶

材料:玫瑰10g、陈皮10g、冰糖少许。

做法:上述材料开水煮30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疏肝理气,调和脾胃,适用于肝胃不和人群。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主任张北平、大科副主任刘添文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叶振昊、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及珠海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赵小青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初审 | 王军飞

审核 | 张靓雯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