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出租师傅雪天连人带车消失,7年后妻子打的,竟坐上了自家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0:14 3

摘要:闹钟一响,他就翻身下床,动作轻得像猫一样,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妻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师傅,到第一医院。”苏梅抱着发烧的女儿上了车。

“行。”司机的声音有些沙哑。

车子启动了,苏梅无意中瞥见后视镜里司机的眼睛。

那眼神让她心头一震。

七年了,她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那双眼睛的模样。

01

赵志强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

闹钟一响,他就翻身下床,动作轻得像猫一样,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妻女。

先去厨房烧水。老式的煤气灶,蓝色火苗舔着水壶底部。然后刷牙洗脸,对着小镜子简单整理一下头发。

筒子楼的走廊里已经有人在活动了。隔壁老王家的收音机传来新闻播报的声音,楼下小孩子的哭声时断时续。

“爸爸,今天能早点回来吗?”小琴趴在被窝里,眼睛还没完全睁开。

“看情况吧。”志强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冬天生意不好做,能多跑一趟是一趟。”

他的工作服有些旧了,洗得发白,但很干净。苏梅总是把他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

“昨天晚上你回来都十二点多了。”苏梅从床上坐起来,头发有些乱,脸上还有被褥压出的印子。

“没办法,要过年了,大家都想多赚点。”志强系着鞋带,“你们再睡会儿,我先走了。”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要重复一遍。

志强开出租车三年了。1997年的哈尔滨,出租车行业刚兴起不久,竞争激烈。满街都是蓝色的夏利,红色的夏利,还有少数几辆桑塔纳。

他每天从早跑到晚,收入勉强够一家人生活。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个七八十,不好的时候只有三四十。

苏梅在纺织厂上班,但工厂效益越来越不好。前两年还能按时发工资,现在经常拖欠,有时候两个月才发一次钱。

“小琴想要个洋娃娃。”苏梅说,“过年的时候能买一个吗?”

“多少钱?”

“二十块。”

志强在心里算了算这个月的账。房租十五,水电费八块,买粮食蔬菜要四十多,小琴的学习用品十几块...

“行,等我这几天多跑跑,攒够了就买。”

小琴一听这话,立刻从被窝里钻出来,光着脚跑过来抱住爸爸的腿。

“谢谢爸爸!我要粉色的,要会说话的那种!”

“好好好,粉色的会说话的。”志强摸摸女儿的头,“快回去穿鞋,别着凉了。”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平凡,琐碎,但温馨。

楼下传来汽车喇叭声,是出租车公司的调度在催了。

“我真走了。”志强拿起车钥匙。

“路上小心。”苏梅说,“中午别忘了吃饭。”

“知道了。”

志强下楼,外面的冷风扑面而来。哈尔滨的冬天来得早,十一月就开始下雪,一直要持续到来年三月。

他的车停在楼下,一辆蓝色夏利,车况不算太好,但很结实。买车的时候花了两万多,是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来的钱。

车里他放了一些小装饰:苏梅亲手缝的格子布座椅套,小琴送给他的毛绒小熊,还有一个祈福的小挂件。

每天在路上跑十几个小时,这辆车就像他的第二个家。

发动车子,收音机里传来邓丽君的歌声。志强调大音量,一边开车一边哼唱。

路上已经有不少出租车在跑了。老刘、小马、王师傅...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在奔波。

第一个客人是个上班的小姑娘,从住宅区到工厂区,六块钱。

“师傅,麻烦开快点,要迟到了。”

“坐稳了。”

就这样开始了新的一天。

02

1997年12月23日,下雪了。

早上起来,志强拉开窗帘,外面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密密麻麻地从天空飘下来,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在飞舞。

“雪这么大。”苏梅也起床了,站在窗前看着外面。

“雪天生意好。”志强洗脸的时候说,“没人愿意骑车走路,都要打车。”

小琴趴在窗台上,小手在玻璃上画着画。“爸爸,雪人什么时候能堆?”

