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大咖派|范建高教授:从生活方式干预到精准医疗,畅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管理挑战与未来展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8:33 1

摘要: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值此

本文经范建高教授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

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分享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现状和原因、长期管理优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医脉通:目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病率逐年上升,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范建高 教

近二十余年来,全球MAFLD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成为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类型。我国MAFLD疾病负担尤为突出,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MAFLD发病率可能位居全球首位且患病率增幅最大。

分析其原因,首先,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我国现代化、都市化、老龄化进程加快,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增多;其次,饮食结构改变,包括高脂肪高碳水饮食、深加工食品、含糖饮料摄入过多以及不规律的膳食模式,如不重视甚至忽视早餐、晚餐尤其是夜宵时段热量摄入过多;再者,最重要的原因是久坐和运动减少,昼夜节律紊乱(具体表现为越睡越晚)。这些原因都会导致MAFLD的发病风险上升。因此,MAFLD的发病可以被认为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或者现代文明进步的“副产品”,亟需我们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

医脉通:对于

MAFLD患者的长期管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都非常重要。您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应如何综合优化管理策略,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改善其长期预后?

范建高 教

关于MAFLD的治疗策略,应强调两大方面:第一,代谢功能障碍及其伴随的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共病都属于慢病范畴,需要实施及时、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第二,需要强调的是,约20%-30%的MAFLD患者存在肝脏炎症损伤,此类患者是进展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高风险人群。对于这些患者,除了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应用相关药物来有效管控体重、血糖、血脂及血压外,必要时可能还要联用抗炎保肝药物,甚至抗纤维化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因此,从长期管理角度而言,MAFLD不应被视为单一的疾病实体,而是一个具有显著异质性的慢病。临床实践中需要实施分层管理策略,建立精准的临床分型分期和预警(肝脏和非肝脏并发症)体系。

在实际诊疗中,绝大多数患者可能在全科医疗机构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疗,或由内分泌专科医生针对其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等代谢性疾病进行专科处理。只有那些存在肝脏炎症损伤或肝纤维化的患者,才需要到肝病专科门诊进行定期随访,并且及其启动保肝抗炎抗纤维化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降脂药物、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还是抗炎保肝物或抗纤维化药物,其疗程均不应局限于3个月或6个月,更不应“见好就收”。除非患者从源头上改变生活方式,有效控制了异常增多的内脏脂肪、显著降低腰围或体重后,其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才能得到逆转,同时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也可以得到逆转。即使达到疾病逆转或临床缓解,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避免体重反弹及糖尿病、脂肪性肝炎或脂肪肝的复发。

因此,改变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坚持,而针对相关慢病的用药疗程往往较预期更长。这就需要各专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积极参与到MAFLD综合管理中来,构建完善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体系,否则仅依靠大医院的专科门诊难以应对庞大的患者群体。

医脉通:

目前MAFLD的研究中还存在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您认为未来在MAFLD的研究方向上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范建高 教

目前,关于MAFLD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精准的临床分型、分期,从而对不同结局风险的患者进行精准有效预警。由于部分MAFLD患者可能面临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结局(如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等)或肝脏相关不良结局,因此明确判断患者近期和长期的风险类型(缺血或出血事件、肝脏或肝外不良结局)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大规模队列研究及长期随访,或得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建立精准的临床分型、分期及预警指标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二,无创诊断技术也需要重点关注,特别是如何精准评估有无纤维化及其严重程度,以及有无肝脏炎症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到目前为止,临床尚缺乏可靠的无创诊断指标用于MAFLD的精准诊断和脂肪性肝炎的评估。所以,开发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损伤及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工作,也是亟待满足的临床需求。

第三,药物研发领域存在多重挑战。包括研发安全有效的体重管理药物,既能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又可以避免骨质疏松;研发具有有心血管、肾脏、肝脏多重获益的降糖药物;以及开发强效降脂且肝脏安全性良好的药物。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开发能够逆转进展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药物。这是目前临床非常关注的领域之一。

第四,建立治疗效果评估体系至关重要。如何在第一时间识别即使坚持用药也可能无效的患者,是否存在能够预测处方药物长期疗效的早期应答指标,以及能够反映肝组织学改善的无创指标。这些都是目前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此外,将MAFLD纳入慢病管理体系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需求。这需要政府、国家卫健委、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部门将MAFLD作为慢病进行规范化管控和考核。否则,患者数量将会持续增加,现有的防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最终可能导致公共卫生系统难以承受的医疗负担。

范建高 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名誉组长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实用肝脏病杂志》总编辑

CMH, JCTH,WJG副主编

2020-2024年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