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型中,不少都挂着柯尼塞格那个著名的Ghost标——这个标志是品牌迁到废弃机场后开始使用的。从那以后,这家瑞典车厂造的每台车,都代表着燃油车性能的顶尖水平。眼下,他们还有两台新超跑正在筹备中。
如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型中,不少都挂着柯尼塞格那个著名的Ghost标——这个标志是品牌迁到废弃机场后开始使用的。从那以后,这家瑞典车厂造的每台车,都代表着燃油车性能的顶尖水平。眼下,他们还有两台新超跑正在筹备中。
柯尼塞格造过最有意思、也最有影响力的车之一,就是CC8S。这台车用了碳纤维凯夫拉做外壳,发动机则是一颗“美国心”。
柯尼塞格1994年成立后不久,CC8S就诞生了。当年22岁的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冯·柯尼塞格创立品牌时,就决心要造出全世界最棒的跑车。
两年后,这家瑞典公司的第一台车在安德斯托普赛车场首次公开上路。一年后,它在戛纳电影节上引起了关注。不过,直到2000年巴黎车展,柯尼塞格才正式发布了他们的第一台量产车:CC8S。
CC8S全称是Competition Coupe V8 Supercharged。这台车外观非常简约,侧面的进气口是显著特征,低矮的车顶线条让它的侧面轮廓很有辨识度。有意思的是,虽然CC8S外观极简,但柯尼塞格的第一台超跑概念车其实是用MS Paint软件设计的,外观反而更有张力。
这是八年研发的成果。等到柯尼塞格在奥洛夫斯特伦的新工厂开始生产时,这里造出的是一台破纪录的超跑,一下子就让这家瑞典车厂站到了和那些老牌汽车巨头同一水平的舞台上。
柯尼塞格CC8S用了半单体壳底盘,材料是预浸渍碳纤维加蜂窝增强板。车身重量是2590磅(约1174公斤),悬挂是前后推杆式双叉臂结构,配了可调的Öhlins气液减震器和防倾杆。这些部件让它在速度超过200英里/小时(321公里/小时)时还能保持稳定。
车身和底盘材料一样,都是碳纤维凯夫拉,还用了轻量化夹层加固。外观上最显眼的当然是它的旋翼门——这个设计是柯尼塞格CC8S首创的,后来也成了品牌的标志。另一个创新是碳纤维车顶,可以拆下来放前备箱里——这个设计后来也被很多车厂学去了。
能让它跑得那么快(这个速度在2000年代只有最顶尖的跑车才能达到)的,是那台机械增压4.7升V8发动机。它是在福特Modular 4.6升V8发动机基础上大改出来的,在这台车上动力调到了600马力以上,比当时福特自己最猛的车型还要强。
柯尼塞格在这台漂亮的超跑发动机上花尽了心思:用了锻造活塞、锻造连杆、更大的喷油嘴、冲压进气、加大中冷器、新气缸盖、改进的凸轮轴、更强的螺栓,以及离心式机械增压器。
排气系统也有亮点,用上了克里斯蒂安·冯·柯尼塞格发明的“火箭猫”技术,目的是在保持排气通畅的同时,又不影响带催化转化器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和当时的催化转化器系统相比,“火箭猫”能让马力增加将近100匹。这一堆提升性能的硬货加起来,结果就是造出了一台能和法拉利Enzo、兰博基尼Murciélago(2000年代两款顶级超跑)较量的车。
不用说,柯尼塞格CC8S不是那种便宜的家用车。它的价格大约是60万美元,和法拉利Enzo差不多。现在这些车更值钱了,一部分是因为“柯尼塞格首款量产车”这个名头,也因为CC8S只造了六台,其中两台是右舵的。
该车的生产周期从2002年持续至2003年,这本身堪称奇迹——因为在日内瓦车展亮相前约两周(生产刚结束不久),柯尼塞格位于玛格丽特普的工厂突发火灾。庆幸的是,尽管是周末,工厂仍有员工在场,他们成功抢救出车辆和设备,但公司记录均焚毁于大火。
尽管这场火灾导致柯尼塞格迁至废弃机场并最终采用“幽灵”徽章,但火灾后仅一年,品牌就发布了继任车型:柯尼塞格CCR。这是CC8S的进化版,外观经过改进升级,保留了旋翼门,但采用了更大的前分流器、新轮圈和新后翼子板。
肉眼不易察觉的是升级的悬挂系统以及双Rotrex机械增压器——它们将4.7升V8发动机压榨出超过800马力,最终创下全球最快量产车纪录,同时从前任手中接过了“全球最强动力量产车”头衔。与前辈不同,柯尼塞格CCR生产了14台,其后继车型是柯尼塞格CCX。
这一次柯尼塞格生产了29台CCX,动力来自新的机械增压福特V8发动机。同时,其保守风格的外观仍采用碳纤维和凯夫拉(用于防弹衣和装甲的材料)混合材质,兼顾耐用与轻量化。动力水平与前期柯尼塞格车型保持一致。
此后,柯尼塞格CC系列还推出了少量衍生版本:CCXR、CCX Edition、CCXR Edition、CCXR Trevita和CCXR Special Edition。这些车型均各具特色,例如两款Trevita车型是全球仅有的采用白色碳纤维材质的车型,而CCXR则刷新了速度纪录。
在柯尼塞格CC系列停产之后,我们最终见到了CC8S的精神继承者:柯尼塞格CC850。
“CC850是对柯尼塞格历史上最具意义车型的致敬。CC8S让我们一举成名并获得成功。恰逢生产20周年与我的50岁生日,此刻发布CC850来致敬我们的根源再合适不过。”——克里斯蒂安·冯·柯尼塞格
机械增压V8发动机已被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取代,其动力输出达到品牌首款量产车的近两倍。由于没有柯尼塞格Jesko那样的飞轮,它的响应更敏捷、转速提升更快。不仅性能更强,它还首创了柯尼塞格的Engage Shift System(联动换挡系统),实现快速换挡。
凭借这样的创新,这家瑞典制造商能收获狂热追随者并不令人意外。
来源:名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