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灵魂拷问主席候选人!敢不敢跟大陆谈统一?罗智强被逼表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9:24 2

摘要:随着国民党党主席选举日期的临近,候选人名单也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最近人气很高的网红馆长直接对其中两位高人气候选人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这个问题不仅仅决定这两位候选人能否最终当选,也决定了国民党未来几十年的路要怎么走?

随着国民党党主席选举日期的临近,候选人名单也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最近人气很高的网红馆长直接对其中两位高人气候选人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这个问题不仅仅决定这两位候选人能否最终当选,也决定了国民党未来几十年的路要怎么走?

国民党主席选举就要热闹起来了,领表登记这个重头戏,就在下周9月15日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19号。原定是9月初开始的,但党内觉得8月23号的“公投”和罢免案刚结束,大家需要多点时间准备,所以特意给推迟了两周。

目前表态要参选的人不少,至少有9位了,包括罗智强、郑丽文、谢典林等等,另外,还有两位可能参选但尚未正式表态的重量级人物值得关注,分别是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以及刚获得参选所需的中评委身份的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

这次选举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新任党主席将主导国民党2026年县市长选举的党内提名权,影响巨大。现任党主席朱立伦已多次表示将交棒,不再寻求连任。

对于这次的选举,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最近在直播中向两位热门参选人郑丽文和罗智强抛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灵魂拷问”:“你们敢不敢跟大陆谈统一?”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考验,更是对国民党整体路线的挑战。他甚至在直播中高调宣布自己“抗美亲中,为台湾人谋福祉”,批评民进党“倚美谋独”让台湾付出沉重代价,同时也撕下了国民党在统、独议题上含糊其辞的“遮羞布”。

郑丽文的立场较为鲜明,她曾直言“中国国民党主席必然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才能参选”,并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她甚至将两岸统一与青年低薪等民生议题结合,试图争取更多民意支持。罗智强 则被指在两岸核心议题上采取相对模糊或回避的态度,他更侧重于强调“党内团结”和“下架民进党”等目标,对“统一”议题着墨较少。这反映了国民党内“亲美派”或“维持现状派”的谨慎心态。

馆长此举,意在逼迫国民党主席参选人走出“只谈和平、不谈统一”的舒适区。他洞察到岛内民众对经济民生、未来前途的深切关注,而非政党的无休止内斗。他试图打破岛内政坛尤其是国民党在统、独问题上的“战略模糊”传统,希望政治人物能直面最终归宿问题。

馆长的“灵魂拷问”无疑给国民党主席选情投下变数,对于郑丽文这样立场相对明确的参选人,这是一个巩固深蓝支持、展示领导力的机会,但也可能面临绿营攻击和中间选民疑虑的挑战。而对于罗智强这样策略相对谨慎的参选人,则可能陷入两难,明确表态可能失去部分支持,继续模糊则可能被质疑缺乏勇气和担当。

历史的十字路口

洪秀柱在观礼九三阅兵后,心潮澎湃地表示,这场盛大的阅兵绝非简单的“军力炫耀”,而是饱经风霜的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发出的一句铿锵有力的宣告:“我们已经不再任人欺凌,东方睡狮已经醒来,中国人已经昂然屹立于世界之林!”洪秀柱的这次重磅发声本可以成为国民党路线转变的一个契机,可是国民党内却有人急着要和洪秀柱撇清关系,说洪秀柱现在的态度已经不能代表国民党了。

但现在的问题不是洪秀柱能不能代表国民党,而是国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

国民党现在也确实是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这次的党主席改选,究竟选上来一个什么人,真的可能决定国民党未来几十年的走向。国民党全名是“中国国民党”,但它现在好像有点忘了自己从哪来、要到哪去。它在“亲陆”和“本土化”之间来回摇摆,既不敢大大方方地坚持“九二共识”,又提不出比民进党更能吸引人的两岸说法。这种“两头都想沾,两头都不靠”的模糊态度,让很多原本支持它的人也感到失望和困惑。

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老毛病一直没好利索,从以前到现在,“本土派”和“外省籍”、“深蓝”和“温和派”之间总是吵个不停。这种没完没了的内耗,让党看起来就是一盘散沙,战斗力大打折扣。比如在党主席选举这类关键事务上,这种内斗就显得尤为激烈。

大陆坚决推进统一进程,民进党又在搞“台独”,国民党夹在中间,压力巨大。它需要明确自己对两岸关系的立场,特别是要回答“台湾人是不是中国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坚持“九二共识”往统一方向努力,还是像有些人说的甚至可能向“台独”路线靠拢?这个选择太关键了。有学者认为,国民党若能重塑两岸政策路线优势,勇于捍卫“九二共识”,或能为其赢得更多认同与支持。

国民党还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缺人,缺能扛大旗的新一代领导人。像朱立伦、卢秀燕这样的中生代,有的选择不参选,有的则更关注个人政治资本。年青一代里,暂时还缺乏有足够声望和能力的领军人物。如果不能尽快培养出有远见、有魄力的新领导力量,国民党的未来会非常艰难。

国民党历史上常采取“倚美”策略,但这也让它失去了战略自主性,并因此饱受批评。另一方面,由于在民生经济问题上缺乏建树,以及对美妥协政策加剧了台湾的民生困境,导致其中产阶级支持基础瓦解。

国民党接下来是找回初心、明确方向、重新团结起来,还是继续内耗、模糊摇摆、甚至迷失自我,直到被边缘化?这个选择不仅关乎国民党自己的生死,也深深影响着台海的和平与稳定。时间不等人,国民党真的得赶紧想清楚了。

来源:柳絮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