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县委宣传部以“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人才选树培育工程”为牵引,创新实施多维度选才、育才、用才机制,着力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如同春风化雨般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实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聚焦“选才、育才、用才”
着力打造高质量宣讲队伍
县委宣传部书记领办人才实事项目
2024年,县委宣传部以“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人才选树培育工程”为牵引,创新实施多维度选才、育才、用才机制,着力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如同春风化雨般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实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在“选”字上拓渠道,构建人才“集结营”
锚定高标准选才。以“1+5”形式分别从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选拔一批政治素质优、理论功底实、工作作风好的优秀理论宣讲员,打造了一支“嵩明先锋讲师”暨“嵩理宣‘金话筒’理论宣讲员”队伍,组建一支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分领域打造“金话筒”“红领巾”“红马甲”“夕阳红”“小蜜蜂”五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截至目前,已选拔6批县级语言类、文艺类优秀宣讲员120余名。
健全宣讲优机制。以“基础夯实年”“成效提升年”“品牌打造年”“机制固化年”为规划部署,深入学习和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宣讲员和宣讲作品。在2022—2024“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竞赛汇报展演暨校地共建成果总结活动中,评选出34名“优秀理论宣讲员”(含12名“金牌宣讲员”)、24名“优秀理论工作者”、12家“优秀组织单位”。
在“育”字上下功夫,筑牢人才“加油站”
以训育才,擦亮“政治强”的底色。定期举办培训交流,邀请省级道德模范、教授、专家等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技巧等开展系统培训10余次,提升基层宣讲员对理论内涵、宣讲方法及实践转化的认知。
以赛育才,擦亮“业务精”的本色。坚持以赛促训、以赛练兵。通过举办嵩明县“‘理’在崧盟·‘飞’同凡响”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比赛选拔各领域宣讲人才,并推荐选手参加市级、省级理论宣讲大赛。连续三年在全市“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比赛中分别荣获语言类一等奖4项,文艺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代表昆明市参加云南省第四届、第五届“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分别荣获语言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有力彰显了宣讲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用”字上强力度,搭建人才“施展台”
深化“田间课堂”。推行“高校老师讲理论+县级部门讲政策+基层单位讲做法”的宣讲模式,开展“五进五入”创新理论进基层活动,通过“宣讲+历史/文艺/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县千乡万村行”和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30余场次,覆盖群众1.5万余人次。
激活“网络学堂”。统筹“线上线下”全媒体资源,依托“悦读嵩明”微信公众号和“嵩明融媒”APP,利用“图文直播”和“现场直播”等形式广泛开展网络宣讲,累计覆盖党员群众20万余人次;开设宣传专栏,直播、展播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达30余次,浏览量及围观数突破10万余人次,有效提升宣讲影响力。
用好“书本讲堂”。精选优秀理论宣讲作品,汇编成《“‘理’在崧盟·‘飞’同凡响”—党的创新理论优秀作品汇编》,发放至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认识和水平,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嵩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嵩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