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排名大调整:上科大第6,东华大学第10,上海海洋第16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10:14 1

摘要: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最新发布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上海)引发广泛关注。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以综合实力并列榜首,同济大学稳居第三,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分列第四、第五位。头部高校格局保持稳定,而中游院校的竞争态势则暗流涌动。

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最新发布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上海)引发广泛关注。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以综合实力并列榜首,同济大学稳居第三,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分列第四、第五位。头部高校格局保持稳定,而中游院校的竞争态势则暗流涌动。

上海科技大学以理工类院校身份跻身第六,超越华东理工大学等传统强校;东华大学首次进入前十,位列第十;上海海洋大学则凭借农林学科优势跃升至第十六位。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特色院校稳居前十二,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院校排名小幅上升,上海体育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专业型高校持续深耕垂直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商学院等应用型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实现排名突破,反映出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上海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以"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为发展定位,2025年排名上升至上海第六、全国第46位,创历史新高。这所由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

其师资队伍中院士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占比达38%,近三年在《自然》《科学》等顶刊发表论文27篇,科研经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更值得关注的是,上科大首创"书院-学院-研究院"三维培养体系,本科生参与国家级课题比例达91%,2024届毕业生中赴QS前50高校深造者占比65%,彰显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东华大学第10

东华大学此次位列上海第十,全国排名提升至72位,较上年度前进9个位次。作为以纺织、材料为传统优势的"双一流"高校,其突破源于"智能+"战略的深度实施。学校将纺织科学与工程A+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交叉融合,建成全国首个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分中心,推动功能性纤维材料在航天服、人工血管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在产教协同方面,东华与特斯拉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内饰材料,联合东方国际集团建成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技术成果转化收益三年累计突破3亿元。这种"学科重构+产业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其在理工类院校竞争中实现突围。

上海海洋大学第16

上海海洋大学作为市属"双一流"建设高校,排名跃居上海第十六、全国162位,在农林类院校中表现亮眼。学校紧扣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构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学科生态链,其水产学科在远洋渔业资源评估、南极磷虾可持续开发等方向形成技术壁垒。

2024年主导制定的《深海渔业资源养护国际标准》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采纳,建设临港滨海试验基地完成全球首例人工珊瑚礁大规模修复工程。产教融合方面,与光明食品集团共建中国首座深远海养殖工船,实现工业化养殖产能提升40%;牵头长三角海洋产业创新联盟,技术支撑的海洋经济项目年产值突破80亿元。这种"顶天立地"的发展路径,为行业特色型高校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纵观2025年上海高校版图,头部院校持续领跑、特色强校多点突破的格局已然形成。上科大、东华、上海海洋等高校的崛起,印证了差异化发展路径的生命力。在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高等教育正以"综合实力筑基、特色优势突围"的态势,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未来,随着评价体系持续优化,更多高校有望通过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城市能级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城市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