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高气爽,蝉鸣渐歇,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为切实提升校园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全面筑牢校园安全屏障,近日,山西各地消防救援队伍主动走进中小学,精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消防宣传活动,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秋高气爽,蝉鸣渐歇,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为切实提升校园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全面筑牢校园安全屏障,近日,山西各地消防救援队伍主动走进中小学,精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消防宣传活动,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长治消防救援支队黎城大队负责人化身“蓝老师”,带头走进课堂,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生动有趣的“消防微课堂”。期间,围绕校园火灾的成因、危害与突发特性、火场自救逃生等知识进行讲解,借助全国典型火灾案例和校园消防安全警示教育片,使全体师生切实掌握日常预防火灾的知识技巧以及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此外,宣传人员还介绍了各种消防器材的用途,为学生们准备了消防文创产品,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晋中消防救援支队将消防课堂搬进军训现场,为新生们送上了一堂沉浸式的安全必修课。宣传员依次从“火灾警钟、知识武装、实战技能、器材探秘、互动提升、总结升华”六个方面为学生们讲解了什么是消防、身边的火灾隐患、如何正确疏散逃生、消防器材操作使用等知识,重点为他们强调教学楼、宿舍、实验室等关键区域的消防安全注意事项。同时,现场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一问一答中让同学们对消防安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临汾消防救援支队为新生们量身打造“消防实战课堂”,通过“讲、演、练、查”四维融合,为同学们带来形象生动的课程。宣传人员以校园典型火灾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校园生活场景,向同学们讲解了火灾的危害性、日常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要点,着重普及了教室、餐厅等重点区域的防火注意事项;现场演示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的正确使用方法,详细拆解“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流程,手把手指导参训学生进行实操练习;现场设置消防知识竞答等趣味活动,让安全知识从“课本”走向“现场”;重点对学校教学楼、宿舍等关键区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细致排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电气线路是否规范等隐患,让安全防线从“被动”转向“主动”。
吕梁消防救援支队孝义大队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的方式,在学校开设“秋季消防安全小课堂”。宣传人员结合校园火灾特点,通过典型火灾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火灾的成因和危害,从多个方面向大家传授消防安全理念和知识。此外,宣传人员向师生们发放了《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手册》,并在操场上详细演示了灭火器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同学们纷纷上台亲身体验,化身小小“消防员”,在实践中掌握灭火技能。
“同学们,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你们知道吗?”“拔下保险栓、用手握住软管、压下手柄……”忻州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紧紧围绕“校园消防安全”这一主题,从火灾特点、初期火灾扑救、逃生自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讲解,重点介绍了宿舍楼、食堂等场所用火、用电安全知识,使消防知识能够入脑入心,真正将消防安全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此外,消防员还向学生们展示了消防头盔、防火服、防化服等专业装备,并手把手指导师生们亲自操作体验,实实在在掌握灭火技能。
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进一步丰富了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提升了学校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营造了“学消防、懂消防、用消防”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山西各地消防救援队伍将持续深化校园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推动消防知识融入校园日常,为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导报记者 魏世杰
来源:科学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