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渐近,聆听您的追思——缅怀烙印在岁月里的亲人|网络中国节·清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15:02 1

摘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清明将至,那些逝去的曾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的亲人,又浮现在眼前。连日来,许多读者拨通记者电话,声音中满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无尽思念;还有不少读者,将心底的眷恋凝练成文字,投至南阳晚报“清明祭忆”投稿邮箱(mmllzhao@sina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清明将至,那些逝去的曾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的亲人,又浮现在眼前。连日来,许多读者拨通记者电话,声音中满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无尽思念;还有不少读者,将心底的眷恋凝练成文字,投至南阳晚报“清明祭忆”投稿邮箱(mmllzhao@sina.com)。

今日,我们将分享这些饱含深情的故事,让大家铭记那些平凡又伟大的亲人,共同缅怀曾经拥有的爱与温暖,在追思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追思人高富明: 军功章里的家国情怀

昨天,母亲小心翼翼地拿出父亲的军功章,一段充满硝烟与热血的过往,在她缓缓地讲述中逐渐清晰。

我的父亲高永久,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早在1947年,就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参加过解放战争,亲历淮海战役的枪林弹雨,后来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父亲担任报话机员,这个岗位看似平凡,却肩负着传递重要情报的重任。枪林弹雨里,每一次信息的准确传递,都可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从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上的寥寥数语——“该同志战斗勇敢,机警沉着一人担负报话机子任务,并能协助指挥员介绍情况,常得到首长的采纳和表扬……”,我仿佛看到父亲在战火中穿梭,凭借着冷静与果敢,在纷飞的炮火里,将重要情报及时送达,为战斗的胜利提供有力支持。

父亲在世时,从不炫耀自己的战功,总是将这些出生入死的经历深埋心底。他用行动教育我们要脚踏实地,凭真本事生活,杜绝投机取巧。如今,手捧着这枚军功章,父亲的教诲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声声有力。

父亲离开我30多年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在这个清明,我深切缅怀父亲,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安宁祥和。我也将带着他的期望,坚定勇敢地走下去,珍惜他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

追思人鲁钊:怀念战友李振龙

清明,向来是细雨纷飞的时节。今年,我更是眼巴巴地盼着那淅淅沥沥的雨丝,好让它与我的泪水一道,洒落在李振龙的坟头,慰藉他那曾遭受烈火灼身的英灵。

我和李振龙是同乡、同学,一同奔赴军营,在同一个连队摸爬滚打。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身体素质十分出色,军事技能样样拔尖。正因如此,面对熊熊烈火,他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1995年夏天,我们外出执行任务,在路边饭店就餐时,厨房突然起火。振龙和战友们毫不犹豫地冲进去,压制油锅火势、转移物品,经过十多分钟扑救,成功扑灭大火。

在部队里,李振龙有着南阳人特有的质朴,思想觉悟颇高。新兵下连队不久,就凭借出色表现当上副班长,后来又任班长,把全班带成了“老虎班”,不管是精神风貌,还是训练成绩,在连队评比中都名列前茅。

退伍后,振龙成家立业,还迎来一对可爱的女儿。他不甘平凡,前往湖北某市一商场租下柜台创业。凭借军人的正直品格,生意越做越红火。

然而,命运无情。一场商场火灾,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我坚信,他一定是为了保护他人,才冲向火海。后来,我从事宣传工作,推出了不少先进人物。但振龙的事情发生在外省,等我得知他的噩耗,早已时过境迁,只能暗自叹息。

如今,又是一年清明。振龙,愿你在天堂安息。我不会忘记我们共同坚守的信念,为建设家乡、振兴家乡贡献力量。亲爱的战友,你就放心吧!

追思人刘明星:永刻心间的教诲

清明的风,轻轻叩开记忆的大门,父亲的音容笑貌,如同电影般,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怎么也挥之不去。

回想起那年,当得知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南阳的师范学校时,我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既兴奋又期待,满心盼着能从父亲那里得到几句夸赞,可父亲只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随后便和母亲一道,默默地推出自行车。一路上,车轮碾过乡间小路,扬起细碎的尘土。到了爷爷奶奶家,亲人们的夸赞声此起彼伏,父亲却始终站在一旁,微笑着听大家诉说。

报喜归来,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父亲骑着车,我坐在后座,微风拂过,带来田野间泥土的芬芳。“以后要当老师了,自己得多学习,对待学生要耐住性子去教育。”父亲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在我耳边久久回荡,给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那时的我,对父亲的话理解不深。当我走上教师岗位,真正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才明白父亲那番话的含义。每当我被学生气得火冒三丈,想要大发雷霆时,父亲的教诲就像一股清泉,瞬间浇灭我心头的怒火,让我恢复冷静。

如今,父亲已经离开了我,但他的教诲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激励着我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奋进。我知道,父亲已化作一颗明亮的星,在夜空中注视着我,守护着我。我会带着他的期望,传承他的精神,坚定地在教育之路上走下去,不负他的一片苦心。

父亲,我永远爱您,永远怀念您!您一直活在我的心中,直到永远。

追思人陈美玲:想起恩重如山的哥哥

又是一年芳草绿,哥哥,我又想起了你。无数个夜晚,我在梦里与你相遇,你的笑容,你的眼神,还是那么亲切,醒来却只剩泪水湿了枕巾。

我哥哥陈殿斌,一生历经磨难,却始终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2012年,无情的病魔将他从我身边夺走,那年他77岁,我的心仿佛被撕出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哥哥3岁丧母,幸运的是,他的继母——我的亲娘视他如亲生儿子,给予他无尽的关爱。然而命运捉弄人,在我8个月大,哥哥9岁时,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哥哥12岁时,父亲再婚,此后的日子里,哥哥受尽委屈。13岁的那个夜晚,星河黯淡,哥哥独自离开泌阳,前往驻马店。在那里,他凭借自身的聪慧和出众的嗓音,成为广播站的播音员。

我8岁那年,被哥哥接到驻马店。清晨,他牵着我的手送我上学;傍晚,他在校门口翘首以盼。他对自己节俭得近乎苛刻,却毫不犹豫地为我购买崭新的文具和漂亮的衣裳。我上初中时,在运动会上突发胸膜炎,生命垂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8000元无异于天文数字,哥哥四处借钱,终将我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哥哥常常叮嘱我:女孩子要行得正,立得直,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生活。我刚到泌阳春水小学任教时,他每月工资仅20多元,却要拿出10元给我做生活费,一直持续到我结婚。

1961年,我嫂子因车祸离世,哥哥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不仅将年幼的侄子抚养成人,还把他岳父岳母接到家中,精心照料直至去世。

如今,我已84岁,在南阳享受着安逸的晚年,儿女孝顺,生活美满。哥哥,你在天堂可以放心了。来生,我多么希望能与你成为姐弟,让我有机会偿还你对我的养育之恩,好好照顾你。(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整理)

清明祭忆 我最想对您说的话

清明将至,南阳晚报邀请你用文字诉说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讲述逝者的感人故事。文字500字左右为宜,截稿日期为4月2日。

来源:南阳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