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新闻发布进校园 千名师生同上反诈宣传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00:15 1

摘要:9月8日下午,荆门市委宣传部联合荆楚理工学院举办“新闻发布到基层·新闻发布进校园”暨网络安全宣传周反电诈主题宣传活动,把发布会直接开进高校。公安、金融、通信、校方四方负责人同台发布,2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提问互动,会后千余名学生参与校园反诈游园打卡。

9月8日下午,荆门市委宣传部联合荆楚理工学院举办“新闻发布到基层·新闻发布进校园”暨网络安全宣传周反电诈主题宣传活动,把发布会直接开进高校。公安、金融、通信、校方四方负责人同台发布,2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提问互动,会后千余名学生参与校园反诈游园打卡。

发布会现场

常态化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东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荆门市公安局东宝区分局局长庹正平介绍,今年以来,东宝区大力推进精准打防体系建设,坚决遏制电诈违法犯罪多发高发势头。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强化破案攻坚,严厉打击电诈犯罪。始终保持对电诈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积极开展“断卡”、资金快打专项行动,挖金主、铲窝点、打回流、清黑产,持续向电诈犯罪及黑灰产业发起凌厉攻势。

第二,深化“断卡”行动,源头遏制犯罪链条。依托“情指行”一体化作战机制,联合金融、通信等部门建立快速响应通道,严厉打击整治涉“两卡”违法犯罪活动,从源头上遏制电诈犯罪链条。

第三,完善预警拦截机制,提升主动防范能力。构建“人力+机制+科技”三位一体反诈宣传体系,依托反诈平台分级预警劝阻机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电话提醒、社区上门、派出所面谈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劝阻效果。

第四,强化追赃挽损,全力减少群众损失。构建“接警即止付”的快速响应机制,受理涉诈警情第一时间通过公安机关大数据平台发起紧急止付流程,加强与银行、支付机构沟通协作,实现涉诈资金“秒级冻结”。

第五,开展精准宣传,提升群众防范意识。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大宣防活动,发动全区公安各警种、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六走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东宝区电诈警情、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6.5%、12.6%,追赃挽损54.9万元;荆楚理工学院联合警方创新“党委用心、警校同心、师生齐心”工作法,2024年校园电诈发案率较2022年大幅下降93.6%。

警校合作 预防网络诈骗

荆楚理工学院保卫处处长胡小武介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与公安机关联动,成立专班。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警校共建,夯实责任。一是签订“反网络电信诈骗”工作责任书。二是联合市、区公安局和属地派出所联合成立“反网络电信诈骗”专班。三是学校学工部、团委和保卫处建立学生校卫队,成立学校反诈志愿者联盟。四是全校各班级以辅导员为责任人,以寝室为单位建立网格化管理小组。

第二,警校协同,聚效宣传。一是线下宣传。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校园广播播报反诈知识;印发反诈教育指南,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一下三巡”进宿舍、进教室面对面宣传,实现寝室全覆盖。二是线上推广。通过“小荆说反诈”专栏、反诈短视频、线上课堂等进行宣传,2万余名学生全覆盖。三是主题活动。举办反诈讲座、主题班会、收看“平安湖北”活动,实现全员全覆盖。

第三,警校互补,科学防范。一方面,联合辖区派出所对校内及周边商户开展宣传教育,对案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针对性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建立预警劝阻机制,由驻校民警师生骨干进行培训,组成拦截小组,快速响应派出所推送的诈骗预警信息。

针对大学生不慎参与刷单返利等行为,胡小武提醒大家应做到:

第一步,立刻停止刷单行为,别再给骗子转一分钱。

第二步,迅速收集证据,像和骗子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刷单任务截图等,这些对后续维权很关键。

第三步,马上向学校保卫处报告,学校会第一时间联系警方,同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

内部管控 技术反制 警银协作 筑牢财产安全“防火墙”

中国人民银行荆门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谢玉平介绍,全民反诈,银行先行。近年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反电诈工作。

