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唠唠小区里最容易擦枪走火的事儿 —— 物业和业主的沟通雷区!最近刷到个新闻,广东有个物业经理在业主群里骂业主 "苍蝇老鼠",结果被法院判道歉!评论区炸锅了:"原来微信群骂人也算犯法?"" 物业真当自己是土皇帝啊?"
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唠唠小区里最容易擦枪走火的事儿 —— 物业和业主的沟通雷区!最近刷到个新闻,广东有个物业经理在业主群里骂业主 "苍蝇老鼠",结果被法院判道歉!评论区炸锅了:"原来微信群骂人也算犯法?"" 物业真当自己是土皇帝啊?"
咱就是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在业主群里蹲着,一句话说错就可能被截图全网传播。连夜翻了几十份法院判例和物业条例,总结出这 10 句 "死亡话术",物业人说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案例:西安某物业经理在电梯里和业主争执,直接甩锅 "这是领导规定",结果被业主录音发到网上,引发舆论风暴。要知道,《民法典》第 942 条明确规定,物业有义务按合同约定服务,光拿 "公司规定" 当挡箭牌,法院可不认!
正确打开方式:"您提的意见特别专业,我们先登记下来,三天内给您书面回复。"(划重点:用 "您" 显尊重,给期限显靠谱)
广东某小区物业因为业主投诉消防问题,直接把人踢出 300 人群。结果业主起诉侵犯知情权,法院判决物业必须恢复入群。根据《互联网群组管理规定》,踢人确实是群主权限,但《民法典》第 1032 条说了,不能因此剥夺业主监督权。
聪明做法:"群里说话要注意文明用语,您如果有具体问题,可以私信我单独沟通。"(既维护秩序,又留沟通余地)
山东某物业因催费断业主水电,被住建部门罚款 5 万元。《民法典》第 944 条明令禁止这种行为,就算业主欠费,物业也只能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真遇到老赖,法院还能申请强制执行呢!
建议话术:"您家物业费已经欠费 3 个月了,方便的话今天下午来趟物业办公室,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解决办法。"(给台阶,留面子)
西安某物业经理在核酸现场辱骂租户,结果被纳入行业黑名单。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只要按时交物业费,租户和业主享有同等权利。就算真有纠纷,也得按合同办事,搞人身攻击纯属自找麻烦。
正确态度:"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会记录,稍后和房东确认情况后给您答复。"(区分权责,不搞身份歧视)
杭州某小区消防管道破裂,物业甩锅给政府,结果被业主集体起诉。根据《消防法》,物业有维护消防设施的义务,就算涉及第三方,也得先安抚业主再协调解决。
应急处理:"我们已经联系了消防部门,下午三点会有专人来检查,这是我的私人电话,有进展随时通知您。"(给行动,给承诺)
上饶某物业给业主备注 "刁民" 被起诉,法院判决赔偿精神损失费。根据《民法典》第 1019 条,任何组织不得公开侮辱他人,就算是内部备注,造成社会评价降低也算侵权。
专业操作:建立业主档案时用中性词,比如 "建议加强沟通",遇到问题单独约谈,避免标签化。
北京某物业因多次拒绝维修被业主委员会解聘。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有义务及时处理报修,就算暂时没人,也得给出替代方案。
暖心回应:"师傅正在 3 栋维修,您方便的话留个电话,我们半小时内上门。"(给时间节点,体现重视)
心理学研究显示,直接否定会引发对方防御心理。上海某物业客服因这句话被业主投诉态度恶劣,最终登门道歉。
沟通技巧:"您说的情况我理解,可能中间有些误会,我们一起看看监控记录好吗?"(先共情,再求证)
广州某物业用这句话拖延退押金,被业主告上法庭。根据《民法典》第 942 条,物业不得无故扣留业主押金,就算流程复杂,也得说明原因和期限。
改进方案:"财务正在处理,明天下午三点前到账,这是退款凭证,您留好。"(给凭证,给期限)
江苏某物业经理说这话被业主录音,结果在法庭上成了关键证据。遇到纠纷,协商和调解才是正道,真走到诉讼这步,对双方都是损失。
明智做法:"您的诉求我们记录了,下周业主委员会开会讨论,您看这样安排可以吗?"(引入第三方,降低对抗性)
划重点:最后送物业人一句话:业主不是敌人,是交了物业费的甲方爸爸!遇到问题多换位思考,把 "不能办" 换成 "我想想办法",把 "这是规定" 换成 "我们可以协商",小区和谐了,物业费收缴率自然就上去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来源:浮生初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