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轩,你这是要把我气死啊!"母亲韩淑芬把手里的搪瓷碗重重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28岁的人了,人家隔壁老李家的儿子都抱孙子了,你倒好,连个对象的影都没见过!"
景轩,你这是要把我气死啊!"母亲韩淑芬把手里的搪瓷碗重重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28岁的人了,人家隔壁老李家的儿子都抱孙子了,你倒好,连个对象的影都没见过!"
韩景轩头也不抬,继续翻着手中的《人民日报》:"妈,您说了八百遍了,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看你是心里起茧子了!"韩淑芬越说越气,"今天这个相亲,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人家白老师大学毕业,在县城教书,一个月工资六十多块,这样的好姑娘你上哪儿找?"
韩景轩放下报纸,无奈地看着母亲:"妈,您能不能别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想法?你有什么想法?除了埋头工作就是看书,连个朋友都没几个!"韩淑芬指着儿子,"我跟你说,今天你要是敢给我丢脸,看我怎么收拾你!"

1992年8月的某县城,蝉鸣阵阵,街道上骑自行车的人们都在树荫下躲避着毒辣的阳光。
韩景轩穿着一件刚熨过的白衬衫,踩着父亲那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慢悠悠地骑向县城中心。
他本不想来这次相亲,但架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加上父亲也在一旁劝说:"你妈这么大年纪了,还不是为了你好?"
这些年来,韩景轩在省城机械厂的工作确实不错。
从一个普通的车间工人做起,凭着自己的技术和勤奋,现在已经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一个月能拿到一百多块钱。
在这个年代,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
但工作忙碌的同时,个人问题确实一直没有着落。
厂里也有不少年轻姑娘,但韩景轩总觉得缺少什么,说不上来的感觉。
每次有同事要给他介绍对象,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这次不一样。"母亲韩淑芬昨天还在念叨,"人家白老师可是正经八百的大学生,师范学院毕业的,在县里第一小学教书。
长得也水灵,性格温和,最关键的是有文化,能跟你聊得来。"
韩景轩停下自行车,看着眼前这家"工农兵饭店"。
红色的招牌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门口贴着"热烈庆祝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的标语。
这是县城里最体面的饭店,平时只有招待上级领导才会来这里。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呼吸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饭店里开着吊扇,但依然闷热。
墙上挂着伟人画像和各种奖状,服务员都穿着整齐的蓝色制服,显得很正式。
韩景轩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茉莉花茶,等待着那位传说中的白老师。
三点十分,一个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子走了进来,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径直朝韩景轩走来。
她看起来比韩景轩想象中要时髦得多。
齐耳的短发烫成了当时流行的波浪卷,脸上化着淡妆,手里拎着一个棕色的人造革手提包,脚上穿着一双小皮鞋。
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子知识分子的气质。
"您就是韩师傅吧?"女子的声音很温和,但带着一种明显的距离感。
韩景轩赶紧站起身:"您是白老师?请坐,请坐。"
白慧敏在他对面坐下,目光在饭店里环顾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表情变化。
她显然对这个充满工人阶级色彩的环境有些...意外。
"听说您在省城的机械厂工作?"白慧敏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那一定很辛苦吧?整天跟机器打交道。"
韩景轩敏锐地听出了她话里的含义。
在这个年代,虽然工人阶级地位很高,但知识分子和工人之间,还是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差别。
"还行,主要是搞技术革新,不算太累。"韩景轩谦虚地回答,但心里已经开始有些不太舒服。
白慧敏点点头,然后问道:"您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喜欢读书吗?"
这个问题显然带着试探的意味,韩景轩心中升起一丝反感,但还是客气地回答:"读一些技术类的书籍,还有文学作品。您呢?"
"我比较喜欢古典文学,《红楼梦》、《西厢记》之类的。"白慧敏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优越感,"我觉得两个人要在一起,还是得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才行。"
韩景轩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心中的不快更加明显了。
但出于礼貌,他还是继续着这场尴尬的对话。
"白老师在学校教什么?"韩景轩问道。
"四年级语文,还兼任班主任。"白慧敏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就是家庭教育跟不上。
很多家长自己就没什么文化,怎么能指导孩子学习呢?"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有意无意地瞟了韩景轩一眼,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韩景轩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他虽然只是工人出身,但从小就喜欢读书,文化底蕴未必比这位白老师差。
只是在那个重视出身的年代,技术工人和人民教师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身份上的差距。
"是这样的。"韩景轩敷衍地应了一句,心里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尽快结束这场相亲。
白慧敏似乎没有察觉到韩景轩的不悦,继续说道:"其实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
我的父母都希望我能找个有文化、有前途的对象,最好是干部或者教师,这样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用担心。"
听到这话,韩景轩彻底没有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
什么门当户对,什么有文化有前途,说来说去,还不是觉得他一个工人配不上她这个教师?