“等雪停了,爸爸陪你堆。”

“真的?”

“真的。”

吃早饭的时候,外面的雪越下越大。苏梅有些担心:“路上会不会不好走?”

“没事,我开车十几年了。”志强喝了一口小米粥,“就是要开得慢点。”

“那你小心。”

“放心吧。”

志强照常出车。雪天确实生意好,一上路就有人招手。

第一单是个老太太,要去医院看病。路上她一直在说话:

“这雪下得,比去年还大。”

“是啊,今年冬天特别冷。”志强一边开车一边回答。

“我这腿啊,一下雪就疼得厉害。”

“您多保重身体。”

送完老太太,又接了一个买菜的大妈,然后是两个学生,一个推销员...

志强在雪中穿行着,车窗不断被雾气模糊,他要不停地用抹布擦拭。

中午的时候,雪稍微小了一些,但路面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很多车都开得很慢,有的干脆停在路边不敢走了。

志强给苏梅打了个电话。

“今天能多赚点。”他说,“我晚点回去。”

“路上小心,雪这么大。”

“知道,我会注意的。”

下午,雪又开始下大了。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但打车的人却更多了。

志强一直跑到晚上十点多,才决定收工。

“再接最后一单就回家。”他自言自语地说。

就在这时,路边有人招手。

一个中年男人,穿着厚厚的棉衣,帽子上积了一层雪。

“师傅,去道外区。”男人上车后说。

“具体哪里?”

“红旗大街那边,到了我再指路。”

这一单路程不近,但价钱合适。志强算了算,这趟跑完今天就能赚到一百多了。

“行,坐好了。”

雪越下越大,路面越来越滑。志强开得很小心,车速不快。

路上车很少,只有偶尔几辆车从对面开过来,车灯在雪夜里显得格外刺眼。

乘客坐在后面,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指指路。

“前面左拐。”

“好的。”

“再往前走一段。”

“没问题。”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志强看了看表,十一点半了。

“师傅,就停在前面路口吧。”乘客说。

“行。”

乘客下车付了钱,很快消失在雪夜里。志强数了数钱,一共二十八块,今天的收入不错。

他准备掉头回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辆车停在路边,似乎出了什么状况。

车灯还亮着,但没有人影。

志强犹豫了一下。按说这种大雪天,应该早点回家,但看到有车抛锚,他还是不放心。

万一里面有人需要帮助呢?

他把车停在一边,下车去查看情况。

走近一看,是一辆黑色桑塔纳,车头撞在了路边的电线杆上,前保险杠已经变形了。

“有人吗?”志强喊了一声。

没有回应。

他走到车前,透过挡风玻璃往里看。驾驶座上坐着一个人,趴在方向盘上,一动不动。

“师傅,师傅!”志强拍打车窗。

还是没有反应。

车门没有锁,志强拉开车门。那个人抬起头,脸上全是血。

“快...快救我...”那人虚弱地说。

志强二话不说,把人扶到自己车上,直奔最近的医院。

一路上,那人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我...我叫什么名字?”他问。

“师傅,你叫什么名字?”

“我不记得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震荡,需要住院观察。志强帮忙办了手续,垫付了医药费。

“谢谢你,谢谢你...”那人握着志强的手。

“别客气,都是开车的,互相帮助应该的。”

志强留下了联系方式,告诉医生如果有事可以找他。

等处理完这一切,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志强开车往家走,心里想着苏梅肯定担心坏了。

但他不知道,这一次帮助别人的善举,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03

第二天早上,苏梅醒来发现身边的床铺是空的。

志强没有回家。

她看了看表,七点半了。平时这个时候,志强早就起床准备出车了。

“会不会是昨天太累,在车里睡着了?”苏梅自我安慰着。

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她起床给小琴做早饭,动作有些心不在焉。

“妈妈,爸爸呢?”小琴问。

“爸爸昨天工作到很晚,可能还没回来。”

“那他在哪里睡觉?”

