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丛台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节水行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1 10:15 1

摘要: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在此期间,丛台区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节水行动,从校园到社区、单位,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举措扎实落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

——丛台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节水行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在此期间,丛台区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节水行动,从校园到社区、单位,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举措扎实落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走进丛台区政府第一幼儿园,“节约用水,从娃娃抓起”的意识贯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丛台区节水教育基地,这里处处彰显着节水的智慧与实践。

“获得丛台区节水教育基地这个称号,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后勤主任周松说,“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节水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沿着校园的小路漫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设置在显眼位置的节水宣传栏。它不仅是宣传节水知识的窗口,还详细记录着节水器具的分布位置。“别小看这个宣传栏,它可是我们节水宣传的重要阵地。孩子们每天路过都会看上几眼,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很多节水小知识。”周松说。

幼儿园的停车位和人行道铺设了透水地面,平台下方采用透水混凝土。每逢雨天,这些透水设施便发挥作用,减少路面积水的同时,及时补充地下水。“就像给大地安装了一个天然的‘过滤器’,让雨水能够更好地循环利用。”周松形象地比喻道。

厨房西北角的雨水收集设备,是幼儿园节水实践的一大亮点。这套设备每年能收集约7吨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大棚里的农作物便是受益者。“我们的大棚采用喷灌方式,相比传统漫灌,能节省40%的用水量。”周松说,“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种植的乐趣,同时也能亲身感受到节水灌溉的好处。”

在用水设施设备上,幼儿园也下足了功夫。园内全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器具,节水水龙头、感应式节水面盆、小便池智控系统、蹲便冲水阀一应俱全。洗衣房里,尾水回收设备更是发挥了大作用。“孩子们的毛巾每天都要清洗,这套尾水回收设备每年能为我们节约380吨水。”周松介绍说,“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节水的成效。”

二楼的节水教育平台是孩子们的乐园。在这里,他们学习节水知识,制作手工、手抄报,在游戏和活动中受到节水氛围的熏陶。“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养成节水意识。”周松表示。

在丛台区,节水工作并非局限于幼儿园,每到“中国水周”,一场场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活动便在全区展开。

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市水利局、市司法局、丛台区水利局等多家单位的主题展台一字排开。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过往市民发放《节约用水条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强监督、保护资源补短板”等宣传材料。市民们纷纷驻足,认真阅读宣传资料,不时向工作人员咨询用水相关问题。

“这些宣传资料真的很有用,让我学到了很多节水的方法。以前总觉得水很充足,现在看来,节水真的是每个人的责任。”市民郭子博说。

现场设置的节水知识展板前围满了人,工作人员分类讲解企业、家庭等不同场景的节水妙招。从如何更换节水器具到合理利用废水,每一个小技巧都吸引着市民们的关注。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这天晚8点,美乐城、天鸿广场参与了水利部举办的“千城地标亮节水”活动。绚丽的灯光将节水标语投射在建筑外墙上,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节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市民崔晨晨说。

除了这些活动,丛台区水利局积极与市第三中学对接,合力谋划水情科普馆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水情科普馆建在“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毗邻处,充分发挥学校实践基地的教育作用。

走进水情科普馆,多媒体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节水相关视频,节水知识互动系统前,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互动游戏。馆内还设置了节水器具实物展示台、国情水情介绍、节水政策解读等宣传栏。为了保证科普馆的正常运行,丛台区水利局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从馆室管理到引导讲解,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水情科普馆,为广大市民、社会各界及中小学生搭建一个传播节水知识、掌握节水技术、开展节水实践的平台。”丛台区水利局二级主任科员张利芹表示。

如今,在丛台区,节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风尚。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到社区里的老人,从学校的师生到企业的员工,每个人都在做节约用水的践行者。

“节水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努力,让节水意识在丛台区生根发芽,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张利芹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丛台区的节水工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苏醒

来源:山河视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