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幕下的临沧云县爱华镇,闪烁的警灯穿梭于街头巷尾,成为群众心中最安心的“平安符号”。自云县公安局爱华派出所创新推行“昼夜警务”模式以来,通过构建多维防控体系,将平安守护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让辖区“烟火气”里满是安全感。
夜幕下的临沧云县爱华镇,闪烁的警灯穿梭于街头巷尾,成为群众心中最安心的“平安符号”。自云县公安局爱华派出所创新推行“昼夜警务”模式以来,通过构建多维防控体系,将平安守护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让辖区“烟火气”里满是安全感。
该派出所科学调配警力,打造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网。白天,步巡民警深入菜市场、公园等人员密集区域,同步开展防范宣传与纠纷调解;车巡队伍则重点守护主干道,保障快速响应。夜晚,巡逻重心转向背街小巷、夜市摊点等治安复杂地带,以“见警灯、见警察”的实际行动,切实提升群众夜间安全感。今年截至目前,该所通过昼夜巡逻现场调解纠纷137起,救助群众89人次,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5.3%。
在精准化防控方面,派出所针对辖区治安特点,推行“点面结合”工作法。对重点场所制定“一点一策”防控方案,与经营者共建联防机制;同时将辖区划分为多个巡区,实施“网格化”巡逻,确保防控无死角。在老旧小区,推动加装监控设备并组建“邻里守望”志愿者与“义警”队伍;在娱乐场所周边,搭建“警企联动”微信群,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有效补强治安薄弱环节。
科技赋能让警务工作更高效。派出所投入使用无人机巡控系统,填补地面巡逻盲区;4G执法记录仪实现人脸识别、信息核查等功能移动化;大数据预警平台通过智能分析警情数据,指导警力精准投放。今年6月,依托大数据研判与无人机巡查,派出所仅用20分钟便找回一名走失老人。截至目前,已通过科技手段协助破获案件23起,服务群众67人次。
此外,派出所坚持“宣防一体”,将安全宣传融入日常巡逻。步巡民警随身携带宣传资料,利用间隙开展“一分钟微宣讲”;车载喇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235个警民联系微信群实现辖区居民全覆盖,每日推送安全预警信息。同时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组建“义警”“红袖标”志愿者队伍,开展“邻里守望”活动。今年以来,依靠群众提供线索破获案件12起,预防案件31起,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显著下降。
数据见证平安成效。今年截至目前,该辖区总警情同比下降32.4%,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41.7%,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高达96.8%。“现在收摊再晚也不怕,看到警灯就安心。”夜市摊主张大姐的话,道出了群众的真实感受。
下一步,云县公安局爱华派出所将持续完善“昼夜警务”模式,以更精准、更高效的警务服务,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探索新路径,用坚守与责任守护辖区群众的平安幸福。
记者 杨子 通讯员 冯伟
来源:云南法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