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的 5 月份,闪迪带来了 PCIe 5.0 旗舰固态硬盘 SN8100,它以 14900MB/s 的极限性能成为了 PCIe 5.0 的性能之王。很多小伙伴感慨于它的性能强劲,期待能够在 PCIe 4.0 上体验到兼具性能与质价比的产品。
一、PCIe 4.0 的中端旗舰,闪迪 WD Blue SN5100 亮相
在今年的 5 月份,闪迪带来了 PCIe 5.0 旗舰固态硬盘 SN8100,它以 14900MB/s 的极限性能成为了 PCIe 5.0 的性能之王。很多小伙伴感慨于它的性能强劲,期待能够在 PCIe 4.0 上体验到兼具性能与质价比的产品。
就在 8 月 28 日,闪迪带来了全新的 PCIe 4.0 固态硬盘新品——【闪迪 WD Blue SN5100】。其顺序读写速率可达 7100MB/s 与 6700MB/s,随机读写可达 1000K IOPS、1300K IOPS。
目前闪迪的固态硬盘家族根据颜色划分出了 WD Green、WD Blue、WD Black 系列,SN5100 就属于 WD Blue 系列中 SN5000 的升级版本,定位于次旗舰。
我给大家详细对比了下目前闪迪在售的 M.2 硬盘产品参数,方便大家对于 SN5100 的定位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可以看到 SN5100 相比于 SN5000 的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 SN7100 也相差无几了,最大的区别还是总写入字节数相差 300TBW 以及闪存颗粒,这里就是 WD Black 和 WD Blue 两大家族的分水岭了。
目前闪迪 WD Blue SN5100 共有三个容量版本,分别是 500GB、1TB 和 2TB,价格范围在 419-999 元,相比于同家族的 SN7100 定价便宜 50-100 元不等。每 GB 不到 5 毛,性价比相当突出了。
从下方的参数对比可以看到 1TB 和 2TB 的性能是一致的,500GB 版本在顺序读写和随机读写上都稍逊一筹,所以建议大家优先考虑 1TB 以上的版本。
这次我收到的测试样盘是 2TB 的版本,从外包装上来看这个蓝白的配色还真的非常清新。特别是蓝色中有一抹绚烂的红色,也代表着闪迪公司的品牌切分过渡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在包装的背面你还可以看到硬盘的参数、规格以及认证信息,同时还有一个可以露出的硬盘序列号的开孔,让你可以不拆包装一窥硬盘真容。
拆开包装之后,里面有个双层透明包装,里面放着硬盘本体,还有一个纸质的说明书。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硬盘本体,这款闪迪 WD Blue SN5100 采用的是单面设计,标准的 2280 布局,非常适合笔记本、移动硬盘这种硬盘空间比较轻薄的使用环境。
硬盘背面则是一些产品认证的丝印,比如大家最熟悉的 TüV 是德国的,CE 和 RoHS 代表的就是欧盟强制认证、FCC 和 FIPS 140-2 则是美国的强制性认证、BSMI 是台湾的、A-Tick 是澳大利亚、KC 代表韩国、UKCA 是英国(脱欧后),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闪迪产品的全球化布局。
我们再放大一点看细节,可以看到闪迪 WD Blue SN5100 是无缓存设计,这在百元到千元的固态硬盘里面还是比较常见。
具体的硬件参数方面,主控芯片是 SN7100 同款的闪迪 Polaris 3,没有缓存,闪存部分是闪迪与铠侠联合开发的第八代 NAND。
「红色主控」:红色部分为闪迪自研 Polaris 3 无缓存主控芯片,具体型号为 A101-000172-A1,基于 TSMC 16nm 工艺打造,支持 PCIe 4.0 x4 和 NVMe 2.0 协议「绿色缓存」:绿色部分为 PMIC 电源管理芯片与 MLCC 去耦电容,前者负责宏观供电管理,后者负责微观供电补位。「蓝色闪存」:蓝色部分是单颗闪存芯片,使用的是闪迪 BiCS8 QLC 3D CBA NAND 颗粒通过闪迪官方的「SSD Dashboard」的硬件工具,可以查看当前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运行状态。
