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到“癌症”两个字,你脑中第一个浮现的词汇是什么?是绝望?是告别?还是“治不好”?但如果我告诉你,有些癌症其实治愈率高达90%以上,你还会如此恐慌吗?
听到“癌症”两个字,你脑中第一个浮现的词汇是什么?是绝望?是告别?还是“治不好”?
但如果我告诉你,有些癌症其实治愈率高达90%以上,你还会如此恐慌吗?
很多人对“癌症”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畏惧,仿佛一旦确诊,就被判了“死刑”。这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误区。
癌症并不等于死亡,医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状态,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在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前提下,治愈率非常高,患者完全可以像慢性病一样长期管理,甚至完全康复。
为什么我们要打破这个误区?因为错误的恐惧会让人做出错误的选择:拒绝治疗、放弃治疗,甚至盲目投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说到底,真正可怕的不是癌症本身,而是对它的误解。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5种治愈率可高达90%的癌症类型。确诊后,真的没必要“谈癌色变”,关键是科学应对、安心治疗。
你或许会问:癌症还能治愈?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识”?我们就从这儿开始讲起。
让我们先厘清一个医学术语——“治愈率”并不等于100%无复发,而是指在统计学意义上,经过规范治疗后,在五年内不复发、不转移、无病生存的比例达到或超过90%。
这个数据来源于临床大样本研究,由国家癌症中心等权威机构发布,具有充分的可信度。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就是“高治愈率癌症”的代表之一。女性患者居多,往往在体检中被偶然发现,许多肿瘤只有米粒大小。只要手术切除干净,5年生存率超过98%,几乎可以视为“良性管理”。
再比如早期宫颈癌,得益于HPV疫苗和普查策略的普及,越来越多女性在癌前病变阶段就被发现。通过宫颈锥切或微创手术治疗,临床治愈率接近100%。
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癌症”完全不同?对,这是我们今天想强调的重点:并不是所有癌症都等于“走投无路”。
我们再来看一个常被误解的癌种——睾丸癌。虽然名字特殊,但它是年轻男性中预后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典型的治愈率超过95%,甚至在已经发生转移的情况下,经过化疗仍有极高的治愈可能。
有一个真实案例:一位28岁的IT工程师,因为阴囊轻微不适到医院就诊,结果确诊为精原细胞瘤。他几乎陷入崩溃,但在规范治疗后,如今已经五年无复发,健康地回归了工作和生活。
这类病例在临床中并不少见。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因为羞于启齿或过度恐慌,延误了诊疗。
你是否也曾听说“白血病就是绝症”?这其实是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一种误读。作为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种亚型,APL在过去确实是“死亡率高”的代名词。
但如今,随着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的广泛应用,APL已经成为“可以被治愈”的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率高达90%以上。
这就是医学的力量——不断进步,不断挑战“绝症”的定义。
另一种“被严重误解”的癌症是霍奇金淋巴瘤。它虽然属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但却是最容易治愈的血液肿瘤之一。尤其在青壮年中发病较多,标准化疗方案ABVD联合放疗,治愈率超过90%。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些高治愈率癌症,往往具备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早期发现率高、治疗手段成熟、对药物敏感、复发风险低。
但真正让它们“可治愈”的关键,还在于——患者是否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不盲目恐慌。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癌症统计年报》,我国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已从2000年的约30%,提升至目前的43.7%。其中部分癌症种类,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在发达地区的治愈率已媲美欧美国家。
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现实:公众对癌症的认知,还远远滞后于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多人依旧停留在“癌症=绝症”的恐惧阶段,这才是健康教育必须突破的“第一关”。
从医生的视角来看,我常常遇到患者在确诊后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是不是没救了?”但只要你把癌症当成一种可以被管理的疾病,而非“终点”,你就已经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即便是高治愈率的癌症,也需要规范治疗才能实现良好预后。很多患者因为“怕痛”“怕副作用”而中途放弃治疗,这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此,我想强调一个健康术语:“完全缓解”≠“完全治愈”。哪怕影像学检查一切正常,也不等于可以放松警惕。定期复查、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调适,都是长期健康的重要保障。
我们也要警惕另一个误区:过度医疗。一些所谓“特效疗法”“神药秘方”,不仅没有疗效,反而延误治疗。请科学治疗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从社会层面看,癌症的“污名化”也在逐渐消解。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勇敢公开自己的抗癌经历,传递出“癌症可治”的信号。这种积极的社会氛围,正是我们健康教育的成果之一。
但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尤其是在基层地区,仍有大量患者因信息闭塞、资源不足而错失治疗机会。推动健康公平,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和公众共同的责任。
请牢记:不是所有癌症都可怕,有些癌症,真的可以治愈。
如果你或家人不幸确诊了上面提及的几种癌症,请不要慌张。你需要做的,是选择有经验的医生、遵循标准治疗方案、保持心理平稳。90%的治愈率,是努力和信心的结果。
癌症,不再是不可名状的“终局”,而是可以对抗、可以战胜的“困难关卡”。只要你科学面对,它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
你是否了解自己每年有没有进行体检?你知道家族中哪些癌症有遗传倾向吗?你是否知道哪些高危因素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也别忘了点赞、转发这篇文章,帮助更多人摆脱对癌症的误解。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中国癌症统计年报[R].国家癌症中心,2024.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3年修订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12):1052-1060.
来源:健康科普田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