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结束后,网民孟某某污蔑阅兵,引发网友热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8 15:20 1

摘要: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段诋毁性评论,不仅引发了网民公愤,还招来了警方的行政拘留。这场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不和谐插曲,令人深思。

编辑:画榆林

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从来不是没有边界的,尤其是涉及国家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议题,更容不得半分亵渎。

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段诋毁性评论,不仅引发了网民公愤,还招来了警方的行政拘留。这场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不和谐插曲,令人深思。

9月3日,全国人民沉浸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湖北襄阳网民孟某某却在微信朋友圈发表诬蔑、诋毁“九三阅兵”的不当言论。

当其他网友表达爱国情感时,他竟进行侮辱嘲讽并散布谣言,最终引发公愤并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这一事件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孟某某被依法拘留的事件再次表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的言论都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自由不等于无限制,更不等于可以伤害民族情感和亵渎历史。

公安机关对此类行为的严厉打击,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保护了社会的公共利益。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对于涉嫌寻衅滋事的行为,法律自然会给出应有的裁决。

他说的那些话,可不是“不好听”那么简单,而是实打实的诬蔑、诋毁,针对“九三阅兵”这种象征国家荣誉、民族精神的活动,别人表达爱国心,他不认同就算了,还进行侮辱,甚至编造谣言误导人。

说实话,这个行政拘留已经是很客气了,在这个时候公开侮辱嘲讽国家重大活动,这真是个大聪明啊,个人感觉此人要么平时比较偏激,要么就是脑子多少有点不正常,但是就是这种人还觉得自己很聪明。

此类针对“九三阅兵”的不当言论并非孤例。多名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并晒出截图显示,近期仍有少数网民在网络平台上针对这一纪念活动发表阴阳怪气的言论,试图歪曲活动的纪念意义,这些言论同样引发了网友的普遍谴责。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历史事实,不容置疑更不容诋毁,违反法律自然要承担后果。”

“纪念九三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珍惜当下的和平,任何试图消解这份厚重意义的行为,都站在了公众情感的对立面。”

还有观点指出,言论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爱国情怀是民族的精神根基,嘲讽爱国行为、诋毁纪念活动,显然越过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

这些事件曝光后,社交平台上的讨论迅速聚焦于历史尊重、法律边界与民族情感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网友的评论都保持着理性和明确的立场。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因为先辈们浴血奋战抗击日寇,我们今天才有安稳的生活,任何诋毁纪念先烈活动的行为,都是在触碰整个社会的底线。

另一位网友则从法律层面进行分析,强调网络空间绝非法律管不到的法外之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铁血事实,这不容置疑,更不容诋毁。

谁要是违反了法律,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孟某某的案例,再次证明了法律始终在为历史的尊严与民族的情感保驾护航。

事实上,公众普遍认为,纪念“九三阅兵”的意义深远,旨在让我们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并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任何试图消解这份厚重意义的言行,都无疑是站在了公众情感的对立面。所谓的言论自由,其前提必然是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嘲讽爱国行为、诋毁纪念活动,这种做法已经越过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

这次阅兵被很多人认为是今年国内最重大的事件。表面上看,它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是我国时隔六年后的一次实力展示。

陆海空三军的诸多新式武器装备全面亮相,从无人机编队到新型坦克,再到首次登场的空基核力量,无一不让国人热血沸腾,也刷新了外界对我们国家实力的看法。

就连那个曾经在阅兵前用尽阴招诡计试图阻挠我们的日本,阅兵后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言语间谨慎了不少。

这种实力带来的直接改变,让国内网友兴奋不已,甚至有人高呼希望年年都能有阅兵。

然而,就在这个万众一心为国家欢呼的时刻,社会价值观的某种断层也暴露无遗。阅兵结束没几天,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去世的消息传来,在国内娱乐圈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大量明星艺人纷纷发文悼念,毕竟这位时尚圈的泰斗,其品牌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明星地位的标准之一。

与此同时,一位10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离世的消息,却在国内显得默默无闻,鲜有人关注。这一幕,恰恰印证了那句令人心酸的老话:“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在阅兵这个特殊的节点,抗战老兵的离去本该意义非凡,却被国外时尚界人士的逝世新闻完全盖过了风头。

结语

铭记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九三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

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不能以伤害民族情感为代价,孟某某的案例再次证明,法律始终为历史尊严与民族情感保驾护航,任何触碰红线的行为,都必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民族尊严的全民公开课。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阴谋,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在历史真相面前,任何诡辩都是苍白的;在民族尊严面前,法律的红线不容触碰。

来源:青天御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