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林(化名)是福建福州的一位70岁大爷,最近成了小区里的“话题人物”。不是因为他会跳广场舞,也不是因为他会讲故事,而是因为他为了减肥增肌,每天喝10瓶牛奶,三餐只吃白粥配咸菜。结果呢?体重没减,裤腰带还紧了,血糖却飙到15毫摩尔/升,吓得他赶紧跑医院。老林坐在
老林(化名)是福建福州的一位70岁大爷,最近成了小区里的“话题人物”。不是因为他会跳广场舞,也不是因为他会讲故事,而是因为他为了减肥增肌,每天喝10瓶牛奶,三餐只吃白粥配咸菜。结果呢?体重没减,裤腰带还紧了,血糖却飙到15毫摩尔/升,吓得他赶紧跑医院。老林坐在诊室里,手里攥着化验单,满脸懵:“医生,我这不是健康饮食吗?牛奶补蛋白,白粥减肥,怎么还出问题了?”
医生翻了翻他的报告,又听他讲了这“奇葩食谱”,哭笑不得:“大爷,您这是拿牛奶当水喝,粥当饭吃,血糖不飙才怪!减肥没成,糖尿病倒是找上门了。”老林傻眼了,他本想练出肌肉,瘦成“硬朗老头”,没想到练成了“糖人”。这事儿传开,邻居们议论纷纷,老林也下决心弄明白:牛奶和白粥,到底哪里出了岔子?
老林今年70岁,身高1米68,体重78公斤,退休前是福州一家工厂的电工。他年轻时壮实,干活利索,退休后却胖了起来,肚子圆得像个西瓜,走路慢吞吞。他有三个孙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才3岁,每次抱孙子都喘得不行。他常跟老伴念叨:“我得减肥,不然连孙子都抱不动了。”老伴笑他:“你这年纪,减啥肥,健康就行。”可老林不服输,他还想增点肌肉,穿上紧身衣,拍张照片发朋友圈,炫耀一把“老当益壮”。
老林身体底子还行,就是有点高血压,平时吃药控制得不错。他没糖尿病史,体检时血糖也正常,就是胆固醇偏高,医生提醒过少吃油腻。他喜欢看养生节目,听说牛奶能补钙增肌,白粥热量低能减肥,就自创了这套“神仙搭配”。每天早上5瓶牛奶,中午一碗白粥加咸菜,晚上又是5瓶牛奶加粥,风雨无阻。他得意地说:“我这是科学健身,蛋白质管够,热量还低!”可仨月下来,体重没掉,肚子还大了,最近还老口渴、尿多,他才慌了神。
老林去医院那天,挂了个内分泌科号。医生抽了血,一看结果,空腹血糖15毫摩尔/升,正常值不超过6.1;餐后两小时血糖20毫摩尔/升,超标一倍多。医生又查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8.9%,确诊2型糖尿病。老林急了:“我没吃糖啊,怎么就糖尿病了?”医生问清他的饮食,眉头一皱:“你这10瓶牛奶加白粥,比吃糖还狠。”
医生掰开讲:一瓶牛奶(250毫升)约含12克乳糖,10瓶就是120克糖。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直接推高血糖。白粥呢?看似清淡,却是高升糖指数(GI)食物,100克白粥含碳水化合物25克,消化快,血糖蹿得更快。老林一天三餐,等于吃了200克以上的糖类,肝脏和胰岛扛不住,血糖自然飙升。
更糟的是,体重没减反增。医生说:“牛奶热量不低,10瓶加起来超1200大卡,加上粥和咸菜,你一天摄入超1500大卡,还想减肥?”老林一算,傻眼了:“我还以为自己在挨饿呢!”医生拍拍他肩膀:“挨饿的是胰岛,不是肚子。”
老林的“牛奶+白粥”组合,看似健康,其实暗藏危机。先说乳糖。它虽是天然糖,可过量摄入照样伤身。《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研究显示,每天喝奶超1升,血糖异常风险增20%,因为乳糖分解后直接变葡萄糖,胰岛素跟不上就乱套。老林10瓶牛奶,等于每天给自己灌糖水。
再看白粥。它GI高达89,比白面包还高。《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实验发现,高GI食物让血糖在30分钟内飙升50%,长期吃,胰岛功能衰竭。中国糖尿病学会数据,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高GI饮食是主因之一。老林三餐白粥,等于给血糖“火上浇油”。
还有脂肪转化。牛奶含饱和脂肪,10瓶下去,脂肪超标,堆在肝里、肚子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指出,过量乳脂与脂肪肝和心血管病相关。老林的胆固醇高,本就该少吃脂肪,他却反着来,体重不增才怪。
中国的情况更严峻。国家卫健委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超1.3亿,60岁以上老人占一半。福州这样的南方城市,爱喝粥、吃咸菜的习惯,加重了血糖负担。老林不过是冰山一角。
出院后,老林坐在家里的藤椅上,看着一箱没喝完的牛奶发呆。他跟老伴嘀咕:“我这辈子没怕过啥,血糖飙升还真吓着我了。”老伴埋怨:“叫你别瞎搞,你非要当健身教练,现在好了吧?”老林苦笑:“我还想给孙子做榜样呢,差点成反面教材。”
他翻出以前的照片,60岁时还精瘦,现在胖得像个球。他问儿子:“爸这岁数还能减肥吗?”儿子拍拍他:“能,但得听医生的,别再喝牛奶澡了。”老林点点头,扔了半箱奶,决定改。他还跟邻居开玩笑:“我这‘牛奶大爷’,以后得改名叫‘健康大爷’了。”
老林的血糖危机,不是孤例。饮食不当引发的健康问题,比比皆是:
脂肪肝中国40%成年人受影响,老年人更多。《Hepatology》研究,过量脂肪和糖类是元凶。高血压
咸菜盐分高,老林血压本就高,还加码。《Circulation》指出,高盐饮食推高心梗风险30%。骨质疏松
牛奶补钙没错,但过量伤肾。《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显示,老人每天奶超500毫升,肾结石风险增。心血管病
全球每年1700万人死于此,中国占1/3。血脂高是导火索,老林离这步不远。
医生说:“血糖高是信号,别等并发症找上门。”
老林问:“我还能吃啥?”医生给了五条建议,接地气又有用:
奶减量每天1-2杯(250-500毫升),选低脂奶。老林现在早上一杯,够补钙不伤身。粥升级
白粥换杂粮粥,加燕麦、红豆,GI低,血糖稳。他试了红豆粥,说:“味道也不错。”菜多样
咸菜少吃,多蒸青菜、煮鸡蛋,蛋白质管够。老林爱上西兰花,减盐又健康。动起来
每天散步半小时,别宅着。《Diabetes Care》研究,运动降血糖20%。他跟老伴跳起了广场舞。查血糖
每周测一次,别大意。老林买了血糖仪,天天记。
老林的“10瓶牛奶”实验,像一场闹剧,也像一次警醒。70岁的他,从血糖飙升里学会了珍惜。现在,他早上一杯奶,中午杂粮粥加菜,晚上散步回来喝口茶。体重掉了3斤,血糖稳在7左右。他拍了张照发朋友圈,肚子小了点,笑得硬朗,配文:“减肥增肌靠科学,牛奶不是水!”
你呢?是不是也信过“多吃无害”?老林用70岁换来的教训告诉你:健康不靠蛮干,适度才长寿。扔掉乱吃的习惯,今天走两步,明天活更好。
来源:吴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