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德军有个叫王庭凑的将官,本是回鹘阿布思部落人,少有勇力,为人奸狡,曾经在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手下为牙将,后因功被收为养子,因以王为姓。
原创/琴鹤堂国学
《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七》转录《耳目记》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六爻占卜功名的小故事:
唐穆宗长庆年间,邺城有个叫五明的道士,不知是何方人氏,懂天文地理,尤其精通预测,未卜先知。
成德军有个叫王庭凑的将官,本是回鹘阿布思部落人,少有勇力,为人奸狡,曾经在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手下为牙将,后因功被收为养子,因以王为姓。
821年,唐朝以原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军节度使,治理宽松,一味地聚敛财富,属下怨恨载道。
田弘正派遣王庭凑到邺地做了魏帅。王庭凑刚到邺地不久,忽有小疾,身体时常不舒服。数日来,多次求医,未能痊愈。于是找到五明道士,探究平生运气好坏。
王庭凑手摇三枚铜钱起卦六次,当摇到最后一次时,三钱并舞,良久方定。
五明道士断曰:“此卦纯乾,变为坤。坤土也,地也。大夫将来秉旄不远,兼有士地山河之分。事将集矣,宜速归乎。”
王庭凑闻听此言,危言耸听,怕招祸殃,立即掩其双耳拒听。
这天夜里,王庭凑又梦见有个白头长者形容伟异,侍从十余人,皆手持小玉斧。将他召到面前说:“大灾大难将要来到,你不可在此久留。”一觉醒来,王庭凑又怀疑又害怕,即辞去魏帅而回。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未过十天,正值军民造反,世态哗变。成徳军节度使田弘正被乱兵杀害,士大夫和将帅们一致推选王庭奏为节度使。王庭凑再三辞退推让,众人不听,胁迫着把他拥立为节度使。
次日,飞章禀报皇上。朝廷闻之大为惊恐,立即以裴度为元帅征兵攻讨。军民造反,王师无耐,两年而攻讨不下。不久唐敬宗李湛驾崩,文宗李昂嗣位。唐文宗下诏:念彼生灵,久罹涂炭。虽元凶是罪,而赤子何辜。宜一切数而宥之。
正式任命王庭凑为成德军节度使,又圣诏王庭凑之子王元逵入宫招为驸马郎。
王庭凑任成德军节度使,严明政纪,宽待百姓,将一方治理得井井有序,很受朝廷的称颂。王庭凑在任三十年病卒,被皇上荫赠太师。
子王元继任父职,屡屡升迁,在朝官至太尉,继任二十六年卒。
长子王绍懿继任两年内,荒淫暴乱,众议废而杀之。又立其弟王绍鼎。王绍鼎继任六年病卒。其子王景宗继任十三年,官至中书令,封爵常山王而病卒。其子王镕继任,即赵王。王镕任赵王后多行不义,恣横不道,任赵王四十一年被部下所杀。从王庭凑至王镕,共五世六代,先后一百余年。
起初王庭凑被皇上赦罪,封为成德军节度使时,派人到邺城,邀请五明道士到府衙,并为他营建馆舍,取名曰“五明先生院”。王庭凑曾认真地寻问五明道士说:“某今已忝藩侯,将来禄寿,更为推之。”
五明道人说:“你的官运应是三十年,愿明公孝敬皇上,爱民恤物。其次要常保勤俭,清俭存心,必享高寿。在你的后代中还有两人为王,这是你积德所至。《春秋》所谓五世其昌,到八世以后,只怕你的后代就进不了京城了。”
王庭凑叹道:“好事这么多,我平时无功无德,你所说的话我是不敢奢望的。”于是赠给五明道士数百金祝寿。五明道士坚持不要,王庭凑坚持送给。五明道士载着数百金回到家中,几天内全部施含给穷人,一概不留。
王庭凑的后代中出了两个王,一个是曾孙王景宗被封为常山王,另一个是玄孙王镕被封为赵王,正应了五明道士的推断。
琴鹤堂国学注解:
乾之坤
━━━○父母壬戌土 世 ━━兄弟癸酉金 世
━━━○兄弟壬申金 ━━子孙癸亥水
━━━○官鬼壬午火 ━━父母癸丑土
━━━○父母甲辰土 应 ━━妻财乙卯木 应
━━━○妻财甲寅木 ━━官鬼乙巳火
━━━○子孙甲子水 ━━父母乙未土
此卦乾金化坤土,卦变回头生,大吉大利之象。
乾为天象,坤为地象,乾坤皆有,故为兼有士地山河之分,主裂土分封之殊荣。
来源:刘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