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樊郭村给撂荒地“整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5:46 1

摘要:又是一年春耕时节,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和种植户们抢抓农时,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又是一年春耕时节,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和种植户们抢抓农时,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樊郭村,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型农机具往来驰骋,正在复垦的撂荒地上来回翻耕土地,为小麦种植做好准备工作。土地流转不但让撂荒地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会宁县沃祥合作社农机手 郭寰:我在合作社已经干了4年了,家里面的地给合作社流转了,有工资也有流转费,也挺好的。现在地里面还田机已经把秸秆都打碎了,这就是植物肥,种地就用上了,现在正在深松,接下来就是旋耕和播种,这几天正是播种的时候,趁着墒情好,我们赶紧先把麦种上。

自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樊郭村积极引进合作社,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撂荒耕地进行集约化整治,全面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努力增加粮食面积,助力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

会宁县裕登源种植农场负责人本慧圣:我们合作社承包这些土地以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科学种植和管理。目前投入了3台机械进行耕作,今天就把小麦种上了,之后还要种植玉米套大豆、荞麦、小杂粮这些。大部分都是机械种植,一年季节性用工能达到3000人次左右,通过规模化种植,撂荒地现在也种上了,带动了周边的农民增收致富。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农田披“绿衣”,农人喜开颜。近几年,柴家门镇坚定不移将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视为重中之重,通过流转撂荒地进行复耕,重新“唤醒”土地,让撂荒地逐渐变回“淘金田”,特别是积极引导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度参与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经营,为乡村振兴和群众致富安上了新引擎。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田旭东:我们村从2021年开始对本村的撂荒地进行了整治,截至目前,现由5个合作社来整治,基本完成所有的整治面积。今年的墒情好,趁着春耕的黄金播种时期,我们的合作社现在全部已经开始抢墒,进行春播。下一步,我们动员合作社抓住墒情,进行铺膜。我们村主要种的是小杂粮、玉米和大豆,还有其他扁豆、豌豆之类作物,今年合作社总共种植面积16000亩,还有一部分地是农户自己耕种。

来源:会宁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