通过这个软件你还可以更新硬盘固件、使用 S.M.A.R.T 诊断硬盘健康、启动 TRIM 功能优化硬盘性能等。
另外闪迪官方还推荐了一个「Acronis True Image for Sandisk」的数据迁移软件。
它可以对固态硬盘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以避开勒索软件攻击、非法加密货币挖矿、Microsoft Teams 注入攻击等危险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软件在识别到闪迪 WD Blue SN5100 后,就激活了基础版 5 年的有效期,要知道同家族的移动硬盘往往只有 1 年,这算是一个额外的软件福利吧。毕竟如果自己买的话,49.99 美元 / 年的订阅价格,算下来就是 357 元人民币,5 年下来都可以买个 2TB 的 SN8100 了。
二、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性能表现:顺序读取 7100MB/s,随机写入 1300K IOPS
❶ 测试平台
第二个部分我们来实测看看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性能表现,测试平台为 i7-13700K + Z790 的方案。
「CPU」:英特尔酷睿 i7-13700K「主板」:技嘉雪鹰 Z790 AERO G DDR5 WIFI「显卡」:技嘉雪鹰 GeForce RTX 4070TI 显卡 AERO OC「内存」:光威天策-皓月白 DDR5 6000 32GB 内存「散热」:九州风神冰魔方 360 水冷「电源」:ROG STRIX 雪鹰 850W 白色「机箱」:乔思伯松果 D41 MESH因为我想把这个机箱做成一个标准化的测试平台,所以这次插入硬盘的位置,也是之前测试 SN8100 时所使用的 PCIe 5.0 M.2 插槽,它可以向下兼容 PCIe 4.0 x4 通道的固态硬盘。
通过 CrystalDiskInfo 查看,可以看到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传输模式为 PCIe 4.0 ×4,采用 NVMe 2.0 标准,支持 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功能。固件版本为 3523M0WD,健康状况良好,温度 50℃。因为是全新盘,所以通电时间和次数都很新。
❷ 基准性能
▼ CrystalDiskMark 测试
第一项进行的 CrystalDiskMark 测试,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7115.59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6717.21MB/s,这数据简直和官方宣传的一模一样。
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 RND4K Q32T16 随机读取为 1204491 IOPS,随机写入为 1365509 IOPS,也是符合官方所说的 1300K 随机写入性能。
以上的理论性能成绩我们可以对比下同为 WD Blue 家族的 SN5000,选取平均的成绩来自于两家专业平台(装备前线 & PC Online)和两位自媒体博主(如风飞天虎 & tommylin),可以看到 SN5100(2TB) 的理论顺序读写性能相比于 SN5000(2TB) ,分别提升 36.55% 和 37.13%
在随机读写性能的差距上更明显,SN5100(2TB) 的随机顺序读写性能相比于 SN5000(2TB) ,分别提升 84.6% 和 68.31%,相当的夸张。随机读写性能主要对应高频、碎片化的操作以及多任务的切换等,随机读写性能强,也就意味着日常操作、加载体验等更流畅了。
▼ TxBENCH 测试