一是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充分整合各银行机构资源,强化银警协作,筑牢银行账户风险防控“防火墙”。

二是压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针对大学生特殊身份,充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根据身份信息核验方式、风险等级以及学生实际需求,开立合适匹配的账户类型和功能,并设置合理的账户限额,持续动态监测管理。

三是强化反诈宣传。常态化、广覆盖将反诈知识送入学府高校、融入学生生活。

为了防范电诈风险,谢玉平提醒大学生在银行账户开立环节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落实账户实名制要求。开户时原则上应由本人办理,凭个人身份证件等真实、合法、完整、有效的证明文件实名开户。

二是要审慎选择账户类型。建议学生谨慎开立功能齐全的Ⅰ类户,建议选择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虽单日和年累计限额不高,但也基本满足日常使用所需。

三是全面开通账户提醒功能。及时开通账户短信、手机银行等提醒服务,确保每一笔资金变动都能第一时间知悉,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交易。

四是要谨慎开通关联功能。对于网银、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快捷支付)等功能,根据需要开通,关闭不必要的支付通道。

强化用卡安全 筑牢学生反诈“第一道防线”

中国移动荆门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果介绍,针对学生群体的用卡安全,从入网环节、使用阶段和后续管理三个阶段,进行严格控制,筑牢学生反诈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在入网环节,严格执行“实名+实人+实证”的认证方式。

第二、在使用阶段,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异常行为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评估,一旦发现号码存在涉诈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后续管理阶段,我们与警方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定期交流诈骗态势和防范经验,共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为了提升学生的反诈意识,保护学生财产安全,陈果表示荆门移动坚持防治结合,全力织密校园反诈防护网:

一、线上宣传: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利用大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形式多样的反诈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消费习惯、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精准分类,向学生群体发送个性化的反诈提醒短信。在开学季、考试季、节假日等特殊时期,重点推送与当前场景相关的诈骗防范信息。

二、线下宣传:校园活动宣传在校园内举办反诈主题的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在现场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诈知识。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着重讲解就业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防范知识。

三、服务举措:专属反诈服务热线,设立专门针对学生的反诈服务热线,安排专业的客服人员为学生提供反诈咨询、举报和求助服务,并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网络诈骗发案形势严峻 大学生防范意识需提高

泉口派出所驻荆楚理工学院警务室民警简翟介绍,当前,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且日常网络使用频繁,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标之一。从发案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刷单返利。先用小额返利获取信任,接着诱骗学生参与“进阶任务”。

二是网络交友诈骗。不法分子用虚假身份和经历骗取信任,发展恋爱关系,以散播隐私视频、破坏声誉为要挟,勒索钱财。

三是虚假征信。犯罪分子冒充银行、银保监会或网贷平台工作人员,谎称学生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消除,否则影响个人征信。

四是奖助学金诈骗。冒充教育局、学校或基金会工作人员,制造紧迫感,称“不配合将取消资格”诱骗学生提供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

五是求职诈骗。在校园内发布兼职中介广告,声称提供高薪兼职岗位。以中介费、体检费、工服费等名义收取费用,之后再以各种苛刻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

关于大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简翟表示,关键要筑牢“三道防线”,做到理性判断、守住底线、主动求助。

第一道防线:认清诈骗套路的“万变不离其宗”。遇到“订单失效要退款”“中奖需先交手续费”“征信有问题要注销账户”等情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二次核实。

第二道防线:管好“钱袋子”和“信息库”。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在非正规平台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不参与“刷单返利”“高额兼职”等看似轻松的赚钱项目。

第三道防线:学会“暂停”和“求助”。面对紧急催促(如“两小时内不处理就影响征信”)、情感裹挟(如“不配合就告诉父母同学”)等情况,先强制自己“暂停操作”,冷静10分钟再做决定。遇到疑惑可及时联系辅导员、驻校民警,或拨打全国反诈劝阻专线96110。

编发:孙弋雯

审核:方丽荣

终审:吴东来

来源:云上荆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