“可能在朋友家。”苏梅不想让女儿担心。

送小琴上学后,苏梅赶紧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

“老马,志强回来了吗?”

调度员老马的声音有些困倦:“昨天晚上十一点半还联系过,说最后跑一趟就回家。后来就没消息了。”

“会不会是车坏了?”

“有可能。雪这么大,路上情况复杂。我帮你问问其他师傅,看有没有人见过他。”

苏梅放下电话,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上午,她在家里坐立不安,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听听楼下有没有熟悉的发动机声。

中午,老马打来电话:“问了一圈,都说没见过志强。你再等等,可能是去加油站了,或者在哪里修车。”

苏梅等了一个下午,还是没有消息。

傍晚,小琴放学回来:“妈妈,爸爸回来了吗?”

“还没有。”苏梅勉强笑了笑,“爸爸可能有事耽搁了。”

“什么事这么久?”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

晚上吃饭的时候,小琴一直看着爸爸的空椅子。

“妈妈,爸爸是不是出事了?”

“别瞎说。”苏梅的语气有些严厉,“爸爸只是有事晚回来而已。”

但她自己心里也没底。

第二天一早,苏梅请了假,带着小琴去派出所报案。

“我丈夫开出租车,前天晚上出去后就没回来。”

值班的警察很年轻,听了情况后说:“失踪多长时间了?”

“一天多。”

“这个时间还不算太长。可能是车坏了,或者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

“那你们能帮忙找找吗?”

“我们会派人去他最后出现的地方看看。不过你也别太担心,开出租车的经常有这种情况,过两天就回来了。”

苏梅不放心,又去了医院。万一志强出了车祸,会不会被送到医院?

她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志强的消息。

一周过去了,人车都没有找到。

志强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苏梅开始慌了。她每天都去警察局询问,每天都在路上寻找那辆蓝色夏利。

“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小琴问。

这话像刀子一样插进苏梅的心里。

“不会的,爸爸最疼你了,怎么会不要你?”

“那他为什么不回来?”

“爸爸...爸爸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正在想办法解决。”

“什么困难?”

“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苏梅不知道该怎么跟八岁的女儿解释这种事情。她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邻居们开始议论纷纷:

“会不会是出车祸了?”

“这么长时间没消息,肯定是出事了。”

“也有可能是跟别的女人跑了。”

“别瞎说,志强不是那种人。”

苏梅听到这些议论,心里既愤怒又无奈。

她相信志强不会抛弃她们,但人车无故消失,又该怎么解释?

一个月过去了,警察说已经尽力了,但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可能真的出车祸了,但尸体...可能被雪埋了,要等开春才能发现。”

苏梅听到这话,差点晕倒。

但日子还要过下去。

04

1998年春天,苏梅的世界彻底变了。

纺织厂正式宣布倒闭,工人全部下岗。苏梅拿到了三千块钱的买断费,这是她和志强多年积蓄的全部。

“妈妈,我们没钱了吗?”小琴问。

“还有一点。”苏梅数着手里的钞票,“够我们生活一段时间。”

但她心里知道,这点钱撑不了多久。

房租每月十五,水电费八块,小琴的学费书本费,还有日常的吃穿用度...

苏梅开始四处找工作。

但她只有初中文化,又没有什么特殊技能,找工作并不容易。

“我们招营业员,但要长得漂亮的。”

“我们要大专学历以上的。”

“我们只招男的。”

一次次碰壁后,苏梅只能干一些零活:给人家洗衣服,打扫卫生,看孩子...

什么活都干,只要能赚钱。

小琴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小琴,爸爸会回来的。”苏梅总是这样安慰女儿,也安慰自己。

“真的吗?”