在 TxBENCH 的测试结果中,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 512KB 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7041.041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6666.132MB/s。
▼ ATTO 磁盘基准测试
然后测试的是 ATTO 磁盘基准,可以看到最大顺序写入速率在 5.93GB/s,最大顺序读取速率在 6.56GB/s。
随机读写方面,随机写入峰值 154.96K IOPS,对应文件大小为 4KB;随机读取速率峰值 96.50K IOPS,对应文件大小为 512B。
在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测试中,WD Blue SN5100 2TB SSD 凭借不错的顺序与随机读写性能获得了 20396.18 分的成绩。
▼ 3DMark 硬盘测试
在 3DMark 硬盘测试中,平均带宽 604.01MB/s,平均存取时间 49μs,基准测试得分 3595 分。
在 3DMark 的 DirectStorage 测试中,可以看到闪迪 WD Blue SN5100 在启用 DirectStorage 技术后,最高能实现 161.1% 的带宽提升。
从细分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未启用 DirectStorage 功能的情况下,SSD 加载数据至显卡时,带宽为 5.44 GB/s,而启用 DirectStorage 功能后,带宽增加至 6.07 GB/s;启用 GDeflate 压缩后,带宽还能一步到位暴涨至 14.21 GB/s。
这意味着对支持 DirectStorage 的游戏,开启后能显著加快地图加载、纹理流式传输,减少 “载入黑屏时间”,让开放世界场景切换更流畅。
▼ PCMark 10 硬盘测试
PCMark 10 完整硬盘测试中,获得 3493 分,带宽为 535.47MB/s,总存取时间 46μs。
❸ 缓外性能
固态硬盘的缓存大小也是重要的测试指标,因为固态硬盘会模拟 SLC 模式来提升峰值读写性能。进行全盘读写就可以突破 SLC 缓存空间,方便观察 SSD 在长时间、持续性和大容量写入时的裸盘性能。
闪迪 WD Blue SN5100 就搭载了【闪迪 nCache 4.0 技术】,来提升应用程序响应速度及大型文件或项目文件夹的拷贝性能。这项技术并非简单的 “固定缓存区域” 设计,而是一套基于 “动静结合” 逻辑的混合 SLC 缓存架构,专为平衡应用响应速度与大型文件拷贝性能打造。其原理是让数据先高速写入 SLC 缓存块,再在空闲时转移至 QLC 单元,有效提升了写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QLC 的短板。
我们在 RAW 设备模式下通过 TxBench 的 Whole Area Write 对闪迪 WD Blue SN5100 进行全盘写入测速。
在【初始策略性高速阶段】,固态硬盘借助主控对 QLC 颗粒的临时调度(如模拟 SLC 写入等策略),能维持在 6400MB/s 左右的峰值性能,持续写入容量在 330GB 左右。
在【QLC 颗粒直写阶段】,由于没有独立缓存,初始高速策略失效后,直接进入 QLC 的持续直写状态,写入速度迅速下降至约 500-600MB/s 左右并长期保持稳定。整体写入过程没有明显的 “缓存耗尽后另一阶段再到主控调整” 的复杂分段。
在 TxBench 的 Whole Area Read 对闪迪 WD Blue SN5100 进行全盘读取测速,速度都能稳定在 6239-6801MB/s 之间,读取速度非常稳定。
❹ 发热控制
最后我们来看看闪迪 WD Blue SN5100(主板原装散热器)的发热控制,测试选取了 AIDA64 的 Line Write 进行全盘顺序读写。读写到 50% 左右时,检查温度。可以看到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内部温度为 58℃,这个温度控制也算很不错了。
三、闪迪 WD Blue SN5100 有哪些优势体验场景?