"白老师说得对。"韩景轩冷淡地回应,"不过我觉得两个人合不合适,不光是看出身和工作,更重要的是看人品和心地。"
白慧敏听出了他话里的不满,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当然,当然,人品是最重要的。
我只是觉得...共同语言也很重要。"
就在这时,服务员端着菜走了过来。
韩景轩点了几个简单的菜:一个青椒肉丝,一个西红柿鸡蛋,还有一份白米饭。
在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比较丰盛的一餐了。
白慧敏看着桌上的菜,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
她显然习惯了更精致的生活方式。
"您是某县本地人吗?"韩景轩试图转移话题。
"不是,我是某镇农村的,考上师范学院后才到县城来的。"白慧敏的语气中透着一丝自豪,"我们那个村子里,我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
韩景轩点点头,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至少她也是农村出身,不算是什么大家闺秀。
"那您当初考师范学院的时候,一定很不容易吧?"韩景轩问道。
白慧敏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她极力掩饰的痛苦。
"是挺不容易的,家里条件不好,父亲为了我的学费借了不少钱。"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我记得去学校报到的那天,坐的是绿皮火车,一路上都很紧张,害怕自己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
听到"绿皮火车"这四个字,韩景轩的心突然跳了一下。
一些模糊的记忆片段开始在脑海中浮现,但他抓不住具体是什么。
"绿皮火车确实很辛苦,我以前也坐过。"韩景轩说道,"您是哪年去的师范学院?"
"86年。"白慧敏回答得有些心不在焉,似乎那段回忆并不太愉快。
86年?韩景轩的心跳更快了。
那一年他也是...等等,那一年他不是刚好大学毕业,回家探亲吗?
韩景轩努力回忆着86年夏天的情景。
那时候他刚从省城的工业大学毕业,分配到机械厂工作前,回家过了一个暑假。
他记得坐的就是从省城回某县的绿皮火车,车上人很多,很挤...
"您还记得那趟火车吗?从哪里上的车?"韩景轩试探性地问道。
白慧敏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有些疑惑:"我是从某镇上的车,去省城的师范学院报到。
为什么这么问?"
韩景轩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了。
86年夏天,从某镇到省城的绿皮火车,一个去师范学院报到的农村女孩...
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画面:拥挤的车厢里,一个瘦弱的女孩站在他座位旁边,脸色有些苍白,眼神怯生生的,但很清澈。
她抱着一个旧书包,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上衣...
"那...那您还记得火车上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吗?"韩景轩的声音有些颤抖。
白慧敏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道:"为什么要问这些?"
"我...我只是好奇。"韩景轩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白慧敏看着他,眼神变得有些奇怪,仿佛在试图确认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开口:"那趟火车上...确实发生了一件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
白慧敏的声音变得很轻,眼神也变得恍惚起来,仿佛回到了六年前的那个夏日。
"我当时刚满20岁,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她轻声说道,"家里为了我的学费已经借了很多钱,给我的路费也很少,只够买车票的。"
韩景轩屏住了呼吸,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火车上人很多,我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白慧敏的眼中闪着泪光,"我从早上六点就没吃过东西,到了下午的时候饿得头都晕了,但舍不得花钱买东西吃。"
她停顿了一下,用手背轻轻擦了擦眼角,"后来...后来有一个人注意到了我的情况。"
韩景轩的手在桌子下紧紧握成拳头,那些被遗忘的画面越来越清晰。
他记起了那个瘦弱的女孩,记起了她强撑着不肯倒下的倔强模样,记起了自己当时的心疼和冲动。
"那个人...他给了我一个白面馒头。"白慧敏的声音哽咽了,"那是我吃过的最香、最温暖的馒头。
不仅仅因为我饿了,更因为那份突如其来的善意。"
韩景轩感觉自己的喉咙发紧,几乎说不出话来。
"他还跟我聊天,问我是去哪里,干什么。
当得知我是去师范学院读书时,他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个好老师。"白慧敏继续说道,"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眼神,很温和,很真诚。"

"您...您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吗?"韩景轩艰难地问道。
白慧敏抬起头看着韩景轩,眼神变得复杂而深邃:"他看起来像个大学生,很干净,很有礼貌。
个子挺高的,戴着一副眼镜,说话的声音很好听。"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在韩景轩脸上仔细端详着,"最特别的是他的眼睛,很温柔,看人的时候让人觉得很安心。"
韩景轩感觉自己的世界在这一刻完全颠倒了。
那些深藏在记忆中的画面如潮水般涌现:绿皮火车摇摇晃晃,窗外是一片片金黄的麦田,车厢里闷热拥挤,一个瘦弱的女孩靠在他座位旁边,眼神怯生生但很坚强。
他记得自己当时正在啃着母亲给准备的白面馒头,看到女孩饿得脸色发白却强撑着不肯说,心中涌起了一股说不出的心疼。
"姑娘,你饿了吧?来,吃个馒头。"他记得自己当时是这么说的。
女孩先是摇头拒绝,说自己不饿,但在他的再三坚持下,终于接受了那个馒头。
她吃得很小心,很珍惜,边吃边说着感谢的话。
"您当时...是不是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韩景轩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白慧敏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僵住了。
茶杯在她手中轻微颤抖,几滴茶水溅到了桌子上。
"您...您怎么知道?"她的声音几乎是耳语般轻微。
韩景轩深深地看着她,那些年来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模糊印象,此刻终于清晰了:"因为...因为那个给您馒头的人...就是我。"
