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丽日蓝天庆佳节,胜利殿堂迎远客。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联络海内外,策划近一年,以一场“三代同堂”,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的座谈会,于9月1日上午在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隆重召开。
丽日蓝天庆佳节,胜利殿堂迎远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联络海内外,策划近一年,以一场“三代同堂”,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的座谈会,于9月1日上午在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隆重召开。
在经典一刻抗日滇军与后裔“三代同堂”的集体合影在国旗广场圆满完成后,座谈会就在热烈的亲情融融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上午9时座谈会开始,座谈会全体嘉宾首先奏唱由湖南的田汉和云南的聂耳共同创作的《国歌》(原《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的侄女现场指挥,随后还在会上发表了感言。
与会代表全体肃立,为在十四年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无数抗日英烈默哀致敬!尽显深切缅怀之情。
由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郑千山会长致辞,他说,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世界追求正义和平的人们都在隆重纪念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历了浴血奋战,不畏牺牲,艰苦抗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赢得了反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可歌可泣。
在云南三迤大地,正义抗争的历史,也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的辉煌篇章,云南抗战是中国抗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滇军血战台儿庄、浴血中条山,,滇南抗战, ,昆明抗战,特别是滇西抗战,壮怀激烈,令我们敬仰。
一千余公里的滇缅公路,是抗战艰难歲月里的动脉线,南侨机工、马帮运输是动脉中运行的红细胞;中美共同开辟的驼峰航线以及飞虎队为代表的空中勇士,是另一阙抗战的洪波曲,一位位抗战勇士,一个个抗战军民的业绩至今依然融汇入时代的正气歌中。
今天,高朋满座,正义满襟, 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后人.国共两党的精英后人等同聚一堂,共同纪念抗战胜利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真诚祝愿座谈会及纪念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座谈会由筹备组成员陈秀峰与丁蔚共同主持,陈秀峰介绍座谈会筹备经过,介绍百岁抗战老兵及抗日将士后裔简况。
他说,五年前的10月,我们在此地举行了一场有8位抗战也是入朝作战老兵参加的非常成功的座谈会,受到了云南省社科联的表彰,影响不小。
一年前,云南著名老中医、热心的社会公益人士、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副会长马应昌先生与我开始酝酿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近几天的群策群力,终成正果。
践行了一次马应昌父亲纳福祥(技术总监)及前辈们当年建盖抗战胜利堂的初心和愿景,并续写了新的篇章。
首先是抗战后期的黄埔军校生、经历了从滇军精锐60军到解放军劲旅50军的百岁老兵杨冠群发言, “历史不能忘记,牺牲不容辜负。”“我们当年浴血奋战,为的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的是中华民族的尊严。”
杨老10余分钟铿锵有力的发言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真是铁血历程不老松啊!
抗日名将曾泽生将军孙女曾光老师代表曾泽生之子曾强先生及京滇两地的全体后裔发言,为此次盛会曾光和她姐姐曾学锋作了认真的准备。
发言中激情、亲情及对抗战前辈的感恩和崇敬的心情溢于言表。
她们回顾了祖父与抗战将士当年面对凶恶的侵略者发起勇猛冲锋和顽强阻击的铁血历程。
她回忆说,爷爷常说滇军将士英勇赴死杀敌前,心中最念想的就是家乡父老,他们用一腔热血为抗战胜利牺牲奉献,为云南争了光,这份荣耀,我们后代铭记于心,会守护好这份历史记忆,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日名将张冲将军之子张乌谷先生代表京滇两地的全体后裔发言中表示“在滇南抗战中,构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完全御敌于国门之外,完美阐释了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这是云南抗战的一个重要贡献和亮点,也为滇军入越受降奠定了重要基础。”
抗日名将潘朔端将军之女潘海义老师代表全体海内外的后裔发言说
“父亲曾告诉我,台儿庄战役中,滇军将士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
“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将这段历史真实地传承下去。”
她动情地讲述了2013年曾随专题纪录片《一个军队的传奇》剧组来到台儿庄地区采访,一位九十八岁的老大爷讲述了台儿庄战役期间,他亲见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当时村民们挖了几个大坑,掩没这群“憨厚而英勇”的数百位云南年轻军人的遗体。
云南人为打鬼子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村民们沉痛的记忆震撼着现场每个人的心灵。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铁血历史和赢得的伟大胜利将永世流芳,并永远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弘扬抗战的伟大精神,砥砺前行!