“真的。妈妈相信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但话说出口,连她自己都不太相信了。

居委会的张大妈有时候会送点米面油过来。

“苏梅啊,你一个女人带孩子不容易,有困难就说话。”

“谢谢张大妈,我们还能撑得住。”

邻居老刘也经常帮忙。他在建筑工地干活,有时候会带点工地上的馒头回来。

“别客气,都是邻居。”

“老刘,谢谢你。”

“客气啥,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

但苏梅不愿意总是麻烦别人。她要自立,要用自己的双手养活女儿。

1999年夏天,苏梅学会了裁缝手艺。

邻居李大嫂开了个小裁缝店,生意不错。苏梅去求她教自己。

“我可以不要工钱,只要您教我手艺。”

李大嫂是个好心人,看苏梅可怜,就答应了。

“行,你跟着我学,学会了自己开店。”

苏梅很珍惜这个机会。白天跟着李大嫂学裁缝,晚上回家练习。

手被针扎破了无数次,但她从不叫苦。

小琴看着妈妈的手指贴满了创可贴,心疼得直掉眼泪。

“妈妈,你的手...”

“没事,过几天就好了。”苏梅笑着说,“妈妈学会了手艺,以后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半年后,苏梅的手艺已经很不错了。她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在家里接活。

从早到晚在缝纫机前忙碌,踩得腿都肿了,但一个月能赚个三四百块钱。

虽然不多,但足够母女两人生活了。

“妈妈真厉害。”小琴说。

“是吗?”

“嗯,妈妈会做好多漂亮衣服。”

苏梅笑了。这是志强失踪后,她第一次发自内心地笑。

2000年,2001年,2002年...

时间一年年过去,志强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苏梅已经不再每天等他回来,也不再经常去警察局询问消息。

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她相信有一天,志强会出现在家门口,笑着说:“我回来了。”

2003年,小琴考上了重点中学。

“妈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赚钱养活我们。”十四岁的小琴已经很懂事了。

“傻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

“我要考大学,找好工作,让妈妈过好日子。”

苏梅抱着女儿,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些年来,是小琴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

苏梅的裁缝手艺越来越好,在附近小有名气。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让她做衣服。

收入也稳定了一些,每月能赚到六七百。

她们搬离了筒子楼,租了一间带小院的平房。虽然房子老了点,但总算有了自己的空间。

小琴有了自己的房间,苏梅把客厅改成了工作间,摆上缝纫机和布料。

虽然还是很辛苦,但生活总算有了希望。

05

2004年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

十一月底就下了第一场雪,小琴刚好感冒了,咳嗽得厉害。

“妈妈,我头晕。”小琴趴在书桌上,脸色很不好。

苏梅摸了摸她的额头,烫得吓人。

“发烧了,我们去医院。”

外面雪下得不大,但天色已经很晚了。苏梅背着女儿往医院走,但走了一段路,小琴越来越重。

“妈妈,我走不动了。”

“没事,妈妈背你。”

但小琴已经十五岁了,个子也长高了不少,苏梅背着她走几步就气喘吁吁。

“我们打车吧。”

苏梅在路边等车,但半天没有一辆出租车经过。

小琴在她怀里迷迷糊糊地说着胡话。

“妈妈,我好冷...”

“马上就到医院了,再坚持一下。”

苏梅心急如焚。要是在以前,志强在的时候,哪里用得着这样受罪?

终于,一辆出租车从远处开过来。苏梅赶紧招手。

车停了。

“师傅,到第一医院。”苏梅抱着小琴上了车。

“行。”司机的声音有些沙哑。

车里很温暖,开着暖风。苏梅松了一口气,小琴也安静了一些。

车里有淡淡的烟草味,不是那种高档烟,是很便宜的那种混合型香烟的味道。

苏梅闻着这味道,心里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志强以前也抽这种烟。一块五一包的“春城”,很便宜,但味道很特别。

她无意中看了看车内的摆设。

后座上有一个小毛绒熊,棕色的,有些旧了,但很干净。

苏梅的心跳快了起来。

小琴小时候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毛绒熊,还是志强买给她的。后来搬家的时候不知道丢哪里了。

她又注意到座椅套。

是格子布的,蓝白相间,手工缝制的。右后角有一个小补丁,针脚很细密。

苏梅的手开始颤抖。

这个座椅套是她亲手缝制的,当年专门给志强的车做的。右后角的补丁也是她补的,因为小琴有一次用剪刀不小心划破了。

不可能,这只是巧合。

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她通过后视镜偷偷观察司机。

司机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但那双眼睛...

