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123456”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三步”工作法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持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成效。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123456”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三步”工作法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持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成效。
健全工作体系
不断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出台《务川自治县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务川自治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清单式梳理部门职责。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打造1个工作品牌、建强2支队伍、落实3项举措、夯实4项工程、构建5方责任体系、落实6大保护”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强工作队伍
按照“1+5+16”模式建立“护未”志愿服务体系,县级设立志愿服务总队1支,下设“心理关爱、家风宣教、爱心妈妈、法治宣教、女童保护”5支志愿服务分队,镇(街)各组建1支具有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队(共计16支),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开展富有实效、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质效。
坚持多措并举
聚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等问题,县公安、教体、市监、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针对校园周边经营主体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充分利用“智能护未”预警信息核查。
同时,采取“1+N”(1即法治副校长,N为法治辅导员、驻地法官、基层派出所民警、律师、巾帼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模式,健全优化法治宣教队伍,提升法治宣教成效。针对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设计推出“法治童谣”“安全跳棋”等普法课程,“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防校园欺凌情景剧”等主题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法治微电影展播等形式,让普法课堂“活”起来,让未成年人的兴趣浓起来。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教活动200余场,覆盖青少年6万余人。
来源:扫黄打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