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浙江一女子抗癌10年无复发,她总结5个重点,每个人都要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7:26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发布的《中国癌症统计年报》中,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超过400万例,五年生存率已提升至40%以上,但依旧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来自浙江的女性患者在确诊乳腺癌后,依靠科学治疗与生活方式管理,成功实现10年无复发,成为众多癌症患者的榜样。

她总结出的5个重点,不仅适用于肿瘤患者,也对希望预防慢性疾病、提升生命质量的普通大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癌症不是“绝症”,而是“慢性病”中的一类

国际抗癌联盟(UICC)早在2018年便提出:“现代肿瘤治疗的目标已从‘治愈’向‘带瘤生存’过渡。”这意味着,在目前的医学体系下,癌症的可控性已大大提升。

尤其对于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部分癌种,通过规范化治疗,其五年生存率能超过80%。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乳腺癌术后患者若能坚持规律复查、配合药物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其10年无复发率可提高至52.3%。

误解一:癌症等于死亡。

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数据显示,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已超过90%,中国也达到了82%。这说明,早发现、早治疗,癌症完全可以“活过去”。

误解二:一旦治愈就可以放松警惕。

复发和转移往往发生在治疗后的3-5年,因此术后管理比治疗更重要,这正是浙江这位抗癌成功者的重点之一。

治疗癌症,科学规范是第一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科主任林建华教授指出:“不少患者因盲目听信偏方,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病情不可控。”

科学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病理分型制定个性化方案。

案例参考: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团队研究表明,对于早期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坚持5-10年的内分泌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常见药物如他莫昔芬阿那曲唑,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

用药注意事项

他莫昔芬可能影响子宫内膜,需定期妇科检查。

阿那曲唑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应注意补钙和维生素D摄入。

坚持规范治疗,是10年无复发的基石。

中医调理在癌症康复期的作用愈加凸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医科朱凌云教授指出,中医讲究“扶正祛邪”,在肿瘤治疗的康复阶段,尤为注重提升“正气”,增强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患者体质。

中医调养建议

每周可用黄芪10克、党参10克煮水饮用,增强正气。

化疗后口干舌燥者,可用麦冬、沙参煲汤,润肺养阴。

经常腹泻者,可选用山药、白术煮粥,调理脾胃。

需强调的是,中药使用务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心理状态对免疫系统有直接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指出,长期负面情绪可显著抑制T细胞活性,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

情绪良好则能提升“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对预防肿瘤复发有积极意义。

浙江抗癌成功者的做法之一,就是每天笑一次、每天走一次、每天写一次感恩日记。

这虽听起来朴素,但背后蕴含深刻心理调节机制。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能有效帮助癌症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实用建议

每天安排15分钟静坐冥想。

与亲人朋友保持沟通,不封闭自己。

设定可达成的小目标,增强掌控感。

“管住嘴、迈开腿、睡得好”是健康的三大法宝。

饮食调整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强调:

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控制红肉,增加鱼类、豆制品。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品。

特别是乳腺癌患者,要远离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注意饮食中豆类摄入的适量。

运动安排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临床研究发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

适合康复期患者的运动方式包括:

太极拳:节奏缓慢,舒筋活血。

八段锦:增强肺活量,缓解压力。

瑜伽:调节呼吸,放松心情。

睡眠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睡眠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癌症患者若长期睡眠不足,复发风险增加32%。建议:

每晚10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睡眠。

睡前不使用电子设备。

可饮用百合莲子汤改善睡眠质量。

浙江这位女性抗癌成功者用10年无复发的经历,向大众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抗癌不是奇迹,而是科学与自律的结果。

她所总结的五个重点,既是她的生存密码,也是千千万万国人可以借鉴的健康指南。

疾病面前,唯有科学认知、规范治疗、中西合璧、情绪管理与生活重建,才能构筑起真正的健康防线。

希望每位读者在读完本文后,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在生活中真正行动起来,呵护自我,守护家人。

医学资料与文献来源:

1.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3)》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术后复发研究报告,2022年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路径》

4.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医科:朱凌云教授《中医肿瘤康复调理研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科学护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