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 | 以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0:03 1

摘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为振兴赋能,为乡村发展注入不竭源泉,合力谱写乡村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为振兴赋能,为乡村发展注入不竭源泉,合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篇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当前,乡村发展面临人才短缺困境,尤其缺乏愿意扎根乡土的高素质人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必须拓宽聚才视野,既“就地取才”,也“广引活水”,整合乡村发展需求,分类厘清产业类型,编制紧缺人才清单,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全方位展示乡村发展的机遇和蓝图,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以“乡愁”“乡情”为纽带,打好引才“感情牌”,利用驻外流动党员党支部、商会等载体,深挖优秀人才资源,引导在外优秀企业家、大学毕业生、务工人员等反哺家乡、就业创业。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理念,用好专家服务团等高层次人才资源,帮助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为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农业生产逐渐向智慧种养转变,电商直播打破地域限制,为“土特产”打开新市场……这些变化也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须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为人才“量身定制”个性化课堂,提供“走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培育更多“田园大师”“创业达人”“科技精英”等专业人才。发挥高校、党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围绕各地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引育模式,为乡村一线培养和输送紧缺人才。常态化开展送技下乡、一线课堂、“村播”带货等活动,把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送到田间地头、厂房车间、百姓家中,让乡村涌现出更多懂技术、跟潮流、善经营的优秀人才。

人才不仅要“引得来”“育得好”,更重要的是“留得住”“用得巧”。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在农村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扶持力度,整合政策、资金、项目等,大力扶持成长期、创业期的人才项目,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深扎根,在乡村舞台大显身手。要持续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学历、资历等门槛,以能力论英雄,以实绩评高下,定期举办技能竞赛、展演展示等活动,选树乡村人才典型标杆,营造浓厚的爱才氛围。要用心用情办好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让人才干事有劲头、生活有盼头、发展有奔头,不断增强成就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切实将人才“关键变量”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大增量”。(作者:李明元)

来源:人民论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