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刷手机的时候,猛地看到一张郭晶晶和陈若琳同框的照片,一个穿得素得不能再素,气场却能把屏幕都撑爆,一个光彩夺目却低调内敛到骨子里。
都是体育界的佼佼者。
这几天刷手机的时候,猛地看到一张郭晶晶和陈若琳同框的照片,一个穿得素得不能再素,气场却能把屏幕都撑爆,一个光彩夺目却低调内敛到骨子里。
这一瞬间,才懂得啥叫"富贵相",这就是骨子里透出来的,遮都遮不住。
这俩宝贝疙瘩都是咱中国跳水队的招牌人物,奥运金牌拿到手软,国家功臣榜上有名,可站一块儿,气质差别上下九霄云外。
一个嫁入豪门身家百亿却素面朝天,一个从运动员变教练依然拼命干,两条道走得不一样,却都亮得让人眼晕。
说起郭晶晶,中国跳水界的一姐,四届奥运会,豪取4金2银,"跳水皇后"这顶帽子,谁敢跟她抢。
1981年出生的晶晶姐,16岁那年就在1997年世界杯跳水赛上一鸣惊人,直接拿下女子三米板冠军,把名将高敏多年的纪录给破了。
那时候的郭晶晶,眼神犀利得能把水池射穿,动作干净利落,稳得像块大石头,每一跳都美得冒泡。
2004年雅典奥运会,郭晶晶和闺蜜吴敏霞联手在女子双人三米板上把金牌收入囊中,她自己还不过瘾,又在女子个人三米板上再薅一金。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两块金牌她又双叒叕拿了一遍。
但你别以她靠实力就会飘,那可不,就算成绩牛得冒烟,她也从不张扬。
2012年,郭晶晶嫁给了霍启刚,一跃成为身家百亿的豪门少奶奶。
普通人嫁入豪门,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可人家倒好,反而比以前更低调了。
公开场合几乎不露面,社交媒体不晒娃不晒包,就琢磨着怎么把孩子教育好。
听说,郭晶晶生了三个娃后,无论是接送孩子还是逛超市,都穿得跟普通人一样,休闲裤配T恤,首饰能不戴就不戴。
但就是这么个不显山不露水的郭晶晶,气质却怎么都藏不住。
只要出现在公共场所从容不迫优雅大气的范儿,让人挪不开眼。
她身上那股子气场,不是靠LV、香奈儿堆出来的,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后沉淀出来的真东西,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贵气。
再来瞧瞧陈若琳,1992年出生的这个小丫头,跳水界的天才少女,郭晶晶甩手的接班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才15岁的,女子10米台比赛中,这姑娘跳得叫一个干净利落,直接碾压一众高手,夺得金牌,一举成为中国跳水队史上最嫩的奥运冠军。
光这还不够,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又狠狠地在这个项目上连续卫冕,成了跳水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三连冠"的猛人。
跟郭晶晶那种"温柔不失大气"的范儿不同,陈若琳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阳光活力。
退役后,她没有选择嫁豪门,而是留在了体育战线上,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队教练,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毫不保留地传给下一代,现在是全红婵的教练。
生活中的她,也没有因为拿了一堆金牌就飘起来。
把郭晶晶和陈若琳摆一块儿比较,虽说都是跳水圈的顶尖高手,但这气质差别,就像宝马和法拉利,都是好车,但风格天差地别。
郭晶晶身上有一种天生的贵气和淡定,穿个地摊货都能穿出范儿来,"富贵相"藏都藏不住。
这种气质,一半是她多年跳水训练磨出来的硬气和沉稳,一半是嫁入豪门后经历的大场面给锤炼出来的从容。
这种低调,不是装出来的,是刻在骨子里的修养。
再看陈若琳,她身上满满都是运动员特有的那股子冲劲儿和阳光范儿。
眼睛里闪着不服输的光,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干劲儿,那是常年在赛场上拼杀出来的拼命三郎气质。
其实那些顶尖运动员,性格都特别鲜明,而且会跟着他们的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不断变化升级。
这话说得太在理了,难怪两位跳水女王气质会这么不一样,一个自带豪门气场,一个浑身是劲儿,各有各的精彩。
所谓的"富贵相",可不是啥有钱就能有的玩意儿。
别以为买几个爱马仕,背几个LV就能有了,那叫"暴发户相",差太远了。
真正的"富贵相",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和骨子里的料。
郭晶晶身上"富贵相",绝对不是靠嫁入豪门后老公给的黑卡刷出来的。
从郭晶晶和陈若琳这两位国宝级运动员身上,能看到两种完全不同但同样精彩的人生剧本。
郭晶晶选择了相夫教子,在豪门里低调做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啥叫"嫁入豪门却不忘初心"的教科书级示范。
陈若琳则选择继续在跳水池边挥洒汗水,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下一代,延续着那股子拼命三郎的体育精神。
不管是郭晶晶还是陈若琳,都是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人生精彩的样板,这才是中国体育精神的真实写照。
所以,那些整天羡慕别人"富贵相",想着怎么一步登天的姑娘们,可得好好醒醒了。
与其羡慕眼红,不如脚踏实地做最好的自己。
不管环境咋变,人不能变,本心得守住。
在这个全民都想一夜暴富,速成成功的浮躁时代,郭晶晶和陈若琳这两位国民女神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真正的气质和"富贵相",压根儿不是靠钱堆出来的,是打心底里透出来的那股子真功夫。
这种骨子里的东西,遮都遮不住。
不管你走哪条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气质自然就会从骨子里散发出来。
什么整容买名牌嫁豪门都是虚的,这才是咱们从这两位跳水女王身上学到的最值钱的东西。
来源:玉箫苒的笔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