苏梅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来了。

那双眼睛她太熟悉了。七年来,无数个夜晚,她都在梦里见到这双眼睛。

司机似乎也注意到了她的目光,通过后视镜看了她一眼。

就是这一眼,让苏梅几乎窒息。

那眼神,那神态,还有那种特有的温柔...

“志强?”她差点脱口而出,但又生生咽了回去。

不,不可能。志强已经失踪七年了,怎么可能...

但那些证据摆在眼前,由不得她不相信。

车子在夜色中平稳地行驶着,但苏梅的心却波涛汹涌。

她仔细观察着司机的手。

右手握着方向盘,手指修长,关节分明。无名指上有一道小疤痕,很浅,但很清晰。

就是这道疤!

那是志强当年修车时不小心被铁片划伤留下的。苏梅还记得那天晚上,她给他消毒包扎,心疼得直掉眼泪。

“以后小心点,别总是逞强。”她当时这样说。

“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志强笑着回答。

现在,这道疤痕就在眼前。

苏梅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司机注意到了她的异样,从后视镜里关切地看了她一眼。

“大嫂,怎么了?是不是孩子烧得更厉害了?”

这声音,这口气...

“我没事。”苏梅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孩子发烧,我有点担心。”

“别担心,很快就到医院了。”

司机的声音很温柔,就像当年志强安慰她时一样。

苏梅想说话,但喉咙里像堵了什么东西,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想问他是不是志强,想问他这七年去了哪里,想问他为什么不回家...

但她不敢。

万一认错了人怎么办?万一他真的不是志强怎么办?

车子继续前行,车里很安静,只有小琴偶尔的咳嗽声。

苏梅偷偷观察着司机的一举一动。

他开车的习惯,他调整后视镜的动作,他踩刹车的方式...

一切都那么熟悉。

七年了,她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这些细节,但现在却记得一清二楚。

“快到了。”司机说。

苏梅看到前方出现了医院的招牌,心里既期待又恐惧。

她想要答案,但又害怕听到答案。

到了医院门口,苏梅颤抖着付钱,想看清司机的脸。

司机却突然发动车子,匆匆离去,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苏梅站在医院门口,抱着发烧的女儿,看着那辆出租车消失在夜色里。

车牌号是黑A-32547。

她默默记住了这个数字。

06

给小琴看完病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

医生说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开了些退烧药和消炎药。小琴吃了药,烧退了一些,沉沉地睡着了。

苏梅坐在床边,脑子里全是刚才在车上的那一幕。

那真的是志强吗?

如果是,为什么不认她?为什么要逃避?

如果不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

座椅套,毛绒熊,疤痕,眼神...

每一样都那么像,像得让人无法忽视。

苏梅整夜没睡,一直在想这件事情。

第二天早上,小琴的烧完全退了,精神也好了很多。

“妈妈,你怎么了?眼睛红红的。”

“没事,妈妈昨天晚上担心你,没睡好。”

“我没事了,妈妈别担心。”

送小琴上学后,苏梅开始打听那个车牌号。

她想到了邻居老刘。老刘在建筑工地干活,认识的人多,说不定能帮上忙。

“老刘,你在出租车公司有熟人吗?”

“有啊,我表弟就在交通公司当调度。怎么了?”

“我想打听一个车牌号。”

“什么事?”

苏梅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

“昨天晚上打车,司机人很好,我想找到他当面谢谢。”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合理的理由。

“行,我帮你问问。”

老刘很爽快,当天下午就带来了消息。

“黑A-32547,司机叫张建设,四十二岁,安徽人。在公司开车五六年了,人挺老实的。”

张建设?

苏梅失望了。不是志强。

志强是哈尔滨本地人,今年应该三十九岁。怎么会是安徽人张建设?

