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5 日,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一款全新的抑酸药物「菲优拉生」(fexuprazan)正式获批上市。这意味着,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案,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
9 月 5 日,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一款全新的抑酸药物「菲优拉生」(fexuprazan)正式获批上市。这意味着,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案,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
菲优拉生属于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它通过“可逆”阻断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来发挥作用。相比我们熟悉的 质子泵抑制剂(PPI),它被寄予厚望的优势包括:
起效更快,不用等“积累”才能发挥作用;不受进餐时间影响,更灵活;夜间也能稳定抑酸,减少夜间反酸;避免部分患者因 CYP2C19 基因差异 导致的疗效波动。那么,它在临床上的表现如何?
在一项国内 III 期随机对照研究中,研究者将 菲优拉生 40 mg 每日一次 与常用的 艾司奥美拉唑 进行对比,治疗糜烂性食管炎 8 周后,黏膜愈合率分别为 88.5% 与 89.0%,两者几乎相同,达成了“非劣效”目标。
换句话说,菲优拉生并不逊色于已经广泛应用的奥美拉唑家族。更重要的是,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约 19%,与艾司奥美拉唑完全相当,说明其安全性也经得起考验。
除了常见的反酸、烧心,菲优拉生的潜力还在更多消化道疾病中被探索。韩国一项研究发现,在 急性或慢性胃炎 患者中,菲优拉生仅用 2 周就能明显改善胃黏膜糜烂,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同时耐受性也很好。这意味着,它未来可能扩展应用到更广泛的胃病管理。
过去二十多年,奥美拉唑和它的“兄弟们”(如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几乎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线用药。但临床上仍存在一些“痛点”:部分患者夜间症状控制差,需要精确空腹服药;还有一些患者因为 代谢基因差异,对药物反应不佳。
菲优拉生的出现,正是试图补上这些短板。它更快的起效速度、更灵活的服药方式,以及夜间持续抑酸的优势,可能让患者获得更稳定的治疗体验。
当然,作为一款新药,菲优拉生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随访和真实世界研究来验证。对于患者而言,它的上市至少意味着一个新的选择:当传统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可以尝试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
从临床医生角度,这也让他们的“工具箱”更丰富,可以根据个体差异,为患者量身定制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菲优拉生的获批,让“烧心患者”的治疗从此多了一张王牌。虽然它目前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撑,但对于饱受反酸困扰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希望。
来源:你的医生朋友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