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覆膜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5:45 1

摘要:这几天,汉家岔镇大庄村玉米种植户张建保在邻居的帮助下,正在进行春季覆膜工作。得益于现代化机械和政府免费发放的农膜,张建保今年的春耕工作既省时省力,又降低了种植成本。

人勤春来早,覆膜正当时。在会宁县汉家岔镇,传统农业种植户与特色产业“新农人”纷纷抢抓墒情,以机械化扎实开展春季覆膜工作,助推旱作农业增产增收。

这几天,汉家岔镇大庄村玉米种植户张建保在邻居的帮助下,正在进行春季覆膜工作。得益于现代化机械和政府免费发放的农膜,张建保今年的春耕工作既省时省力,又降低了种植成本。

汉家岔镇大庄村村民 张建保:大概种了40亩玉米,去年铺了40亩左右冬膜,现在铺2-3亩地的春膜,春膜铺的比较少。政府补贴的地膜就够了,今天下午把两三亩地用机械铺比较快一些,一下午就铺完了。

在塔岔村的田地里,拥有丰富农机驾驶经验的南炳祥正开着覆膜机,娴熟地为土地“换新装”。每年两季的覆膜,也让他能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农机手 南炳祥:铺膜已经六年了。主要冬膜到十月开始大概能铺半个月,春膜时间长一些,铺20天左右。地里面的情况就是看地好不好、草多少,正常种的地一天铺20亩左右,荒地铺14-15亩。工资是按卷算,一卷大概50元左右,工资是铺多少算多少,挣些钱供孩子读书。

今年,会宁县辰盛种植农场将塔岔村一片撂荒地流转承包,进行开荒、施肥和覆膜,准备接下来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让曾经“休眠”的撂荒地变成“致富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会宁县辰盛种植农场负责人 孙富强:今年是第一年试着种药材,因为地也是荒地,所以前提是开荒。在开荒之前把肥料、化肥撒到里面,用大型农具全部进行旋地,然后陆续开始铺膜。大概每天铺十几亩,铺了四天60亩地,今天也就接近尾声了,然后种子陆续就来了,后期就开始播种了。

现代化机械“铁牛”的助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让合作社的春耕环节快速高效;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为后续田间管理和中药材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会宁县辰盛种植农场负责人 孙富强:里面铺了滴灌带,后续进行放水保证存活率高。黑膜就是天气太炎热也就比较耐晒一些,比白膜耐晒一些;滴灌带的作用就是铺里面后续水下来了,就及时可以供应水,后期药材生长就比较快一些。

为抢抓春耕备种有利时机,助力群众春耕生产,今年,汉家岔镇提前谋划,积极行动,详细了解村民地膜需求,确保地膜精准、合理地发放到农户手中。截至目前,共向全镇12个村1个社区约3100多户农户发放地膜212.25吨,完成覆膜面积9.2万亩,奏响了丰收的序曲,也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会宁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