“你确定吗?”

“确定。我表弟亲口说的,还给我看了档案。”

苏梅心里空落落的。看来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但她心里还是放不下。那些相似的细节,那道疤痕,还有那双眼睛...

如果真的只是巧合,为什么会这么像?

她开始关注路上的出租车,希望能再次遇到那辆黑A-32547。

每天接送小琴上下学的路上,她都会仔细观察每一辆经过的出租车。

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

两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

苏梅几乎要放弃了。也许真的只是巧合,也许是自己太想念志强了,所以产生了幻觉。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也许志强的车里根本没有那些东西,也许那道疤痕在别人手上也有...

七年了,记忆会出错,会模糊,会被渴望所扭曲。

也许她应该接受现实,不要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就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机会又来了。

那天是小琴的生日。十六岁生日。

苏梅给她买了一个小蛋糕,还有一件新衣服。

“妈妈,谢谢你。”小琴抱着妈妈,“要是爸爸在就好了。”

“爸爸在天上看着你呢。”苏梅说。

她已经不敢再说“爸爸会回来”这样的话了。

下午,苏梅去菜市场买菜,准备给小琴做一顿好吃的。

回来的路上,她看到路边停着几辆出租车,司机们在聊天。

其中一辆,就是黑A-32547。

苏梅的心又开始剧烈跳动。

07

苏梅的脚步慢了下来。

她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偷偷观察那个叫张建设的司机。

司机背对着她,正在和别人聊天。

“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谁说不是呢,油价又涨了。”

“我们这些开车的,就是个辛苦命。”

苏梅听着那个声音,越听越觉得熟悉。

虽然比记忆中苍老了一些,但那种音调,那种语气...

司机转过身来,摘下帽子擦汗。

苏梅看到了他的脸。

虽然比七年前苍老了很多,脸上多了皱纹,头发也白了一些,但那张脸她永远不会认错。

就是志强!

苏梅的菜篮子从手中滑落,土豆、白菜、胡萝卜撒了一地。

志强听到声音,转头看过来。

看到苏梅的那一瞬间,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两个人就这样隔着几米距离对视着,谁都没有说话。

周围的司机们还在聊天,丝毫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异常。

苏梅想走过去,想问他为什么,想问他这七年去了哪里,想问他为什么要用假名字。

但志强却突然转身,快步走向自己的车。

“志强!”苏梅终于喊了出来。

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志强听到。

志强的身体僵住了,但没有回头。

他上了车,发动引擎。

“志强,你别走!”苏梅跑了过去。

但车子已经启动了,快速离开了那个路口。

苏梅站在那里,看着那辆熟悉的出租车消失在车流里。

周围的司机们都停止了聊天,好奇地看着她。

“大嫂,你怎么了?”有人问。

“没...没事。”苏梅蹲下来,一样一样地捡起散落的蔬菜。

眼泪不停地流下来,滴在土豆上,滴在白菜叶子上。

“需要帮忙吗?”

“不用,谢谢。”

苏梅手忙脚乱地把蔬菜装回篮子里,然后匆匆离开了。

回到家,小琴正在写作业。

“妈妈,你怎么了?脸色不好。”

“没事,可能是走得太急了。”

苏梅不想让女儿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至少现在还不能说。

她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事实:志强还活着,就在这个城市里,就在她身边。

但他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要隐瞒身份?为什么要逃避她?

从那天开始,苏梅经常去那个路口。

她知道志强会经过那里,因为那是出租车司机们常聚集的地方。

她会买菜的时候绕过去,接送小琴的时候绕过去,有时候甚至专门跑一趟。

但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有再看到那辆黑A-32547。

志强似乎在刻意避开那个地方。

苏梅不死心。她扩大了搜索范围,在附近的几个路口都蹲守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个星期后,她又看到了那辆车。

这次,苏梅没有犹豫。她直接走到车前,敲了敲车窗。

志强坐在车里,看到她,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苏梅继续敲窗。

最后,志强还是摇下了车窗。

“苏梅...”志强的声音很轻,像是怕被别人听到。

“你还知道我是苏梅?”苏梅的眼泪流了下来,“你知道这七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志强低着头,不敢看她。

“小琴都十六岁了,她一直在等爸爸回家。”

“我...”志强的声音哽咽了,“我对不起你们。”

“为什么?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要逃避我们?”

