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大爷家15只信鸽参加活动后,陆续归巢,听听他怎么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1:59 3

摘要:上午10点43分,鸽舍门口的电子钟“滴”了一声,第四羽灰白选手像子弹钻进笼口。它用翅膀告诉主人:昨晚放出去的15只里,已有四只打卡归巢,王师傅心里的石头落了一角。

上午10点43分,鸽舍门口的电子钟“滴”了一声,第四羽灰白选手像子弹钻进笼口。它用翅膀告诉主人:昨晚放出去的15只里,已有四只打卡归巢,王师傅心里的石头落了一角。

有人觉得这只是老人寻常消遣,但在68岁的王师傅看来,今天的归巢率就是一份成绩单——城市高楼、环路气流、电磁噪声都在刁难他的鸽子,能回来一只,就多一分成就感。

9月2日清晨5点,北京东城天蒙蒙亮,放飞车停在二环外的空地。车厢门一起,数百羽鸽子射向云层,像给天空倒了一包彩色碎纸。王师傅的15只里,有3只是第一次参加区赛,他暗暗记下方向,心里却不确定它们能不能找回家。

老伙计们说,鸽赛看似拼体能,其实先拼“导航芯片”——大脑记忆磁场的能力。东城楼高风急,鸽子得在四五十米高度穿过通讯塔,钻进由热岛效应制造的乱流,再躲开几只流浪鹰的俯冲,这是赛场给出的第一道“题”。

王师傅的准备从一个月前就开始。每天凌晨四点半,他摸黑把鸽子赶上屋顶,让它们绕着钟鼓楼方向飞三圈,再投喂脱脂豌豆和麻籽。太阳还没升高,他已经记录下每羽心率和重量,像小学老师批改作业一样仔细。

这份执念源于一次失而复得。十年前,他有只雨点鸽被风吹到天津港,在海边停了六天才回来。那一次,他第一次把“漂泊”两个字和一只小鸟联系起来,决定要给它们更好的体能与记忆。

街坊们把王师傅的鸽舍当“天气预报站”。如果鸽子起飞后在上空盘旋时间过长,他们就知道今天有逆风;如果鸽子几乎不盘旋就折返,多半晚上有雨。孩子们放学会围着笼子问:“大爷,它们去哪儿旅游啦?”

15羽鸽子脚上都套了电子环。一旦穿过笼口,天线能精确到0。1秒读取归巢时间。前三只平均时速1200米/分钟,不算顶尖,却足以在区赛里排进前30%。王师傅乐呵呵地把数据抄在日记本,旁边还画了几只歪歪扭扭的小鸽子。

等待剩下的鸽子回家是门艺术。王师傅泡了壶铁观音,坐在胡同口的小竹椅上,眼睛却像雷达一样扫天空。风一停,他能听到笼子里金属门片轻轻晃动,那是已经归巢的鸽子在调整呼吸。

有人问他紧张什么,他笑说:“这可比买彩票刺激,你得先花几年教它们认路,再赌一次天气。”说完又抬头,像在跟远处的什么东西打暗号。

上午11点18分,第五、第六羽几乎同时冲线;紧接着三分钟,第七羽也回来了。它们的胸肌膨胀,腿上羽毛沾着细灰,显然跟风打过硬仗。王师傅把它们抱出来,用手指梳理颈部羽毛,嘴里轻声念叨:“辛苦啦,小家伙。”

至中午十二点半,归巢的数字停在“11”。最后四羽还在路上。老伴端来热粥,他只喝两口就放下碗,继续盯着天。阳光正毒,蓝天像被晒得发白,小屋顶的铁皮开始“噼啪”响,他还是不挪地方。

突如其来的尖啸划破午后寂静,那是隼鹰的声音。王师傅的肩膀一紧,但头顶什么也没有。他松了口气,心想:但愿没遇上真正的猎手。信鸽的对手,从来不只有时间,还有天空里隐形的掠食链。

14点05分,远处出现一抹灰点,随后第二抹、第三抹……剩下的四羽在空中排成微小的箭形,直刺屋顶。它们落地时已累得脚发抖,但电子环还没停表——14小时23分12秒,全部打卡完成。王师傅这才长出一口气,用毛巾随手抹了把汗。

日记本最后一栏,他只写了八个字:“全员归巢,风向东北。”旁边画了张笑脸,眉毛很弯。东城的傍晚风吹过胡同,鸽舍里传来“咕噜咕噜”的低喉音,像在讲述一次刚刚落幕的冒险。

他把笼门锁好,拍拍木门说:“明早见。”其实他更在意的是下一个坐标:10月的区级晋级赛,将在昌平放飞。路程再远、难度再高,他仍会在屋顶举目张望,因为对老人而言,鸽子飞出去的每一厘米,都是他与城市共同呼吸的证明。

来源:仲孙凡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