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辟谷减肥”在社交平台上很火,杭州姑娘阿芳也尝试了,每天只喝2000毫升水再加一颗所谓的“能量丸”。起初,她一周减重10斤,随后便开始头晕、乏力、心慌,直至突发高烧,意识丧失,被家人送进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诊断,阿芳因长期断食导致肠道黏膜屏障严重受
近年来,“辟谷减肥”在社交平台上很火,杭州姑娘阿芳也尝试了,每天只喝2000毫升水再加一颗所谓的“能量丸”。起初,她一周减重10斤,随后便开始头晕、乏力、心慌,直至突发高烧,意识丧失,被家人送进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诊断,阿芳因长期断食导致肠道黏膜屏障严重受损,细菌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感染,还伴有危及生命的低钾血症,随时可能心脏骤停。幸运的是,经过治疗,阿芳目前已经出院。医生提醒:不要盲目跟风使用网红减肥法。
(9月8日红星新闻)
杭州姑娘阿芳因20天“辟谷减肥”——每日仅喝2000毫升水加一颗“能量丸”,从一周减重10斤的“惊喜”,坠入败血症、低钾血症的生死危机,险些因心脏骤停失去生命。这场悲剧撕开了网红减肥法的伪装:那些在社交平台上被美化的“快速瘦身秘籍”,实则可能是违背科学、危害健康的“慢性毒药”。网红减肥法的野蛮传播,不仅坑害了跟风者,更暴露出传播监管、科学科普的双重缺失。
“辟谷减肥”类网红减肥法的走红,本质是“急功近利”需求与“虚假宣传”的畸形结合。在“以瘦为美”的焦虑氛围下,不少人渴望“短平快”的瘦身效果,而“辟谷”“断食”“只吃单一食物”等减肥法,恰好抓住了这种心理——它们用“一周瘦10斤”“不运动不忌口”的噱头吸引眼球,却对断食可能导致的肠道黏膜受损、电解质紊乱、器官衰竭等风险绝口不提。更恶劣的是,部分博主为博流量,刻意隐瞒身体不适,甚至伪造“成功案例”,将违背生理规律的极端方法包装成“健康秘籍”。阿芳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因跟风网红减肥法导致贫血、内分泌失调,甚至器官衰竭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所谓的“减肥法”,早已脱离了“健康瘦身”的范畴,沦为收割焦虑、漠视生命的工具。
网红减肥法的泛滥,更折射出传播监管的漏洞与科学科普的滞后。社交平台作为网红减肥法的主要传播阵地,虽有内容审核机制,却难以完全过滤“伪科学”信息——部分博主用“个人经验分享”的名义规避监管,将极端减肥法包装成“生活方式”,让用户难以辨别真伪;而对于“能量丸”这类未经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平台也缺乏对其成分、安全性的审核,导致劣质产品与错误方法捆绑传播。与此同时,科学减肥知识的科普仍显不足:多数人对“健康减重速度应为每周0.5-1公斤”“断食会破坏肠道屏障”等常识知之甚少,面对网红减肥法的诱惑,容易因缺乏判断力而跟风。当科学声音盖不过虚假宣传的喧嚣,悲剧便有了滋生的土壤。
整治网红减肥法乱象,需要“监管、平台、个人”三方发力,守住健康底线。首先,监管部门需主动亮剑:明确将“宣扬极端减肥法”纳入虚假宣传范畴,对刻意隐瞒风险、伪造案例的博主及商家依法处罚;同时加强对“能量丸”“减肥茶”等相关产品的抽检,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其次,社交平台要履行主体责任:建立“网红减肥内容”专项审核机制,对涉及“断食”“极端节食”的内容标注“健康风险提示”,对多次发布伪科学信息的账号限流或封禁;此外,可联合医院、营养师打造“科学减肥科普专区”,用权威内容对冲虚假宣传。最后,个人更需理性看待减肥:摒弃“快速瘦身”的幻想,明白“健康永远比体重数字更重要”,若有减重需求,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科学方案,而非盲目跟风网红方法。
阿芳的经历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减肥从来没有“捷径”,任何违背科学规律的方法,终将付出健康代价。网红减肥法的传播不该是“无人管、随便传”的混乱状态,唯有以严格监管遏制虚假宣传,以科学科普驱散认知迷雾,才能让更多人远离“减肥变害命”的陷阱,真正实现“健康瘦身”的目标。
来源:评底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