志强抬起头,苏梅看到他的眼里满含泪水。

“我没脸见你们。”

“什么意思?”

志强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道。

“那个雪夜,我出了车祸。”志强的声音很低,“在回家的路上,为了救一个人,我自己也出了事。”

苏梅静静地听着。

“我的车撞到了护栏上,人昏迷了。醒来的时候,我在医院里。”

“那你怎么没回家?”

“医生说我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忘了。”

苏梅的心一阵疼痛。

“我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没有人来找我。警察说没有人报我失踪。”

“怎么可能?我明明报案了。”

“可能是信息没有传达到位吧。那时候通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

志强继续说:“后来,一个好心的老太太收留了我。她没有儿女,就把我当儿子看待。”

“老太太?”

“对,她姓张,所以我就跟了她的姓。她给我起名叫建设,说希望我能重新建设自己的生活。”

苏梅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叫张建设。

“我跟着她生活了两年,渐渐恢复了记忆。想起了你,想起了小琴,想起了我们的家。”

“那你为什么不回来?”

志强苦笑了一下。“我想回来,但我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你们不要我了。两年了,你们可能已经有了新的生活。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

“而且,我变了。车祸后,我的腿受了伤,走路有点瘸。性格也变了,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

苏梅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最重要的是,老太太为了给我治伤,花光了所有积蓄。她没有收入来源,身体又不好。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她?”

“所以你就一直照顾她?”

“对。我重新学会了开车,开出租车赚钱养活我们两个。”

志强的眼泪流了下来。

“老太太去年去世了。临死前,她拉着我的手说,她早就知道我有家人,只是不舍得让我走。”

“她说什么了?”

“她说,让我回到真正的家人身边。她说,家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不要因为害怕而错过。”

苏梅也哭了。

“可是我还是害怕。害怕你们不认我了,害怕小琴不要我这个爸爸了。七年了,我成了另一个人。”

“所以你就在附近开车,默默关注我们?”

志强点点头。“我知道小琴考上了重点中学,知道你学会了裁缝手艺,知道你们搬了新房子。有时候我会故意开车经过你们家附近,远远地看看。”

“那天晚上,小琴发烧,是你开车送我们去医院的?”

“是。我正好路过,看到你们在路边等车。看到小琴生病,我心急如焚,但我不敢认你们。”

苏梅伸出手,隔着车窗摸了摸志强的脸。

“傻子,不管你变成什么样,你都是我们的志强。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小琴的爸爸,都是我的丈夫。”

志强握住了她的手。

“苏梅,这七年,苦了你了。”

“只要你愿意回来就好。”

08

当天晚上,志强跟着苏梅回了家。

小琴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听到开门声,随口问了一句:“妈妈,这么晚才回来?”

“小琴,过来一下。”苏梅的声音有些颤抖。

小琴放下遥控器,走过来。

看到站在门口的志强,她愣住了。

这个男人她有印象,但又很陌生。七年的时间,把一个壮年男人变成了满脸风霜的中年人。

“小琴,我是爸爸。”志强蹲下来,与女儿平视。

小琴看着他,眼里有疑惑,有陌生,还有一丝期待。

“你真的是我爸爸?”

“是的。”志强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你八岁生日那天照的。”

照片已经有些发黄了,但还清楚地显示着当年的情景。小琴坐在志强的肩膀上,笑得很开心。苏梅站在旁边,一家三口都很幸福。

小琴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爸爸!”她扑到志强怀里,“我等了你好久好久!”

志强抱着女儿,泪如雨下。

“对不起,爸爸对不起你。这七年,爸爸不在你身边,让你和妈妈受苦了。”

“爸爸,你不要再走了好不好?”