前面我们主要测试了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理论性能表现,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它的场景体验优势。首先在 Windows 电脑上面,它是一个可以作为主力盘使用的硬盘。2000GB 的实际可用容量 + 7100MB/s 的顺序读取性能足以傲视绝大部分 PCIe 4.0 硬盘的体验了。
当我们把闪迪 WD Blue SN5100 作为系统盘使用的时候,全新安装一套 Windows 11 系统,会占据 40-50GB 左右的空间。安装一些日常使用的软件后,占用空间大概也就到 100-200GB 左右,剩下还能有 1600-1700GB 的空间。如果是 1TB 版本那可用容量估计就只有 600-700GB 了,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只有像我这样会用到多款生产力软件和 AI 大语言模型本地化部署的专业用户,才能把 2TB 用到 80-90%,上图就是我通过 Ollama + Chatbox AI 智能助手一键部署的 DeepSeek-R1:7B 蒸馏模型,它的参数数量为 70 亿,FP16 存储占用 14GB,属于非常轻量化的版本了。
「DeepSeek-R1-1.5B」:15 亿参数数量,FP16 存储占用 3.0 GB「DeepSeek-R1-7B 」:70 亿参数数量,FP16 存储占用 14.0 GB「DeepSeek-R1-8B 」:80 亿 参数数量,FP16 存储占用 16.0 GB「DeepSeek-R1-14B」:40 亿参数数量,FP16 存储占用 28.0 GB「DeepSeek-R1-32B」:320 亿参数数量,FP16 存储占用 64.0 GB「DeepSeek-R1-70B」:700 亿参数数量,FP16 存储占用 40.0 GB「DeepSeek-R1-671B」:6710 亿参数数量,FP16 存储占用 1.34 TB如果你还想要部署 DeepSeek-R1 671B 满血模型,那个空间占用就高达 1.34TB,硬盘倒是装得下,显卡就不一定带得动了。所以 2TB 是一个非常甜点级的容量,既有满血的性能,还兼具性价比。
最近我还在拍摄智能焕新版理想 L7 Ultra 的视频,一共使用了 6 种相机,包括 电影机(SONY ZV-E1)、无人机(大疆 Air3S)、云台相机(大疆 Pocket3)、运动相机(大疆 Action 4、Insta360 Ace Pro 2)、全景相机(大疆 Osmo 360),可以说是“全军出击”了。
拍摄完成之后,我发现整理素材的工作量也是相当惊人,666 个文件占据了 907GB 的容量。如果是个 1TB 的固态,早就装满了,还得是闪迪 WD Blue SN5100 2TB 这样的大容量硬盘。
在使用 Adobe Lightroom 和 Davinci Resolve 时,闪迪 WD Blue SN5100 2TB 既能存放素材,也可以作为视频剪辑软件的缓存盘,属于最适合内容创作场景的“原汤化原食”了。
当然,考虑到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价格优势,你也可以选择把它作为一个仓库盘来使用。比如很多游戏本/全能本都提供了一个额外的硬盘仓位,此时就能将闪迪 WD Blue SN5100 装载进去,用以存储一些大容量的游戏或者学习办公资料,不过我很怀疑现在的游戏本主力盘性能都没它强。
闪迪 WD Blue SN5100 的 900TBW 的总写入能力以及 175 万小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而且闪迪 WD Blue SN5100 还拥有 5 年的有限质保,还是可以让用户放心。
四、如何评价闪迪 WD Blue SN5100 这款 PCIe 4.0 固态硬盘新秀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闪迪 WD Blue SN5100 这款 PCIe 4.0 固态硬盘产品。作为全球知名的消费级固态硬盘大厂推出的 PCIe 4.0 新秀。闪迪 WD Blue SN5100 很好地延续了家族式的产品特点,诸如闪迪自研的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等,都展现出了品牌的制造实力。
同时,闪迪 WD Blue SN5100 拥有 7100MB/s 的顺序读取性能和 1300K IOPS 的随机写入性能,足以傲视绝大部分 PCIe 4.0 硬盘产品。相比于自家的 SN5000 ,顺序读写性能提升幅度高达 29-34%。随机读写性能更是高达 44-45%。
最后,给大家提供下购买建议,三个容量版本,优先选择 2TB,500GB 性价比最低,然后 1TB 和 2TB 对比,如果按照系统盘占 50GB,软件占 200GB 计算,剩余容量的差距可以达到 2.33 倍,对于喜欢单盘的用户来说,选择 2TB 版本可以一步到位。
「500GB」:0.838 元/GB,系统盘剩余容量约 250GB「1TB」:0.499 元/GB,系统盘剩余容量约 750GB「2TB」:0.4995 元/GB,系统盘剩余容量约 1750GB测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耐心观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Geek研究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