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是梦想的播种者,是成长的摆渡人。他们用知识照亮前路,以温情浸润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当前,宿迁正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宿迁筑梦人·我的育人故事”专题报道
教师,是梦想的播种者,是成长的摆渡人。他们用知识照亮前路,以温情浸润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当前,宿迁正深入贯彻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特推出“宿迁筑梦人·我的育人故事”专题报道,通过讲述一线教师的育人故事,感受宿迁教育的深度与温度,见证他们如何以爱为桨、以梦为帆,载着学子驶向未来的辽阔海洋。
在宿迁教育的园地里,有一位以“梅香”为志、以“爱心”为耕的教育者——陈虹。二十八载春秋,从市洋河新区王园希望小学的三尺讲台,到梅香街小学的统筹管理,她始终扎根校园,用信念与实干写就一段段育人的佳话。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而我们要做那个执着的耕耘者。”这是陈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
“三爱”育心,让爱的教育落地乡村
早在市洋河新区王园希望小学任职期间,陈虹就创新性提出“自爱、兼爱、博爱”的“三爱”育人理念,构建起一套贴近农村孩子成长的德育体系。她主持的“三爱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项目,不仅获评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更如蒲公英种子般飘落周边8所乡村学校,让“用爱唤醒生命自觉”的理念在苏北土地上生根发芽。
2020年创建市洋河新区梅香街小学时,陈虹立足“梅香”文化内核,紧扣“五育并举”目标,创建《“五美少年”自立自馨读梅计划》省级品格提升内涵项目,形成了“环境濡染—课程渗透—活动体验—评价引领”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尤其在篮球特色课程建设中,她带领团队打造“三维一体”教学体系,《梅香蓝韵:小学“三维一体”篮球特色课程》成功立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让农村孩子在体育锻炼中培育拼搏精神。该校《快乐延时 悦享童年》案例入选江苏省“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先后斩获江苏省家校共育数字化示范校、宿迁市文明校园等多项殊荣。
“爱沐天使”,守护每一朵“苔花”绽放
“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蕾,只是花期不同。”陈虹将特别的爱献给了特殊儿童。
她推行“五全育人”关怀机制:全员结对、全天疏导、全活动参与、全课程融合、全社会联动,并亲自为特殊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曾有一位轻度自闭症孩子,在她的持续关怀下第一次开口说话、拥抱老师,并获得了“雅美少年”奖章——那一刻,许多师生热泪盈眶。
在她推动下,该校建成“润心港湾”成长指导中心,开发心理校本教材《心灵梅语》,组织教师撰写《倾听花开的声音》等爱育故事集,收录案例300多个。她总结的“情感联结—习惯重塑—自信培养”转化三步法在全区推广,她也因此获评宿迁市师德先进个人、宿迁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共进如梅”,联动片区教育优质发展
作为梅香教育共同体的牵头校校长,陈虹主动承担辐射引领职责。她制定《共同体三年发展规划》,建立“教研共建—资源共享—质量共评”机制,每周开展“同课异构”“跨校跟岗”,为6所成员校量身定制提升方案。
她主导开发“梅香课程资源库”,累计共享精品课例1200节、校本教材80套,其中《乡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指南》被教育局列为推荐用书。2024年,该共同体成员校教学质量监测优秀率平均提升15%。
这么多年来,陈虹始终未离开教学一线,曾获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多篇。她带领教师构建“三学课堂”模型,明确“四自”素养目标,2024年该校成功承办江苏省教学改革现场会,11节“梅享课堂”课例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从青丝到鬓白,陈虹用28年光阴诠释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奋斗意义。她常说:“我们或许无法选择教育的起点,但可以通过努力定义它的终点。”她带领团队将一所新建校办成区域名校,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用智慧与爱心点亮特殊儿童的成长路;更以一片赤诚带动区域教育协同进步。
她的故事,正如一缕清芬的梅韵,温润而持久地散发在宿迁教育的大地上,无声浸润,久久留香。
来源:正直溪流v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