白慧敏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茶杯从手中滑落,掉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她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韩景轩。
"不...不可能..."她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
"慧敏..."韩景轩轻唤她的名字,声音中满含着六年来的思念和此刻重逢的震撼,"我一直记得你。
那个立志要当好老师,要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姑娘。"
白慧敏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她用手捂住嘴巴,生怕自己哭出声来。
周围的食客开始注意到这边的情况,但她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真的是您...真的是您..."她哽咽着说道,"这些年来,我无数次想起那个午后,想起那个温暖的陌生人。
我一直想找到您,想当面感谢您,但我连您的名字都不知道。"
韩景轩从口袋里掏出钱包,从里面取出一张已经发黄的小纸片,递给白慧敏:"您看看这个。"
白慧敏接过纸片,看到上面用钢笔工整地写着:"白慧敏,某镇,去师范学院,梦想当好老师。"
"您...您一直保存着这个?"她震惊地看着韩景轩。
"是的,下车前我问了您的名字,怕忘记就写了下来。"韩景轩的眼中也含着泪光,"这些年来,我经常想起您,想知道那个勇敢的姑娘现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
白慧敏哭得更厉害了:"我实现了,我真的成了一名老师。
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您那天对我说的话,想起您给我的那份温暖。
是您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
两人之间的距离感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熟悉。
刚才相亲时的尴尬和不快,现在看来都是误会。
"我刚才...刚才说的那些话..."白慧敏有些羞愧,"我不知道是您,我以为...我以为..."
"没关系,我理解。"韩景轩温和地说道,"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就在两人沉浸在六年前回忆的时候,饭店的门突然被推开,进来一个穿着花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后面跟着一个烫着时髦卷发的女人。
"慧敏?你怎么在这儿?"那个女人一眼就看到了白慧敏,大声喊道。
白慧敏听到声音,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她回过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倩姐,您怎么也在这里?"
原来这个女人叫许雅倩,是县教育局局长的妻子,平时在县里很有势力,也是出了名的长舌妇。
"我跟我家老吴来这里吃饭,没想到碰见你了。"许雅倩的目光在韩景轩身上打量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轻蔑,"这位是...?"
"这是韩师傅,我们...我们在谈工作上的事情。"白慧敏慌张地解释道。
许雅倩冷笑一声:"谈工作?白老师,你一个小学老师,跟一个工人师傅能谈什么工作?"
她故意把"工人师傅"几个字说得很重,"该不会是在相亲吧?"
白慧敏的脸涨得通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白老师这么优秀的姑娘,怎么能随便找个工人就行了呢?"许雅倩继续刻薄地说道,"我认识好几个县里的干部,都是有前途的年轻人,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介绍?"
韩景轩听着这些话,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冷冷地看着许雅倩:"这位女同志,请您说话注意点分寸。
什么叫'随便找个工人'?工人怎么了?
没有我们工人,您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车,哪样不是我们造出来的?"
许雅倩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会突然发火,一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而且,"韩景轩继续说道,"我和白老师是什么关系,轮得到您来指手画脚吗?您是谁啊?"
饭店里的其他食客都停下了筷子,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
白慧敏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既感动于韩景轩为她出头,又担心这会影响自己在县里的名声。
许雅倩被怼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恶狠狠地瞪了韩景轩一眼:"好,好得很!
白慧敏,你可要想清楚了,在我们县里,名声坏了可不好挽回!"
说完,她拉着自己的丈夫气冲冲地走了。
饭店里重新安静下来,其他食客也继续吃饭,但时不时还会朝这边看上几眼。
白慧敏低着头,羞愧得不敢抬起来。
"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她小声说道。
"添什么麻烦?"韩景轩重新坐下,"有些人就是这样,见不得别人好。您别理她。"
白慧敏抬起头看着韩景轩,眼中满含着感激。
刚才韩景轩为她出头的举动,让她想起了六年前火车上那个温暖的午后。
正在两人深情回忆时,饭店里突然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小白老师?"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走过来,"你是白慧敏吧?某镇桃花村的?"
白慧敏惊讶地站起来:"您是...王大爷?"
老人点点头,目光转向韩景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小伙子,你就是当年火车上的那个人吧?"
韩景轩疑惑地看着老人:"您认识我?"
"当然认识,我就坐在你们对面。"老人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小白老师,你知道吗?
当年火车上发生的事,可不只是一个馒头那么简单。"
白慧敏脸色瞬间变白:"王大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人深深地看了韩景轩一眼,声音变得低沉:"小伙子,你真的不记得了吗?
那天除了给她馒头,你还做了一件事..."
来源:运筹帷幄西柚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