“不走了,再也不走了。”

苏梅站在一旁,看着父女相拥,眼泪止不住地流。

七年的等待,七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

“爸爸,你这些年去哪里了?”小琴问。

志强简单地说了说自己的经历,当然省略了很多细节。

“爸爸生病了,失去了记忆。这两年才想起来你们。”

“那你怎么不早点回来?”

“爸爸害怕,害怕你们不认我了。”

“怎么会不认呢?你是我爸爸啊。”

小琴的话让志强更加愧疚。

“以后我再也不离开你们了。”

那天晚上,一家三口聊到很晚。

志强听苏梅讲这七年的艰辛,听小琴讲学校里的事情。

虽然彼此都有些陌生,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很快就融化了这种隔阂。

一个月后,志强正式搬回了家。

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彼此的改变。志强变得沉默了很多,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开朗的青年。

苏梅变得坚强了很多,七年的独立生活让她学会了承担。小琴变得更懂事了,她比同龄人更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

但他们还是一家人。

志强重新办理了身份证,恢复了原来的姓名。那个叫张建设的人,从此消失了。

他继续开出租车,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他说,钱够花就行,最重要的是要多陪陪家人,弥补这七年的缺失。

苏梅的裁缝店生意越来越好,在附近小有名气。志强也会帮忙,有时候帮客人量尺寸,有时候去布料市场进货。

小琴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她说要考医科大学,将来当医生救死扶伤。

“为什么要当医生?”志强问。

“因为医生能救人。如果当年有更好的医生,爸爸就不会失忆了。”

志强听了这话,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那辆见证了分离与重聚的出租车,志强一直保留着。车里的摆设还是老样子:格子布座椅套,毛绒小熊,还有那个祈福的小挂件。

“为什么要留着这些?”苏梅问。

“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回忆。”志强说,“也是我找到回家路的标记。”

有时候,志强会开着这辆车,载着苏梅和小琴在城里转转。

他们会去小琴的学校,去苏梅第一次摆摊的菜市场,去当年住过的筒子楼...

回忆着过去,珍惜着现在,憧憬着未来。

他们不再提那七年的分离,只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天。

2005年春天,小琴考上了哈尔滨医科大学。

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爸爸妈妈,我做到了。”小琴说。

“我们的女儿真棒。”志强和苏梅异口同声地说。

又是一个冬天,雪又下了,和七年前一样大。

但这一次,志强准时回家了。

“爸爸,你回来了。”小琴跑过来迎接。她已经上大学了,但在父母面前还是个孩子。

“回来了。”志强脱下外套,“以后每天都会回来。”

苏梅从厨房里出来,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锅铲。

“饭马上就好了,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志强看着妻女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无限温暖。

有些失去,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有些等待,是为了更深的珍惜。

七年的时光虽然不能重来,但余生的日子还很长。

一家人,整整齐齐,就是最大的幸福。

外面雪花纷飞,屋里灯火温暖。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平凡而珍贵。

志强坐在沙发上,看着苏梅和小琴有说有笑地准备晚饭,心里暗暗发誓:这一次,再也不会让她们受苦了。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再离开这个家。

家人,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多年后,小琴成了一名优秀的医生,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

志强和苏梅也到了退休的年龄。

他们搬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里,有阳台,有花园。

苏梅在阳台上种花,志强在花园里种菜。

孙子孙女们来看望他们,屋子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有时候,志强会跟孙子们讲当年的故事。

“爷爷以前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后来呢?”

“后来爷爷找到了,回到了最爱的家人身边。”

“爷爷,什么是家?”

志强想了想,说:“家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人在等你回来的地方。”

那辆老出租车早就报废了,但志强把那些小装饰品都保留着:格子布座椅套,毛绒小熊,祈福小挂件。

它们现在就放在客厅的展示柜里,提醒着全家人:

珍惜拥有的每一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爱要及时表达,因为有些错过就是一辈子。

家人就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