一身戎装的云南老红军王忠海孙女王宁代表一同来参会的父亲王军及全体家人及“兵之家创业培训基地”的发言中表示:“纪念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前进动力,在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做好现代军人及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创业培训工作”。
抗日名将陇耀将军与云南地下党负责人侯方岳后裔侯昕宇老师代表两家全体成员发言表示:“先辈们的爱国精神、牺牲精神和奋斗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代代相传。”
侯方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地下工作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为云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侯方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丰富的白区地下工作经验,善于做知识分子和统战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发展、壮大和最终取得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解放后,他转型为一位卓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为云南的学术文化事业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他是云南党史上一位深受敬仰的关键人物。
云南抗日名将万保邦将军孙女万红英带来了她上川大二年级的孙女(第五代)万姝玙的主题演播视频。在会上播放了抗日名将万保邦将军的第五代孙万姝玙(川大经济学院二年级、学生会部长)同学的视频发言。
这位被后裔们亲切称为“小老五”的川大学生万姝玛,10年前曾与奶奶和父亲一家三代出席了山东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六十军史料展”的揭幕仪式并写了感想,她成了抗日滇军第四第五代铭记历史弘扬抗战伟大精神的好榜样/。
《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的侄女田伟在会上发表了感言,讲述了国歌创作背后的故事,她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凝聚了全民族抗战的意志,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北京五0文化传播中心核心成员、第二代五十军复转军人卢朝阳先生为因故不能前来参会表示遗憾,但他代表五O文化传播中心发来了十二集专题片《一个军的传奇》(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的宣传片,正好融入到座谈会上播放的八分钟专题片视频《铭记与缅怀》中,为座谈会增色不少。
滇军六十军“血战台儿庄”伤残荣誉军人杨瑞良之女、昆明市人大原副主任、昆明市总工会原主席杨丽老师以激动的心情在发言中缅怀了伯父(英烈)和父亲出生入死为国牺性奉献的铁血历史,表示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铭记历史,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奋进,谱写新时代的壮丽风采。
原昆明市政协副主席、原云南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建伟在会上散发了他精心撰写的四千余字的书面发言《云南人民是抗战胜利的钢铁长城》,文章全景式的讲述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云南战场,先后成为“大后方、结合部和最前线”中的云南各族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和引领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所作出的独特而巨大的贡献。
张建伟还向参会者赠送了他精心制作的《昆明高海公路抗战历史文化项目示意图》;该图是云南游学、研学项目的最佳路线参考图,貝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及正当其时的文旅价值。
…除了现场发言,还有几位后裔是视频发言。
他们是:曾泽生将军四子中央统战部离退休老干部曾强先生的8分钟采访视频,前半部分曾强生动地讲述了时任六十军一八四师一O八五团团长父亲在禹王山阻击战的紧急关头,奋不顾身端起机枪率领官兵向日寇发起反冲锋的一段出生入死的铁血经历。
后半部分还配上了1938年初由三位中共党员冼星海、安娥和任光应六十军官兵诚邀创作、随军的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女兵们首唱、现由云南黄埔(后裔)合唱团演唱的《六十军军歌》。
陈秀峰还在在现场对其所演唱的二个版本中改动版歌词(非女兵首唱版)中的史地错误作了说明。
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团员段竞强的小儿子王惠中带来了当年父与子两代人滿怀家国情怀写下的的抗战家书,还有段竞强与未婚夫王臣斌共同立下“抗战不胜利不结婚"的铿锵誓言,以及1946年在重庆由抗战名人“救国七君子"之一的史良先生作证婚人的新婚喜帖。
抗日名将滇军五十八军副军长梁得奎将军曾外孙刘浩源律师带来了由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题写书名的《壮志千秋》(五十八军抗战史),这是曾在央视‘’军事频道”上介绍的中国军队中唯一一部完整的抗战史志。
云南陆军讲武堂首位在抗战中牺牲的(滇军老三军)抗日英烈尉迟毓鸣将军的孙女作为老三军后裔的代表也来到了现场;根据与老三军抗战英烈寸性奇将军曾孙寸锰交流的情况,老三军在从1937年10月向日寇宣战起的三年中,为国捐躯者达二万余人,滇军六十军为国捐躯者不少于三万人,五十八军(军史显示)为国捐躯者达八万人,新三军估计也在一万五千人以上,八年抗战中抗日滇军为国捐躯者至少在十四万人以上,而不是云南史学界一直以来常说的八年抗战“滇军伤亡十万以上”的模糊数字。
抗日名将新三军新十二师师长唐宇纵将军外孙、抗战军品收藏家戴凌华老师长期致力于抗战军品收藏,几年前还到湖南江西等地,寻访和凭吊滇军新三军新十二师抗日阵亡将士墓地,以实际行动代表前辈和抗日滇军后裔表达对先烈们的铭记与缅怀之深情厚意。
这次带来了近30张相关军品照片,并且早在几个月前就在抗战胜利堂礼堂大厅摆放了他收藏几个展柜的抗战军品展,以配合《飞虎-驼峰故乡魅力展》。
已在翠湖吉人茶楼开办九年的昆明飞虎后裔俱乐部的楼主黄吉明老师也来到了现场,她的父亲曾是名震天下的飞虎将军陈纳德的贴身翻译官之一。
聚集了中美飞虎(空军)后裔及滇军抗日将士后裔参加的飞虎后裔俱乐部,为传承弘扬"飞虎-驼峰"坚持正义、维护和平,承续和发展中美民间”二战”友谊,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2015年8月,作为最后一位健在的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的女兵赵凤稚,荣获了一枚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一笔慰问金,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殊荣,也是所有已离世的女兵们及遗属的无尚荣光,今天她的女儿王瑞芝也来到了现场。
今天应邀来参会还有后裔中年龄最大的89岁高龄的云南抗日名将余建勋将军之子云南高级农学专家余琏先生,他带来了赠送给座谈会的两本他与云大张维教授合著的名人传记《云南抗日将领一余建勋传》和相关照片资料,表达了他对云南抗战史学研究的支持和贡献!
曾两度担任过云南省代省长的云南抗战领导人之一的胡瑛将军的孙子、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秘书长胡绍祖及胡瑛将军的曾孙女云南某文旅企业老板胡亦佳也来到了现场,胡绍祖的父亲胡以钦曾是委员长昆明行营的上校参谋,援华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的联络官兼翻译官,为中美两军合作抗战贡献不小。
来源:夏吟云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