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聚创2024年营收增47%:销量全球第一,具身智能业务迎爆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09:34 1

摘要:2024年,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总销量约54.4万台,同比增长约109.6%。其中,用于ADAS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约519,800台,同比增长113.9%。

营收新高毛利突破,AI机器人研发高投入加速第二曲线。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腾聚创”,2498.HK)于3月31日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速腾聚创2024年全年总收入约16.5亿元,同比增长47.2%,并已实现连续三年高速增长;整体毛利率约17.2%,其中第四季度约22.1%。


2024年,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总销量约54.4万台,同比增长约109.6%。其中,用于ADAS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约519,800台,同比增长113.9%。


根据第三方提供的激光雷达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显示,2024年速腾聚创以33.5%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且连续12个月获得装机量累计排行第一。2025年2月,速腾聚创正式下线第100万台激光雷达E1R,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百万台高线数激光雷达下线的企业。


截至目前,速腾聚创现金储备近34亿元,这为其激光雷达板块的产品快速迭代以及具身智能业务的开拓与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现金流支撑。同时,为确保未来增长,速腾聚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全年研发总投入约6.2亿元,其中创新业务研发投入约2.5亿元,约占全年研发费用的41.0%。该创新业务投入将主要聚焦于机器人与AI新兴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平台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等,将为未来中长期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定点车型超百款、全球化提速

Robotaxi、泛机器人客户持续突破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速腾聚创与全球31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今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已与全球3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货商达成紧密合作,定点车型数量已超百款。


今年1月至3月期间,速腾聚创助力包括广汽丰田铂智3X、传祺向往S7、吉利银河E8等在内的15款合作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


从产品层面来看,随着L2+级高阶驾驶辅助系统快速普及,装配激光雷达逐步成为车型竞争卖点,应用已下探至15万元以下车型市场,速腾聚创2024年推出的极具性价比的激光雷达新品MX已获得多家汽车整车厂的定点合作,首款搭载MX的车型目前已上市。


同时,对更高性能激光雷达的需求亦不断出现,未来通过高单价旗舰LiDAR产品的出货,将拉升激光雷达产品平均价格。今年年初,速腾聚创发布了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EM4,具备1080线、600米探测能力,现已获得国内外多家汽车整车厂定点合作。


此外,速腾聚创还在持续拓展海外市场,现已累计获得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定点合作,覆盖欧洲、北美和亚太市场。其中在2024年第四季度新增一家中美合资的头部主机厂定点,在日本市场则获得了排名前三车企客户定点。以此推测,速腾聚创的海外客户或已涵盖丰田、本田、日产等一众兼具知名度和销量的车企,这也将为其海外业务的进一步扩张积累一定的口碑效应和品牌效应。


另一方面,L3自动驾驶前装量产加速落地,市场逐渐出现单车配置多颗激光雷达的趋势。同时,Robotaxi亦正从试点逐渐全面转向大规模量产阶段,带动单车激光雷达搭载数量快速增长。


基于这一趋势,速腾聚创的产品品质和性能表现预计将使其成为Robotaxi商用车辆的主流配置之一,且获得规模可观的收入增长——目前,速腾聚创已累计获得多家全球头部L4自动驾驶企业的量产定点合作。在Robotaxi、Robotruck领域,速腾聚创已与全球多家核心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其中有6家已签订正式量产合作协议,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以及北美硅谷头部L4自动驾驶公司等。



除汽车领域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速腾聚创还累计服务了超2,800家机器人及其他非汽车领域客户——在工业仓储领域,速腾聚创与欧洲、北美企业建立批量定点合作;无人配送领域获得市场绝大多数客户,其中包括了一家全球最大城市机器人配送平台公司,一家美国硅谷某头部无人配送公司,一家北美最大的城区配送公司,和一家北美Top2外送平台等众多优质海外客户的长期订单。商业清洁领域也与多家行业核心客户建立合作。


进入2025年以来,速腾聚创与新兴机器人产业伙伴加速协同,陆续与Coco Robotics、白犀牛、酷哇机器人、易控智驾、新石器无人车、LionsBot等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赋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商业应用落地。


硬件、芯片、AI三大能力高度通用

具身智能业务或将于年内量产


当然,在奠定激光雷达领域的优势后,速腾聚创正在积极探索具身智能领域,并确定了清晰的创新业务战略。


据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在电话会上透露,一方面,速腾聚创立足整机,研发通用机器人开发平台,从整机研发成果中不断沉淀落地增量零部件与解决方案产品;另一方面,依托在AI上的积累,速腾聚创推出了机器人“上半身”的精细操作方案与“下半身”的自主移动方案。此外,速腾聚创还采取“硬件开放+基础模型开源”的策略,打造开发者生态,加速开发者及合作伙伴的创新成果快速落地商用,满足丰富多元的机器人应用需求。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速腾聚创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探索已落在实处,或将在短期内就形成规模化的收入。具体来讲:



今年1月,速腾聚创推出了第二代灵巧手Papert 2.0,其具有20个自由度,在指尖指腹和手掌上共有14个力传感器,能够负载5公斤执行复杂的操作。“当前我们一方面在灵巧手及手眼协同方案上继续研发投入持续迭代,另一方面也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场景,争取今年年内能够量产。”邱纯潮如是说道。


数天前,速腾聚创还发布了Active Camera平台的首款产品AC1——作为一种全新的机器人视觉品类,AC1把深度信息、图像信息与运动姿态信息在硬件层面实时融合,并提供一系列开发工具与开源算法,让开发者可以一分钟内把SLAM跑起来,彻底改变机器人感知相关功能的开发效率,并且可以以一台AC1替代过去多个不同型号的不同类型传感器,为装配量产解决痛点。



某种程度上而言,AC1适用于移动机器人,是“真正的机器人之眼”。在Active Camera平台上,速腾聚创接下来还将推出多款产品,满足各类机器人和各种场景的感知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速腾聚创已与全球超过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以及海外知名具身机器人公司等。


事实上,基于在灵巧手、视觉两大领域的业务进展,速腾聚创不久前先后入选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图谱,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证明了速腾聚创在具身智能领域发展之迅速。


当然,发展如此之快还是得益于速腾聚创过去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在为“打造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创造底层能力。尤其是,硬件、芯片、AI三大技术栈积累的能力具备通用性和可迁移性——譬如,正因为有了芯片化和架构的基础,速腾聚创才能开发出Active Camera这样的全新品类乃至更多远的零部件;正因为长期以来对AI的坚持投入、搭建了超算中心和数据闭环工具链,才便于以数据驱动布局具身智能。此外,速腾聚创早已具备车规级大批量量产能力,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在深汕规划落地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两个产业集群,以更快更好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的愿景。

来源:IPO早知道

相关推荐